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粒子冲刷条件下固体推进剂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李迎春  
【摘要】:导弹在起飞和强机动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过载,对于采用含金属推进剂的发动机来说,这将改变发动机内凝相粒子的运动规律,引起凝相粒子在发动机内局部高度聚集并形成高浓度粒子流,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性能。在过载条件下,高浓度粒子流可能在推进剂燃烧表面聚集、结团,进而影响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规律。本文对粒子冲刷条件下固体推进剂的燃速特性进行了研究,开展了不同颗粒浓度和冲刷速度条件下多种固体推进剂的燃烧试验,分析了粒子浓度、粒子速度、气相冲刷速度等因素对推进剂燃速的影响,揭示了冲刷条件下推进剂燃速变化规律,为燃烧模型的建立提供了试验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基于X射线实时荧屏分析技术(RTR),设计了固体推进剂燃面退移过程的动态测量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可对粒子浓度、冲刷速度以及气相速度等参数进行调节。 2、对设计的试验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获得了不同冲刷角度和调节件直径下粒子的冲刷速度、浓度和气相速度,为试验结果的分析提供了依据,也对设计的试验器进行了验证。 3、对丁羟和NEPE两种固体推进剂开展了不同冲刷条件下的试验研究,获得了冲刷条件下推进剂燃面的动态变化过程图像,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得了推进剂试件不同位置的平均燃速。与无冲刷的静态燃速相比,冲刷条件下两种推进剂的燃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丁羟推进剂比NEPE对粒子冲刷更敏感。 4、试验结果表明,冲刷条件下导致推进剂燃速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粒子的冲刷速度;在基本相同的气相速度下,纯气相冲刷也能使燃速增大,但增加幅度小于含粒子的冲刷;而粒子浓度对燃速的影响不大。粒子速度对燃速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界限效应,粒子冲刷速度低于21m/s时,粒子冲刷不会对推进剂燃速产生显著影响。 5、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粒子冲刷条件下的固体推进剂燃烧模型,校验结果表明模型预示值与试验值的相对误差小于4%,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采用建立的燃烧模型研究了粒子速度和气相速度对燃速的影响,得到了与试验结果相一致的结论。 研究结果将为高过载固体发动机的设计和工作安全性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殷金其;陈步学;罗琦;马记;王克秀;;热辐射对复合推进剂燃速的影响[J];固体火箭技术;1989年01期
2 王光天;;国外含硝胺炸的药固体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研究概况[J];火炸药;1981年04期
3 马崎运;王永寿;;AP/AMMO推进剂的燃速特性[J];飞航导弹;1993年09期
4 何耀东;;超低燃速复合固体推进剂的研制[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998年02期
5 戴耀松;;海防导弹固体发动机的低易损性 Ⅲ 低易损推进剂[J];飞航导弹;1992年07期
6 邢娅;;HMX推进剂的燃速温度敏感性[J];飞航导弹;1989年08期
7 周起槐;陈仁敏;;奥托金的性质及其在火箭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J];火炸药;1980年04期
8 王峻晔,桑秉诚;固体推进剂非稳态燃速测量及燃速对压强变化响应滞后[J];宇航学报;1997年01期
9 王克强;莫红军;;环境友好型固体推进剂研究[J];飞航导弹;2006年10期
10 张劲民;王志强;袁华;;超声波燃速测试技术在固体推进剂研制中的应用[J];火炸药学报;2006年03期
11 闫大庆;单建胜;孟雅桃;;固体推进剂药柱的可靠性评估技术[J];火炸药学报;2008年01期
12 刘萌;李笑江;严启龙;宋振伟;王克强;;新型燃烧催化剂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2011年02期
13 陈红;单金生;;关于固体推进剂燃速温度系数的探讨[J];火炸药;1992年01期
14 赵凤起;李上文;单文刚;;用于双基系固体推进剂的非铅催化剂的研究与发展动向[J];飞航导弹;1993年08期
15 鲁国林;李谨卫;;洁净推进剂研究现状和展望[J];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1998年04期
16 范红杰;樊学忠;王国强;李上文;;硼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展望[J];飞航导弹;2007年08期
17 张国涛;周遵宁;张同来;杨利;张建国;赵凤起;仪建华;徐司雨;高洪旭;;固体推进剂含能催化剂研究进展[J];固体火箭技术;2011年03期
18 张彦洪;;光纤传感燃速仪及其应用[J];火炸药;1992年02期
19 张小平;李葆萱;汪越;郭翔;;NEPE推进剂的高压燃烧特性研究[J];推进技术;2008年04期
20 刘中兵;汪亮;胡春波;;HTPB推进剂高压燃烧特性研究(英文)[J];固体火箭技术;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彦丽;左国平;白兴德;高登;赵海泉;张晶;;报废固体发动机的绿色销毁技术研究[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2 葛志强;李忠友;吉志强;;固体发动机装药安全销毁与再利用技术研究进展[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陈晓明;;固体发动机贮存寿命可靠性试验[A];第三届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4 汪信;罗元香;陆路德;杨绪杰;;纳米材料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江劲勇;路桂娥;苏振中;刘仲权;;新型固体推进剂改铵铜-3安全贮存寿命研究[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6 张万生;赵许群;吕飞;王晓东;张涛;;固体推进剂燃烧催化剂研究进展(英文)[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李彦荣;赵孝彬;王宁;;二茂铁衍生物在固体推进剂燃烧过程中的催化机理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全国化学推进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姚小龙;曹一林;何金选;;固体推进剂高能燃料三氢化铝[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王晗;赵凤起;李上文;高红旭;;碳物质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及其作用机理[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10 李桢;王中伟;张为华;钟涛;青龙;;横向过载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内弹道仿真[A];中国宇航学会2005年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发动机分册)[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苗苗;高能固体推进剂燃速数值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2 胡松启;含硼富燃推进剂一次燃烧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3 魏青;高含硼富燃固体推进剂工艺和燃烧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4 朱曙光;固体推进剂火焰温度分布测量[D];清华大学;2003年
5 孙运兰;新型含能材料的燃烧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吴雄;固体发动机燃气二次喷射理论与试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安崇伟;硝胺炸药的表面包覆及其对推进剂性能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建勋;新型碳纳米管基复合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固体推进剂中的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段红珍;纳米铁系金属粉和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对推进剂的催化性能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10 刘甫;粘弹性界面断裂与固体火箭发动机界面脱粘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迎春;粒子冲刷条件下固体推进剂燃烧特性试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2 陈战斌;固体推进剂火灾灭火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3 于潜;废弃固体推进剂主要组分的分离及回收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汪少平;复合固体推进剂燃烧机理及燃速预估程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王静;火药燃烧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6 杜江媛;激光辐射下固体推进剂燃烧特性及规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刘宏成;密闭燃烧器法的实验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8 邰红勤;高含硼、高燃速固体推进剂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9 吴翔;基于WindowsXP系统的固体推进剂燃速测控软件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毕磊;固体推进剂中OH自由基空间分布与强度的光谱诊断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祥 王寅;塞外走出预研“铁血师”[N];中国航天报;2011年
2 登锐;固体发动机助飞“东方红一号”[N];中国航天报;2011年
3 陈龙 刘登锐;固体发动机:“从无到有”到“迈出国门”[N];中国航天报;2011年
4 李威;大推力固体发动机首发试验成功[N];中国航天报;2009年
5 记者胡嫚;我国大推力固体发动机首发试验成功[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6 侯丹;印度 拟发射制图卫星[N];中国航天报;2010年
7 杨世杰;胡林俊根植沃土[N];中国航天报;2004年
8 陆苑 贵轩 久苑;共和国的脊梁 航天人的榜样[N];中国航天报;2010年
9 院长 周为民 党委书记 田维平;推动四院实现又好又快发展[N];中国航天报;2009年
1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41所[N];中国航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