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阵变换器及其电机驱动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求一种既易于进行系统集成,又可实现输入功率因数可控、能量可双向流动、输入电流正弦、动静态性能优良的新型电力驱动控制系统。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出现为大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选择。由于其所具有的先进变换器拓扑结构及优良的性能特点,而成为迄今为止最受学术界关注的研究课题。论文集中研究了三相AC/AC矩阵变换器及其组成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几个关键技术。主要内容有:
论文首先以矩阵变换器的“虚拟直流环节”思想为基础,研究了虚拟交-直-交结构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给出了矩阵变换器与双PWM变换器之间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论文系统的分析研究了矩阵变换器电路系统的设计问题。给出了已知条件下主回路开关器件额定电压与额定电流的计算与选择方法;从传统调制理论出发,导出了变换器输入电流及输出电压中开关频率谐波的时域表达式,为输入滤波电路衰减特性的确定与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讨论了不同形式输入滤波电路的成本问题;分析了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在故障及非正常停机情况下产生过电流/过电压损坏的机理,给出了一种新颖的保护电路以及电路参数的解析计算方法。
论文首次对矩阵变换器的固有最大电压传输比给出了准确、清晰的物理解释;研究了双空间矢量调制下的最大电压传输比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非线性调制提高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方法,讨论了其制约因素及适用条件,并通过仿真给予了验证。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矩阵变换器拓扑的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概念,研究了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的建模问题。视矩阵变换器与感应电动机为一个整体,建立了基于虚拟直流环节思想的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在静止两相(α/β)坐标系中的动态数学模型;在Matlab/Similink环境下建立了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策略的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优越性。该模型具有结构简单、概念清晰、使用方便等特点,可用于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的动态分析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论文系统的研究了矩阵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策略。在分析矩阵变换器不同开关组合状态空间矢量的基础上,对传统空间矢量调制理论给予了系统的阐述,推导了双边调制时各空间矢量的调制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旨在减少开关损耗的改进型空间矢量调制方法。较之于传统调制方法,其开关损耗可明显减少。讨论了不同调制策略的双边矢量序列,分布式零矢量调制策略中的零矢量安排作了分析,阐明了不同调制方法及其零矢量的安排对开关损耗与输入/输出波形产生影响的本质,为合理选择调制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论文给出了一种针对变换器开关损耗、输出电压波形质量、输入电流波形质量的分析对比方法。通过计算输出电压谐波所产生的磁链增量、输入谐波电流所产生的电荷增量来间接反映输入/输出波形中谐波的大小;导出了归一化的开关损耗函数,以及归一化谐波磁链、谐波电荷的计算方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仿真研究的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论文最后研究了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提出了一种既可控制电机定子磁链与电磁转矩,同时又可调控电机输入功率因数的感应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建立了这种控制系统的电压矢量表;进一步分析研究了电压空间矢量对直接转矩控制中电磁转矩的影响,找出在定子磁链幅值和磁通角变化对电磁转矩的影响相矛盾时,电压矢量选择的限制条件,并据此提出了一种新颖的12磁链扇区圆优化控制方法,用仿真方法对其正确性与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给出了矩阵变换器电机系统直接转矩控制的实现方法,建立了其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矩阵变换器电机驱动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具有良好的转矩动态响应性能及近似于1的输入功率因数。
|
|
|
|
1 |
刘宇;贾石峰;;矩阵变换器实现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方法研究[J];变频器世界;2010年04期 |
2 |
殷科生,朱建林,盛旺;基于空间矢量调制法矩阵变换器的控制策略[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
3 |
陈希有,孙力,陈学允;基于PARK变换的空间矢量调制矩阵变换器在非理想条件下的稳态分析[J];电机与控制学报;1999年03期 |
4 |
郭前岗;孟彦京;李耀华;;矩阵变换器馈电电机驱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J];电气传动;2006年08期 |
5 |
陈希有,陈学允;基于PARK变换的空间矢量调制矩阵变换器的暂态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05期 |
6 |
文辉清,吕征宇;DSP空间矢量调制矩阵变换器的研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5年05期 |
7 |
苏光靖;李争;;基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8 |
李耀华;刘卫国;;矩阵变换器与双PWM变换器的比较研究[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6年04期 |
9 |
马星河;赵军营;张根现;王光超;;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控制策略的改进[J];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07期 |
10 |
郭前岗;孟彦京;李耀华;;矩阵变换器与双PWM变换器的比较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
11 |
李耀华;商蓓;刘卫国;孟彦京;吴彦锐;;基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感应电机DTC系统仿真研究[J];电气传动;2008年07期 |
12 |
邓文浪,朱建林,张林亭;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调制法的优化策略[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3年02期 |
13 |
吴小兰;谭国俊;周文鸣;;一种减少矩阵变换器共模电压的空间矢量调制法[J];电机与控制应用;2006年10期 |
14 |
邓文浪;朱建林;张林亭;;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调制技术优化策略[J];电工技术;2003年02期 |
15 |
李志勇,蔡灏,谌海霞,蒋陆萍;基于DSP的矩阵变换器设计[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6 |
赵军营;马星河;汪旭东;;矩阵变换器双向开关方式的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17 |
王晶鑫;姜建国;;基于磁场定向的矩阵变换器驱动感应电机变结构直接转矩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0年06期 |
18 |
粟梅,杨文,张泰山;矩阵变换器驱动异步电动机仿真研究[J];电气传动;2005年08期 |
19 |
李生民;黄澔;钟彦儒;许东霞;;虚拟不可控整流矩阵变换器研究[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
20 |
郭前岗,李耀华,孟彦京;现代交流传动系统调速技术综述[J];微计算机信息;2004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