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布拉格光栅特性研究及在拉曼激光雷达中的应用
【摘要】:光纤布拉格光栅已成为信息领域中重要的光纤器件之一,由于其固有的抗电磁干扰性以及优异的光谱特征,近红外波段光纤布拉格光栅已广泛应用于通信及传感领域。本文以近红外波段光纤布拉格光栅特性为基础,仿真并实验研究了其在传感领域的超多点复用优势,结合课题组激光遥感的现实需求,开展了可见光波段光纤布拉格光栅技术在激光雷达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了激光雷达空基及星载平台的分光技术发展。针对目前波分复用技术限制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节点数目的问题,研究了超多点时分复用的低反射率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系统采用光纤分布反馈窄线宽激光器为光源,实现了纳秒级窄脉冲的激光驱动器,可输出脉宽5 ns的宽带驱动信号;以电压比较器型峰值保持电路为核心,设计了纳秒级响应时间的宽带信号放大及调理电路,实现了脉宽5 ns且上升时间2.2 ns的峰值信号的低速高可靠性采集。单点应变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串联相同低反射率的FBG拓扑结构构成传感网络,其系统空间分辨率达43 cm,稳定时间约为15 ns,线性相关度为0.9992,线性度优于2%,测量误差约为4 %。验证了时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高时空分辨率应变传感的可行性。针对目前时分复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解调系统复杂的问题,根据频谱扫描光源法以及宽谱光源边缘解调的现状,提出了基于光纤光栅光谱边缘解调技术及校正方法,为解决光纤光栅边缘解调存在量程的问题,提出了双光源交替激励传感模式,以改善测量稳定性与传感精度。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光栅应变量相对其施加应力的灵敏度约为0.0497με/N,传感系统的单次测量最大误差约为18με,非线性误差为2.8 %,测量平均值的相对误差为2 %。由于目前拉曼激光雷达存在分光系统调整复杂且稳定性差的缺陷,不利于其空基及星载应用,结合光纤布拉格光栅优异的分光特性,构建了基于光纤光栅的拉曼测温激光雷达系统,利用耦合模理论及传输矩阵模型,将现有近红外波段光纤光栅技术延伸至可见光波段,结合闪耀光栅的空间光谱分光特性,设计了绝对测温拉曼激光雷达分光系统,优化分析了可见光波段光纤光栅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拉曼分光系统和反演算法的可行性,为大气温度的高精度激光遥感探测提供新的探测手段和校正方法。针对转动拉曼分光系统小型化,提出了全光纤转动拉曼分光系统,为改善单谱线提取导致信噪比较低的问题,及全天时且高精度的探测需求,提出了基于取样光纤布拉格光栅的多级级联分光系统,分析了影响取样光纤布拉格光栅带外抑制率的主要因素(折射率调制深度、栅区总长度、取样周期和占空比),通过优化获得了取样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最优带外抑制率。仿真结果表明,该分光系统可实现白天探测高度可达1.6km,夜晚探测高度可以达到2.6 km。理论研究及实验结果表明,光纤布拉格光栅具有优异的光谱特性及复用特性,其向可见光波段延伸,可用于激光雷达遥感探测领域,其小型化、抗干扰及易兼容的优势,可为拉曼测温激光雷达的空基星载技术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
|
|
|
1 |
范品忠;光纤布拉格光栅实现光学码多重存取[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12期 |
2 |
徐天华,刘铁根,井文才,贾大功,刘丽娜;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增敏机构[J];现代仪器;2005年04期 |
3 |
刘立;章鹏;吴俊;刘浩;;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热致衰减研究[J];材料导报;2012年12期 |
4 |
王玉田,王遂,张玉艳,王莉田;用单光纤布拉格光栅实现应力和温度同时测量[J];自动化与仪表;2001年04期 |
5 |
董兴法,仲嘉霖,开桂云,董孝义;双反射峰光纤布拉格光栅调谐与传感研究[J];传感器技术;2003年05期 |
6 |
刘丽辉,张伟刚,郭宏雷,曹晔,金龙,张昊,杨亦飞,赵启大,开桂云,董孝义;光纤布拉格光栅压力增敏的实验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0期 |
7 |
涂勤昌,张伟刚,孙磊,董孝义;光纤布拉格光栅横向应变特性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4年12期 |
8 |
张晓晶,武湛君,张博明,吴春涛,杜善义;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和应变交叉灵敏度的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5年05期 |
9 |
朱四荣,谭敏峰,郭明金,宋显辉,李卓球;光纤布拉格光栅的横向效应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
10 |
莫德举;廖妍;傅伟铮;;光纤布拉格光栅温度传感实验特性研究[J];测控技术;2006年03期 |
11 |
吴飞;李立新;李志全;;均匀光纤布拉格光栅横向受力特性的理论分析[J];中国激光;2006年04期 |
12 |
赵洪霞;鲍吉龙;陈莹;;利用剪滞法对包覆光纤布拉格光栅应力传递规律的研究[J];中国激光;2006年05期 |
13 |
张鑫;;光纤布拉格光栅在火灾监测中的应用[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14 |
顾玉娟;恽斌峰;汪弋平;崔一平;;光纤布拉格光栅的高温特性研究[J];电子器件;2007年06期 |
15 |
武斌;李毅;胡双双;蒋群杰;;双光纤布拉格光栅波长锁定器的设计与制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7年S1期 |
16 |
姚海凤;辛丽;赵海发;宋瑛琳;;级联光纤布拉格光栅光谱特性研究[J];物理实验;2009年01期 |
17 |
李鸿强;于晓刚;苗长云;李恩邦;习江涛;王瑞;张诚;张美玲;刘丽妍;;光纤布拉格光栅人体测温的关键问题研究[J];光学学报;2009年01期 |
18 |
李岚;董新永;赵春柳;孙一翎;金尚忠;张在宣;;强度解调型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的研究及进展[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0年09期 |
19 |
饶春芳;张华;冯艳;肖丽丽;叶志清;;镍金属保护光纤布拉格光栅的热处理及高温传感[J];光学精密工程;2011年09期 |
20 |
刘建胜;张晶;李昕;;全同光纤布拉格光栅单纤复用能力的研究(英文)[J];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2011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