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

郑玉雯  
【摘要】:包容性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引起了改良世界经济体系的诉求,全球生产网络的发展演进更是给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带来了机遇。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在全球生产分工格局的内在矛盾激化下应运而生,并快速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一些发达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实现了技术创新、生产效率升级以及环保技术的进步等,促进了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提高。而多数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在参与国际分工中陷入“低端锁定”困境,被束缚在全球价值链中低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生产环节,加剧了生态环境负担,进而对其参与国际分工形成反向约束作用。这一困境制约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深度融入全球生产网络、丝路沿线区域生态环境改善以及二者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实现协同发展。那么,破解阻碍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胁迫与约束关系,探索二者的协同驱动机制以及有序演进规律,不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国内外关于一国或区域参与国际分工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讨论,已有研究多基于环境三效应理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展开,集中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环境污染、生态足迹、碳排放等单一层面问题,存在单向性假定的局限,二者的交互关系研究正处于逐步被重视的阶段。一些研究以一国或区域参与国际分工中的环境污染要素与其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定量关系展开,但也仅以数量关系笼统地揭示二者交互影响所呈现出的表象,并未打开二者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实现过程“黑箱”,缺乏机理研究。本文基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环境三效应理论、EKC理论、系统论以及协同理论,引入复杂性科学视角及研究范式,在厘清演化格局→破解关系结构→揭示演进规律的逻辑框架下,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主要研究工作及创新性成果如下:第一,构建复杂性科学视角引领的理论体系与研究范式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框架。经济全球化加速、信息与智能革命的兴起等,导致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在空间上的远程影响、时间上的错位与滞后反馈、作用主体的多样性等协调发展问题更多出现,传统研究框架面对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的复杂耦合关系力所不及。复杂性科学视角及其研究范式不仅深化了形态和过程研究,而且重视机理研究。一方面,从系统交互耦合的动态关联关系促使多种因素往复作用形成协同效应这一论点出发,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的理论模型;另一方面,结合复杂系统研究所涵盖的理念认知、运行机制和系统体系三维理论框架,构建“协同目标→协同形态→耦合关系→协同驱动机制→协同规律”逐步递进的协同机理解释体系。最终建立包括“格局—结构—规律”三个层次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分析框架,有助于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在竞争中求合作”的演化规律。第二,运用哈肯模型识别驱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的序参量并验证了序参量对系统协同的控制机制。针对已有研究忽略从系统整体视角对协同驱动机制关注的不足,本文基于序参量决定着复杂系统的演化结构并控制系统演化进程这一协同理论的主要观点,构建哈肯模型分阶段识别了 2010-2017年间驱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的序参量,验证了序参量对系统协同状态的支配作用。通过识别2010-2013年和2014-2017年两阶段驱动复合系统协同的序参量,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序参量由比较优势转变为经济联系和制度环境。进一步地,通过分析模型中参数符号发生的转变,得到倡议后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中国家间经济联系得以加强,制度环境不断优化这一结论。本文通过哈肯模型实证分析得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具有协同机制,但协同度不高,不断优化沿线国家分工合作的制度环境,有助于提高生产网络的经济联系、生产效率,促进生态效率优化,继而促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协同发展。第三,运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模拟分析序参量役使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演进呈现的临界相变表现并揭示系统的涨落规律。区别于既有研究对系统协同演进规律关注于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下围绕系统协同状态的多维度剖析,通过系统要素的联动关系归纳演化路径这一分析逻辑。本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界定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协同状态下系统各要素的基本参数,仿真模拟系统不同协同状态的基本表现,分情景探讨了自然状态演进型、生产网络加速演进型和生态环境保护型发展模式下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同演进规律,揭示了序参量对复合系统协同演进的控制作用,力图准确刻画出系统未来偏离平衡状态的变化趋势,进而揭示系统的涨落规律。本文的研究阐释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的本质,即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在发展演进中与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继而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在序参量的支配下,由无序向有序、由低级向高级的循环往复演进,研究从系统动态发展的视角剖析了复合系统协同的自组织演化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郑玉雯;薛伟贤;;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耦合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21年04期
2 吴燕芳;;甘肃建设丝绸之路黄金段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J];甘肃科技;2015年23期
3 肖珊;华默然;;丝绸之路框架下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15年08期
4 肖珊;;丝绸之路框架下中国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研究——以新疆为切入点[J];黑龙江金融;2015年08期
5 王群;;“丝绸之路经济带”下晋商新契机[J];晋中学院学报;2016年01期
6 张腾飞;;论“丝绸之路经济带”视角下新疆与哈萨克斯坦的外经贸合作[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07期
7 宋晓茵;;“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次区域经济合作及其法律保障[J];法制博览;2015年17期
8 曹志鹏;马翠萍;;谈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契机的人民币区域化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5年31期
9 张赛;;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度动态评价及生态环境风险规避[J];经济师;2018年12期
10 肖珊;华默然;;丝绸之路框架下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金融合作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16期
11 王白侠;陶志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汽车产业发展特征分析[J];汽车工业研究;2015年09期
12 刘艳;;“丝绸之路经济带”语境下的中国中亚安全合作[J];新疆社会科学;2015年05期
13 苏秋芬;;丝绸之路经济带下陕西主要出口农产品外贸现状[J];陕西农业科学;2016年04期
14 焦音学;;“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克拉玛依的发展研究[J];新丝路(下旬);2015年08期
15 孟毅军;;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新疆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的思考[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16 李泽红;王卷乐;赵中平;董锁成;李宇;诸云强;程昊;;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格局与生态文明建设模式[J];资源科学;2014年12期
17 马莉萍;;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旅游消费者权益保障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年02期
18 谢·卢贾宁;谢·萨佐诺夫;陈余;;丝绸之路经济带:2015模式[J];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5年04期
19 李朴民;;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共享繁荣发展新机遇[J];宏观经济管理;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先贵;赵晶;李寒;;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与提升策略研究[A];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5年
2 李毅;夏红梅;;“丝绸之路经济带”科技合作模式及平台构建探析[A];第十一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15年
3 凌腾;雷贵宁;;丝绸之路经济带下塔里木盆地空间建构研究[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6年
4 周迎;张玫;;新疆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思考[A];第十届海峡两岸统计与概率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5 施宏伟;康新兰;;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安城市中心度提升路径及对策[A];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年
6 李宁;;区域经济一体化视域下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研究[A];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4届年会暨“经济体制改革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7 张景明;;草原丝绸之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8 张功平;;关于草原丝绸之路货币研究的几个问题[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9 王欣;;丝绸之路与古代东西文明交往[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周伟洲;;丝绸之路与古代民族[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1 孙永;;论草原丝绸之路的复兴[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2 王心喜;;“江南丝绸之路”命名刍议——兼议所谓“丝绸之路”的源头和起点在浙江[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3 顾伟;;中国古代三大丝绸之路体育文化特点初探[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14 齐东方;;丝绸之路的馈赠——外来器物与中国文化[A];《圆明园》学刊第二十期[C];2016年
15 苏利德;;草原丝绸之路贸易与货币[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16期)[C];2017年
16 侯正邦;;谈草原丝绸之路货币与改革开放[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三辑)[C];2003年
17 汪海岚;阎秀英;;伊斯兰教前丝绸之路上的货币[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七辑)[C];2006年
18 康柳硕;;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货币及有关问题[A];甘肃省钱币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专辑[C];2017年
19 刘庆柱;;“丝绸之路”的考古认知[A];《圆明园》学刊第二十期[C];2016年
20 张宝通;;丝绸之路沿线省区和国家定位[A];陕西改革与新丝路新城镇建设研究2014年优秀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郑玉雯;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网络与生态环境协同机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
2 刘胜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胡月文;丝绸之路段[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4 李一丹;网上丝绸之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年
5 张海涛;丝绸之路经济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唐志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内段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朱瑞雪;“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区域经贸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8 梁雪松;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秦长城;东亚生产网络的调整与中国产业升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10 周昕;东亚生产网络的形成与深化: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3年
11 王瑞;中国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2 张峰;协同生产网络组织的脆弱性研究与工程应用[D];重庆大学;2012年
13 张四平;复杂系统中资源配置的集体行为涌现及鲁棒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9年
14 谢明霞;地理国情复杂系统及其区划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15 张明;安徽省世行贷款人工林生态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4年
16 吴建平;人类自我认知与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7 董莉莉;丝绸之路与汉王朝的兴盛[D];山东大学;2021年
18 陈菁;生态环境综合信息图谱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9 贾诺;复杂系统连锁失效的评估方法及其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20 李红勋;西部大开发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管理体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师澜;丝绸之路经济带生态环境风险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
2 陈亚威;丝绸之路经济带青海战略支点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彭丽琼;“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面向中亚交通便利化建设的探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4 武菲菲;黑龙江省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中政府行为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6年
5 王凯霞;新疆承接东部制造业转移对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效应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5年
6 赵雅;“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大国地缘政治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7 鞠明鑫;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D];外交学院;2016年
8 梁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合作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倪欢;“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10 于宁锴;西安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性金融中心形成机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11 岑赵绍伟;“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中的货币合作[D];国际关系学院;2016年
12 康岚;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段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13 渠源;上海合作组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作用[D];郑州大学;2016年
14 马燕宁;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现状、问题与前景[D];外交学院;2016年
15 王翠莲;《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翻译报告[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7年
16 特木伦(AVIRMED TELMUUN);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的蒙中经贸合作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17 陈小碧;丝绸之路经济带视域下的大国中亚博弈[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18 张敏会;中石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19 侯培诚;“丝绸之路经济带”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20 孔尕平;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各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张格苗 实习记者 贾静淅;丝绸之路如何摆脱生态脆弱困扰?[N];中国气象报;2014年
2 记者 肖培清 赵钰佩 通讯员 栗璋鹏;河南“陆上丝绸之路”再发“新枝”[N];人民铁道;2021年
3 陇东报、掌中庆阳记者 何海峰;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N];陇东报;2016年
4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严存义;向西开放,甘肃畅通新时代丝绸之路[N];甘肃日报;2021年
5 记者 刘利君;全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N];伊犁日报(汉);2016年
6 本报记者 李冬妹;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新疆潜力巨大[N];新疆日报(汉);2014年
7 全媒体记者 田华英 通讯员 涂新 王磊;丝绸之路创新发展研究院成立[N];克拉玛依日报;2021年
8 记者 陈辛华;从丝绸之路文明寻找山西文物“影子”[N];太原日报;2021年
9 记者 赵庭;第七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圆桌会议召开[N];西安日报;2019年
10 特派记者 何兴龙;共建“一带一路”数据港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深化全方位战略合作打造大数据应用示范城市[N];西安日报;2018年
11 首席记者 张佳;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签署七项务实合作协议[N];西安日报;2018年
12 ;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建起一座科技之城[N];西安日报;2018年
13 记者 文艳;建国际丝绸之路博物馆[N];西安日报;2014年
14 记者 文艳;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生[N];西安日报;2014年
15 记者 金石;特使 在丝绸之路上奔波[N];西安日报;2013年
16 记者 拓玲 实习生 邢文捷;构建丝绸之路大商贸圈[N];西安日报;2013年
17 记者 高振博;陕西着力构建丝绸之路金融中心 助力“一带一路”建设[N];陕西日报;2018年
18 记者 徐颖;陕西丝绸之路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明显成效[N];陕西日报;2018年
19 记者 柏桦;今日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邀请展在西安举办[N];陕西日报;2019年
20 ;省旅游局召开学习贯彻关于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构想座谈会[N];陕西日报;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