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消失模铸造表面合金化

李朝升  
【摘要】:本文将合金化涂料涂挂在可发性聚苯乙烯模上,在负压下浇注成型的同时形 成铸件的耐磨层,从而开发了一种铸件表面合金化的新工艺。 首先通过正交试验考查了浇注温度、合金粉末粒度、粘结剂用量、溶剂用量 等因素对表面合金化工艺的影响,确定了合适的合金化涂料的配比。在此基础 上,研究了表面合金层的组织和性能。最后,从工艺上探讨了无粘结剂消失模铸 造表面合金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1)较好的合金化涂料配比为粒度0.127mm~0.18lmm的Cr-Fe合金粉末 (100wt.%)、酚醛树脂(2wt .%)、复合熔齐(15wt.%)、羧甲基纤维素钠 (0.5wt.%)、适量水以及微量添加剂; 2)在影响表面合金化工艺的各种因素中,浇注温度的作用最显著,其次是合 金粉末粒度、粘结剂用量、熔剂用量; 3)合金层主要由(Cr,Fe)7C3、(Fe,Cr)3C、α-Fe等相组成。由表及里,Cr含 量和碳化物的含量逐渐降低,碳化物的类型逐渐由M7C3型向M3C型转变; 4)铸件壁厚越大,合金层中越容易形成过共晶碳化物,RE能够细化合金层 中的碳化物; 5)合金层由表及里,硬度是逐渐降低的。热处理后,材料的硬度与铸态时相 比有所提高; 6)表面合金层的耐磨性较好,能够达到正火45钢的2.8倍; 7)无粘结剂消失模铸造表面合金化在工艺上是可行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纪朝辉,张成军;消失模铸铁件表面合金化的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1999年04期
2 纪朝辉;Ac对消失模铸渗铁基表面合金化影响的研究[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04年06期
3 刘日平,王玉林,邵光杰,何毅,王煦;铸造表面合金化热力学分析[J];钢铁;1995年11期
4 纪朝辉,魏尊杰,张成军;用铸渗工艺对消失模铸铁件进行表面合金化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1年02期
5 袁中岳,武仲铭,赵恒章,张忠明;铸件表面合金化评述[J];铸造设备研究;2002年05期
6 袁中岳,张忠明,赵恒章;铸件表面合金化评述[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3年04期
7 纪朝辉,张成军;消失模铸钢件表面合金化铸渗机理研究[J];铸造;2000年03期
8 纪嘉林;仇建平;王华明;;钢铸件铬系合金耐磨表面合金化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7年06期
9 段淑贞,周春根,乔芝郁,王新东,顾学范,武世民;Y(Ⅲ)在镍电极上电沉积及表面合金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10 石声泰;;表面合金化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J];材料保护;1965年01期
11 王锐,吕祖舜;稀土、碳、氮共渗在模具表面强化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93年05期
12 刘天相;李峥;李鸿永;;交变电场真空离子表面合金化初探[J];金属热处理;1993年03期
13 符寒光,杨志军;表面合金化导板的研制和应用[J];钢铁钒钛;1996年02期
14 纪朝辉!黑龙江佳木斯市154007,张成军!黑龙江佳木斯市154007,宋强!黑龙江佳木斯市154007,王天仁!黑龙江佳木斯市154005;镧对实型铸造铸铁件表面合金化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1999年06期
15 黄燕;千锤百炼——访四川成都汉达金属材料厂[J];中国中小企业;2004年11期
16 郭景杰,李邦盛,贾均,李庆春,张跃强,柳百成,周昌炽;球墨铸铁的激光表面铬合金化[J];现代铸铁;1995年04期
17 贾晶,陆占余,刘文昌;45~#钢凸轮轴激光表面合金化实验[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18 单际国,张迪,余顺周,任家烈;聚焦光束表面合金化机理和工艺的研究[J];材料热处理学报;2001年03期
19 谢敬佩,王爱琴,王文焱,李洛利;铸造复合变质及表面合金化中锰奥氏体钢的强韧化[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16期
20 姚德正;张竞干;;金属表面合金化新方法——辉光放电法[J];机电工程技术;197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佩华;;消失模专用胶[A];第九届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铸造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V法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孙伟;孙之郕;;消失模用胶体会[A];第九届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铸造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V法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翔;刘玉满;;消失模空壳无碳和边振边浇致密强化铸造技术的工业化生产应用[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第十届消失模与V法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杰;;消失模垮箱及垮型的机理分析和预防措施[A];第九届全国铸造学会消失模铸造学术年会暨首届全国V法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王亮;叶升平;;消失模铸钢工艺研究[A];第8届中国铸造科工贸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范军;韩清环;;提高消失模白区质量的几点关键因素[A];第九届中国铸造科工贸大会论文选集[C];2009年
7 李增民;梁光泽;;中国实型(消失模)铸造行业发展动态及展望[A];第九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徐重;秦林;刘道新;贺志勇;郑传林;唐宾;;钛合金表面合金化的研究[A];2000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下)——2000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亚娟;王佩华;;消失模专用胶/修补剂及相关产品的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铸造分会第十届消失模与V法铸造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曹辉;王震;郝仪;涂赣峰;高波;郝胜智;董闯;;镁合金AZ91HP电子束表面合金化研究[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平则;双层辉光等离子表面合金化阻燃钛合金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2 池成忠;碳钢表面中温双辉等离子渗铬合金化及渗层中碳迁移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陈东风;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合金化/陶瓷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可敏;医用金属材料的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邹建新;强流脉冲电子束材料表面改性基础研究:在金属及金属间化合物上的应用[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杜华云;铁基合金表面纳米化过程及相关金属学问题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7 高波;纯镁及镁合金强流脉冲电子束表面改性[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朝升;消失模铸造表面合金化[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2 张雄;消失模铸造镁合金表面合金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韩超;模具材料电子束表面合金化及高温性能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1年
4 马洪涛;铸铁渗铬治金传输过程研究[D];新疆大学;2002年
5 高洪涛;消失模铸造涂料的研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6 车少波;消失模水基铸钢涂料剥落性能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书利;表面合金化提高碳钢耐磨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8 史尧臣;大型铸件用消失模的检测与重构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9 李羽洁;湿砂型铸造表面合金化耐热涂层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张志明;V-EPC表面合金化及其在导卫板生产中应用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张立行;吴越青铜剑之谜破解[N];文汇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张国栋;多元:科技为企业添翼[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5年
3 王海滨;企业技术中心成山西创新生力军[N];科技日报;2008年
4 本刊记者 徐加璐通讯员 曹立新;汾西:“两区”开发七个项目开工[N];山西经济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虹;安叉铸锻厂返老还童[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6 李建辉;新罗建设局促成5个项目对接[N];闽西日报;2008年
7 王拉田 赵智宝;大项目登上五丈原[N];宝鸡日报;2006年
8 林以勤 钱月肮;王亚兴:遍访常州画满百幅百岁图[N];常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李志军 李全宏 通讯员 沈东山;任务层层分解 难题个个击破[N];山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刘凤荣 通讯员 李智奎;品牌铸就市场[N];物资信息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