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K445高温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摘要】:
K445高温合金是一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主要应用于燃气轮机的三、四级工作叶片。为了满足产品的要求,该合金必须保证有较高的强度、很好的韧性以及抗热腐蚀能力和组织长期稳定性。而高温合金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它的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当合金成分一定时,热处理工艺对合金的组织影响非常敏感。热处理能改变合金中的相的分布、数量与形态,可改善合金的晶界状态,达到改善合金性能的效果。
本课题主要是通过改变固溶温度、固溶时间、固溶冷却速度、时效温度、时效时间、保护气氛等工艺变量,对K445高温合金进行固溶+时效热处理,并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硬度测试,系统地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K445高温合金组织与性能地影响。结果表明: 1 K445铸态合金的主要组织为:γ基体,粗大的γ′相,花瓣状的γ+γ′共晶组织,以及晶界上及晶内的MC碳化物;经过热处理后的K445合金成分偏析程度减轻,粗大的γ′相变得细小而弥散,在晶界上及晶内都分布着一定数量的M23C6及少量的MC碳化物。
2在1050℃~1300℃之间,K445合金硬度随固溶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当固溶温度达到1250℃时,合金硬度出现峰值。固溶温度越高,固溶处理时K445合金中的γ′相及二次碳化物溶解的越充分,残余碳化物越少,γ+γ′共晶在基体中的固溶程度越高,在随后时效过程中,析出的强化相数量多且弥散。K445合金的固溶保温时间过短时,时效后析出的γ′相尺寸偏大,硬度较低;当保温时间为1.5h时,γ′相的析出尺寸减小,合金硬度有所提高。
3 K445合金固溶后经空冷的组织中已有少量γ′相析出,并在时效过程中长大,合金硬度略低;而水冷后的合金表面产生了宏观裂纹;固溶冷却方式为油冷热处理后的合金组织和硬度都较为理想。
4时效温度在730℃~880℃范围内,K445高温合金中的γ′强化相、M23C6碳化物及硼化物的数量随时效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880℃析出的数量最多,合金硬度最高;时效温度为920℃时,合金中的部分γ′相聚集长大,合金硬度降低。时效时间为10h时,K445高温合金中的γ′相的析出量不足,合金硬度较低;当时效时间延长至16h时,合金中析出了充足的细小弥散γ′相,合金硬度达到最高;当时效时间大于20h,γ′相开始聚集长大,合金硬度下降。
5 K445合金经过二次时效处理后,硬度与一次时效后相比变化不大,但经过二次时效处理的合金中析出了更多的M23C6及MC碳化物,且析出的γ′相略有长大并有成筏排状排布的趋势。
6在大气环境下对K445高温合金进行热处理得到的γ′相及碳化物尺寸细小,分布均匀、弥散,合金的硬度最高;在氮气环境下对K445高温合金热处理得到的γ′相粗大,且分布不均,热处理后合金硬度的几乎没有提高;K445合金在氩气及真空下的热处理,得到的强化相颗粒也比较细小均匀,硬度较高,但运行成本高,操作工序复杂。
|
|
|
|
1 |
东华;新的低膨胀高温合金[J];材料工程;1993年07期 |
2 |
王福会,朱圣龙,楼翰一,吴维(山文);Al_2O_3涂层对高温合金K38G热腐蚀的影响[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3年01期 |
3 |
姚康德;宋凤杰;;高温合金缓进给磨削的烧伤问题[J];机械制造;1993年11期 |
4 |
康文利;;高温合金的切削加工分析[J];装备制造技术;2010年09期 |
5 |
;刀片研发助高温合金车削一臂之力[J];国防制造技术;2011年04期 |
6 |
;国内集锦[J];材料工程;1958年04期 |
7 |
沈忠民;增压器透平叶片材料GH36和GH132高温合金性能试验[J];机械工程材料;1980年03期 |
8 |
刘华明;王东鹏;;钻削高温合金用强力钻头[J];工具技术;1986年04期 |
9 |
陈国良;庄林忠;许嘉龙;;Co对Refractoloy26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1986年06期 |
10 |
孟庆恩;郗秀荣;;固溶强化高温合金堆垛层错能与高温蠕变性能的关系[J];金属学报;1987年04期 |
11 |
刘林,傅恒志;Ni 基高温合金中 MC 碳化物的 Raman 光谱及键能计算[J];材料研究学报;1989年05期 |
12 |
曹磊
,王海舟
,谢荣厚;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中锆、铪的同时测定[J];钢铁研究学报;1991年S1期 |
13 |
田党;卜玉钦;;高温合金穿孔性能的试验研究[J];钢管;1992年06期 |
14 |
刘先曙;陈彦婷;;高温合金疲劳裂纹扩张的冶金控制[J];热处理;1992年02期 |
15 |
郑鲁;;含钼高温合金钼的深度加工——含钼钢之四[J];中国钼业;1993年01期 |
16 |
阮米庆,范引鹤;高温合金GH150氩弧焊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J];特殊钢;1996年04期 |
17 |
米国发,李周,张智慧,刘仲武,张国庆,田世藩;喷射沉积高温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其力学性能[J];航空材料学报;1998年01期 |
18 |
李殿魁
,孙德生;GH696铁基时效硬化型高温合金的研究[J];上海钢研;1999年02期 |
19 |
蒋受林,张征兵;乙烯装置中高铬镍高温合金的焊接[J];化工建设工程;2004年06期 |
20 |
王春水,彭志方;镍基高温合金设计方法的研究进展[J];机械工程材料;200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