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多段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传动(HMCVT)是一类由液压功率流与机械功率流联合的双功率流传动形式,良好的原理设计与先进的控制技术相结合,能够实现大功率、高效率无级变速传动,在大功率车辆上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论文针对HMCVT在大功率拖拉机上的应用,围绕原理设计、特性分析、建模仿真、无级变速和换段规律、工程应用控制策略、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在分析HMCVT的组成原理、基本类型和传动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农业拖拉机的作业特征及其对传动系统性能的要求,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多段HMCVT传动原理。新型多段HMCVT具有无级变速范围宽,在拖拉机的主要工作速度段传动效率高的突出优点。研究了HMCVT的传动比、转矩、功率流及效率等特性的分析计算方法和装备HMCVT拖拉机的牵引特性分析计算原理和表达方法,为车辆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原理设计、性能分析、装车匹配及控制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以开发多段HMCVT控制系统为主要目的,采用模块化方法建立了具有双流复合传动特征的多段HMCVT数学模型以及拖拉机整车动力传动系统数学模型。建模中,将多段HMCVT机械传动构件简化为具有集中质量和阻尼的刚性系统,在满足控制仿真要求的基础上简化了模型结构。针对多段HMCVT状态多变的特征,根据有限状态机原理,应用Matlab软件开发了多段HMCVT连续无级变速和换段的多状态转换仿真系统。通过仿真分析,提出了提高传动比调节速度的变增益PID控制原理和消除车速波动的调速位置变化率前馈控制原理。验证了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快速研究各种控制策略提供了仿真试验条件。
获取最高生产率是设计拖拉机的主要目标,据此,针对多段HMCVT这类具有无级变速和有级换档双重特征的无级变速器,制定了基于牵引功率最大的无级变速和换段规律。指出要实现拖拉机的牵引功率最大,需要调节HMCVT的传动比,使发动机工作在与调速位置对应的最大功率点上。制定了使HMCVT优先工作在高效率段从而提高拖拉机牵引功率的换段原理。提出了用调速位置、发动机转速、工作段号和实际传动比作为控制参数的工程应用控制策略,论述了无级变速及换段规律中发动机工作转速和换段转速的计算原理。仿真表明了工程应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分析了影响拖拉机经济性的主要因素,指出因为多段HMCVT在不同传动比下效率差别较大,保证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与HMCVT传动效率之比g_e/η_b最小,是实现拖拉机经济性最佳的基本要求。提出了在HMCVT传动比和发动机转速二元协同控制下,保证g_e/η_b最小和车速稳定的拖拉机经济性最佳无级变速和换段规律。制定了以目标车速、发动机转速、油泵齿条位移、最佳传动比和滑转率为控制参数的工程应用控制策略。研究了用滑转率修正系数,对不同地面和垂直载荷条件下的滑转率进行实时修正的方法,实现了在各种工况下拖拉机的实际速度与目标速度的一致。给出了最佳传动比的优化计算原理和详细计算流程,制定了避免循环换段的换段规则。仿真验证了无级变速规律的合理性和工程应用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在仿真分析和变速规律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建立的HMCVT传动拖拉机工作模式,开发了多段HMCVT液压和电控系统。由于排量比控制决定传动比控制的精度,论文提出一种排量比模糊-PID动态加权综合控制原理。进行了传动比控制台架试验,达到了快速性和准确性好、动态跟踪误差小的效果。该研究成果为多段HMCVT装车应用奠定了基础。
|
|
|
|
1 |
王悦;黎放;狄鹏;;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武器装备研制风险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7年04期 |
2 |
卫国爱;全书海;苏林;祁承超;姜俊峰;;空压机用无刷直流电机的模糊控制及仿真[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
3 |
;国内首次直驱永磁机组RTDS建模仿真成功[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0年12期 |
4 |
盛洪刚;谢运祥;;基于MATLAB的对零电流开关准谐振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J];电源技术应用;2002年10期 |
5 |
赵兴福,王仲范,邓亚东,魏健;电动汽车蓄电池建模仿真[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年01期 |
6 |
罗亚,周青山,周德雍,邹荣盛;短路电流计算程序的开发与仿真[J];华中电力;2004年06期 |
7 |
姚静媛;吴凤林;任家骏;;Pro/ENGINEER软件在棘轮装置设计研究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2006年03期 |
8 |
胡晓峰;郑钢铁;;一种双层框架型腿式月球探测车方案[J];航天器工程;2007年06期 |
9 |
吴永波;何晓晔;谭东风;沙基昌;;军事建模仿真中概念模型定义比较[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7年11期 |
10 |
张京明;王仕伟;程志刚;宋宝玉;;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8年07期 |
11 |
王福庆;邓志良;;永磁同步电动机直接转矩控制在Simulink下的建模仿真[J];现代制造工程;2008年10期 |
12 |
王锐;何洪文;;基于Cruise的整车动力性能仿真分析[J];车辆与动力技术;2009年02期 |
13 |
夏天;徐克林;洪旭东;;基于混合Petri网的PCBA制造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现代制造工程;2009年09期 |
14 |
张青;;基于Plant Simulation的离散制造系统仿真研究[J];柴油机设计与制造;2011年02期 |
15 |
刘晓敏,许冯平,姚立纲,郝爱萍,李英杰;面向对象的射流泵虚拟设计和集成制造建模仿真[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6 |
李峰,徐敏;FACTS控制器及其建模仿真[J];沈阳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
17 |
胡红斐;罗玉涛;赵克刚;;基于瞬时优化的HEV控制策略(英文)[J];交通与计算机;2006年01期 |
18 |
张岩;冯书兴;于涛;;SBSW系统作战过程建模仿真[J];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
19 |
胡红斐;黄向东;罗玉涛;赵克刚;;HEV实时等效能量消耗最小控制策略[J];汽车工程;2006年06期 |
20 |
朱宏培;钱瑞明;骆圆圆;;水平定向钻机液压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机械;2006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