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
【摘要】:
感恩教育近几年虽然是热点问题,但大多数学者都从感恩的表层原因来分析,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研究成果。而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背景下,感恩教育应该怎样去做,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我国德育教育自身的规律,符合青少年的思想实际,以真正发挥感恩教育对青少年道德情操的升华作用,从而把感恩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结合起来,来解决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的问题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之所在。
本文从儒家文化中追溯感恩的源流,从国外的感恩理论中寻求支撑,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进行概括后,把感恩教育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起来,得出感恩教育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题中的应有之义。针对转型时期我国道德滑坡的现象,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江苏某个中学的中学德育以及感恩意识情况进行了调查,了解当今青少年感恩意识一般情况,初步得出青少年感恩意识的缺失是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学校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家庭育人观念等原因分不开的。
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增加,新旧价值观的不断撞击下,青少年的感恩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薄,这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本文从理论营造、家庭德育、学校德育、感恩环境、感恩互动体系、心理疏导等六个方面提出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