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完全蜗壳混流式水轮机引水部件内流动的数值研究

田新文  
【摘要】: 在水头较低的条件下,混流式水轮机往往采用不完全包角的砼蜗壳来增大入流量,但来流的不均匀性,以及引水部件内固定导叶绕流在边界层内引起的流动分离和转捩等对水轮机的效率和稳定性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展开不完全蜗壳混流式水轮机引水部件内流动的数值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先用大涡模拟方法(LES)模拟钝尾物体(圆柱、翼型)绕流来探求不同湍流模型对旋涡模拟计算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能够精确模拟出物体后卡门涡街的形成、脱落、演变、和主流混掺后消失的过程;因脱体涡模拟方法(DES)对捕捉流动分离同样有着独特的优势,且与大涡模型相比又能够节省网格数量,而后用DES模型对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构成的双列叶栅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固定导叶后尾迹涡系结构的相互干涉,旋涡系的相互作用将造成较大的能量耗散,也是造成水轮机不稳定和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 同样为了节省网格数量,对水轮机全流道计算时采用了k-ε湍流模型,可以反映出水轮机内部的流动特性,研究表明:部分固定导叶前存在较大冲角,通过对固定导叶的安放角按照蜗壳的液流角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后,明显改善了固定导叶的绕流特性,减小了水头损失。 比较了六种固定导叶尾部形状,以研究固定导叶的尾部形状对导水机构和转轮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尾部形状为尖角时,固定导叶的出口水流角沿周向的分布在尾缘处畸变,而叶道后的水流角更加平缓,所以尾部使用非对称圆弧形,更适合变工况下导叶的绕流流动。 最后研究了不同活动导叶分布圆直径对转轮内流动的影响,通过对流动的分析表明,适当调整分布圆直径,有利于改善叶片上环量的分布,提高水轮机的水力效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德智;;卡普兰水轮机不完全蜗壳的内部流动的研究[J];东方电机;1994年01期
2 于治云;;葛洲坝大型转桨式水轮机埋件安装中的几个问题[J];水电站机电技术;1986年02期
3 姚启鹏,唐澍;渔子溪电站水轮机导叶区磨损水力原因的研究[J];大电机技术;1985年06期
4 廖伟丽,李建中;混流式水轮机蜗壳内流动的数值研究[J];大电机技术;2002年02期
5 王茜芸,魏显著;新丰江电站增容改造水轮机新模型研究[J];电站系统工程;2003年04期
6 李黎;刘小兵;李春华;;棕坪溪水电站固定导叶裂纹分析及处理[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7 钱学智,董毓新;水轮机固定导叶的动力特性[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8 阎洵;王延峰;张永明;;大型水电座环制作的工艺改进[J];金属加工(热加工);2010年12期
9 霍金平;郑维;;溪洛渡超大型座环加工工艺研究[J];防爆电机;2010年04期
10 董毓新,马文涛,马震岳;水轮机固定导叶的自振特性[J];大电机技术;1990年04期
11 高忠信,许协庆;水轮机蜗壳内部流动的三维计算[J];水利学报;1988年01期
12 李仁年,曹鹍,古兴侨;水轮机固定导叶与活动导叶的相互影响[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4期
13 K.J.洛基;马元珽;;采用CFD模拟水流在固定导叶处引发的振动[J];水利水电快报;2007年09期
14 李筱芳;渔子溪型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过流部件的刚度和强度计算[J];水利水电技术;1986年03期
15 宋文武;贯流混流式水轮机固定导叶的研究设计[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16 W·科尔维尔,J·杰欧特伯,刘明初;雅芝溪电站的改进升级[J];四川水利;1998年02期
17 余波;水轮机固定导叶骨线的解析计算[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18 魏显著,徐忠,郭忠泰;基于三维粘性流分析的轴流式水轮机固定导叶的优化设计[J];大电机技术;2003年01期
19 谷朝红,陈起富,徐文景;模型固定导叶动态特性试验研究[J];大电机技术;1998年06期
20 廖伟丽,李建中;水轮机导水机构力特性的数值实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武;符杰;张青;;高水头贯流式水轮机的全流场解析[A];第十六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2 严锦丽;邵明;;固定导叶流固耦合模态分析[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3 刘胜柱;罗兴锜;;龙滩水电站水轮机水力性能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4 罗兴锜;逯鹏;廖伟丽;郭鹏程;姬晋廷;王琪;;部分负荷时转轮内部流场特性研究[A];第十六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孔卫起;李国怀;王忠强;;小浪底水电站水轮机抗磨蚀技术特点[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欧阳智;;用改性聚氨酯环氧金刚砂涂层解决老机组蜗壳磨蚀问题[A];水轮发电机组稳定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忠信;唐澍;;溪洛渡水电站水轮机导叶区流动分析及泥沙磨损预估[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杨伟华;Jacques BREMOND;Gerard VUILLEROD;苗凯;;ALSTOM筒阀技术[A];水电设备的研究与实践——第十七次中国水电设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9 杨琳;樊红刚;崔桂香;陈乃祥;;水泵水轮机全流道双向流动三维数值模拟与性能预估[A];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文集(2004)[C];2004年
10 杨琳;樊红刚;崔桂香;陈乃祥;;水泵水轮机全流道双向流动三维数值模拟与性能预估[A];2004年全国抽水蓄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晋廷;轴流式水轮机转轮改造中的关键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2 郑小波;水轮机过流部件的优化设计和振动特性分析[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3 周凌九;水轮机转轮流场计算及性能预测[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4 张双全;大型混流式水轮机水力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彭玉成;三峡电站左岸6号机组小开度工况异常振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肖惠民;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水轮机及水电站尾水系统数值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胡英;混流式水轮机非定常紊流计算及性能预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张丽霞;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疲劳裂纹控制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9 宋兵伟;混流式水轮机转轮上冠间隙流诱发的轴系不稳定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郭长青;输流管道与轴向流中板状结构的流致振动与稳定性[D];清华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新文;不完全蜗壳混流式水轮机引水部件内流动的数值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涛;不完全包角水轮机引水部件三维流场数值模拟[D];西华大学;2008年
3 周慧利;浑水电站用水轮机水力模型开发方案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4 李进军;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的叶道涡模拟计算[D];西华大学;2009年
5 刘春梅;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内部流动的CFD分析[D];西华大学;2006年
6 郑莹;混流式水轮机全流道三维数值模拟[D];西华大学;2008年
7 王泉龙;高水头水轮机主要部件振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邵伟强;基于弱耦合的轴流式水轮机三维数值模拟[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9 王乐;含沙水条件下水轮机蜗壳、固定导叶流场分析及型线改良[D];兰州理工大学;2009年
10 杨新伟;乌江构皮滩水电站水轮机稳定性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亚平 记者 王方遒;冰城企业制造世界最高水头发电机组[N];哈尔滨日报;2009年
2 宋亚平 记者 薛婧;哈电机三峡地下机组全部实现国产化[N];黑龙江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