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X宽尾墩—台阶溢流坝—戽式消力池流场的三维数值模拟
【摘要】:
宽尾墩联合消能工的水流特性一般具有三维性和紊动性。对于其中一种联合消能工-新型X宽尾墩-台阶溢流坝-戽式消力池同时还具有自由表面。该联合消能工流场带曲线的自由表面,复杂的几何边界给三维数值模拟带来很大难度。新型X宽尾墩-台阶溢流坝-戽式消力池作为消能工之一,在水利枢纽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常常采用模型试验的方式来验证工程的安全性。本文针对宽尾墩联合消能工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作了比较全面的回顾与展望。
当前,数值模拟技术成为了研究宽尾墩联合消能工水力特性的重要手段,数值模拟日益成为研究高速水流的重要技术工具,在边界条件正确、网格划分合理、数学模型选择恰当的前提下,数值模拟能够真实反映模拟对象的水流特性。本文利用商用软件FLUENT对鲁地拉水电站新型X宽尾墩-台阶溢流坝-戽式消力池流场了进行物理模型对照的三维数值计算。
本文从N-S方程出发,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新型X宽尾墩-台阶溢流坝-戽式消力池流场进行了紊流数值模拟,根据多种紊流模型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选择了RNGk-ε紊流模型,用VOF方法处理自由表面,利用几何重建格式来生成自由表面,对复杂的边界采用非结构网格进行处理。在对方程离散时采用了混合网格技术。为保证数值计算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PISO类计算程序。通过工程实例的模型试验全面的试验数据对比,进一步对该工程的新型X宽尾墩-台阶溢流坝-戽式消力池流场紊动流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泄流能力、流速场、压力、水面线等的分布规律,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吻合较好,满足精度需要。
建立的三维紊流数值模型能够比较准确的模拟新型X宽尾墩-台阶溢流坝-戽式消力池流场的三维水流,为工程相关设计提供可靠的分析依据。由于宽尾墩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消能方式,对其消能机理的研究还不充分,数值模拟方法也尚有许多需要改进,对这些问题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际工程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也对溢洪道的掺气也进行了数值模拟,就目前水气两相流理论和数值模拟现状而言,计算方法是可行的,由于紊流、水气两相流及自由面问题的复杂性,两相流机理还处在发展阶段,并且由于气泡大小和变化规律尚不明确,所计算的结果尚不能完全应用到实际工程中去,在掺气的模拟方面依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索。
|
|
|
|
1 |
刘永川;宽尾墩消能塘在安康水电站应用中的水力学问题[J];水利水电技术;1987年09期 |
2 |
周辉;陈惠玲;吴时强;;宽尾墩的泄洪消能效果与雾化影响[J];水力发电学报;2008年01期 |
3 |
尹进步;梁宗祥;龚红林;;宽尾墩三元水跃特性试验研究[J];水利学报;2010年11期 |
4 |
黄建坤;;宽尾墩消能工在峡谷河段的应用[J];珠江水运;2009年03期 |
5 |
李乃稳;许唯临;张法星;田忠;赵涛;;高拱坝表孔宽尾墩流道内水流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8年02期 |
6 |
李乃稳;许唯临;田忠;周茂林;;高拱坝表孔宽尾墩体型优化试验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09年03期 |
7 |
徐玲君;李国栋;陈刚;薛阳;;宽尾墩—台阶溢流坝三维数值消能流场模拟[J];人民长江;2008年15期 |
8 |
吴宪生;台阶式溢流坝水力特性初探[J];四川水力发电;1998年01期 |
9 |
尹进步,梁宗祥,刘韩生;台阶溢流坝过流掺气减蚀问题的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5年04期 |
10 |
张挺;刘延琼;刘艳如;张溯明;;高扩散低收缩差动式挑坎不同体型参数水力特性研究[J];水利科技;2010年04期 |
11 |
大桥;张永禄;;溢洪道水跃与滑雪式挑流联合消能工的设计[J];水利水运科技情报;1975年S2期 |
12 |
董宝顺;刘善均;;赛格水电站Y型宽尾墩跌坎消力池联合消能工试验研究[J];吉林水利;2008年03期 |
13 |
罗书靖;徐玲君;薛阳;;X型宽尾墩水气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年05期 |
14 |
谢省宗,朱荣林,李世琴,张元领;宽尾墩戽式消力池联合消能工的水力特性及其水力计算方法[J];水利学报;1992年02期 |
15 |
陈端;韩继斌;周赤;;表底孔与消力池联合消能水力学研究[J];人民长江;2008年01期 |
16 |
杨玲丁;李敏;马照良;;高坝新型消能技术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15期 |
17 |
李中枢,潘艳华,韩连超,常志涛;宽尾墩联合消能工体型选择及水力特性的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0年01期 |
18 |
胡耀华;伍超;张挺;王波;莫政宇;;X型宽尾墩阶梯掺气空腔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年03期 |
19 |
杨涛;刘亚坤;倪汉根;;岸边溢洪道中宽尾墩—消力池消能的水力特性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
20 |
胡耀华,伍超,伍平,叶茂;索风营电站新型泄流建筑物水力特性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