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静息态fMRI的阿尔兹海默病及轻度认知障碍的脑网络研究

钟玉芳  
【摘要】:阿尔兹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该疾病主要影响老年人脑部的中枢神经,使其发生退行性改变,进而使老年人出现记忆明显衰退、认知功能下降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衰老和痴呆的一种中间状态疾病,患者有记忆障碍或其他认知方面的异常,但是还没有达到痴呆的严重程度,病情对日常生活影响较小。然而,随着病程的推移,MCI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的病态转换,主要转变为AD,也有部分患者将维持MCI状态或者转为其他痴呆疾病。多年来研究学者从解剖、神经以及影像等多个角度对AD和MCI的病理机制及发展变化进行研究,虽然取得了许多颇为重要成果,但仍有需要深入研究的方面。1.本文围绕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rs-fMRI)在脑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首先运用独立成分分析(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ICA)及格兰杰因果(Granger causal analysis,GCA)两种rs-fMRI脑图像分析方法,对AD患者的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的功能及效应连接进行研究。ICA主要用于分离提取出相应被试组的DMN成分,是一种完全的数据驱动方法;基于分离出的DMN所对应的各个脑区,进一步应用GCA探索DMN内部的效应连接模式。统计分析表明:首先,从连接强度和连接数量上看,AD患者的都要比正常被试的弱。后扣带回(posterior cingulated cortex,PCC)展现出极强的功能活性,它与DMN中的大部分节点都要相连,并且它是唯一一个仅接受其他节点信息的脑区;其次,与AD患者相比,正常被试右侧的颞下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ITC)与DMN中的其他节点的连接强度要更强;最后,内侧前额叶(medial prefrontal cortex,MPFC)与双边的顶下小叶(inferior parietal lobule,IPL)的连接强度在AD患者中反而比正常被试的要强。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揭示了AD患者大脑出现了功能性障碍,同时还为解释AD的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更多的依据。2.其次,针对具有不同转归特性的MCI患者,首先构建了全脑功能网络并直观比较了该网络在两组被试中的差异;接着,通过相关的测度计算,包括网络连接度、聚类系数、特征路径长度、全局/局部效率等,探索不同被试组的全脑网络的“小世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不同转归类型的MCI患者的全脑功能连接存在明显差异,同时,MCI向AD转换被试组的“小世界”网络特性比MCI维持MCI患者的要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伊涛;傅先明;钱若兵;;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年02期
2 杜培锋;杨剑;吕胜富;钟宁;;静息态脑区的活动特征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3 于旭宏,王玉英,林雅谷;140例青少年眼调节静息态的测定[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4 黄文涛;冯又层;;静息态人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特性[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5 乔鹏飞;牛广明;韩晓东;;利用低频振幅算法在正常人静息态下的脑性别差异磁共振研究[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朱一芳;李传富;;静息态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1年04期
7 秦玲娣;周滟;赵志明;路青;戈欣;李磊;杜亚松;许建荣;;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在青少年网络成瘾中的初步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年01期
8 黄钦钦;;稀疏编码在静息态核磁共振图像中的应用[J];信息化研究;2012年02期
9 王辉;卢洁;李坤成;张苗;王晓怡;;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处理方法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4期
10 张龙江;杨桂芬;祁吉;;静息态脑功能成像的研究与进展[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7年01期
11 赵澄;卢洁;李坤成;王晓怡;王辉;张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扫描时间的优化研究[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03期
12 姜建;李院华;龚洪翰;高磊;戴西件;;抑郁症患者脑局部一致性的静息态磁共振研究[J];江西医药;2011年06期
13 张喆;柯铭;刘光耀;杨晓萍;陈旭辉;;癫痫患者默认网络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14 董方虹;曹枫林;李宝娟;胡德文;王茜;崔乃雪;李阳;;遭受多重侵害高职高专女生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4期
15 邵辉丽;;静息态默认功能网络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S1期
16 孙桂洋;陈井亚;冯源;张玲玲;陆照璇;陈硕楠;刘斌;;独立成分分析观察不同性别正常人静息态听觉网络差异[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3期
17 初晶琦;甘洁;刘建宪;;应用局部一致性研究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的性别差异[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年06期
18 夏阳;董凯;赖永秀;罗程;雷蕾;尧德中;;大鼠感觉运动系统静息态脑网络研究[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6期
19 石文英;潘江;陈武善;章薇;;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优势[J];医学综述;2011年04期
20 谢洪武;罗天友;陈日新;方维东;徐放明;宋云娥;吴飞;吕发金;;慢性疼痛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的默认网络研究[J];生命科学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红;李峰;周福春;李丽君;张宇;董杰;马辛;王传跃;邬霞;;抑郁患者及其同胞的静息态脑活动的改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王晓微;汪祚军;原献学;;静息态下的无意识决策[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戴西件;龚洪翰;刘碧霞;肖香佐;王思勇;;静息态下正常人睡眠剥夺前后脑局部一致性的性别差异[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4 魏丽丽;章迎春;原彬科;屠玲玲;藏玉峰;陈炜;;记忆自巩固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A];2013年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肖雅琼;;儿童静息态网络与认知能力的发展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孙岩;;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的聚类分析[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汪晨波;韩世辉;;自我构念启动调节静息态神经活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周友龙;刘首芳;靳翔愚;苏程果;段艳丽;;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手太阴肺经在大脑中的功能网络[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9 周建松;张英东;宋西俊;陈琛;王红;李纯;吕颖;翁旭初;刘东强;李凌江;王小平;;青少年暴力犯罪者冲动性及其脑静息态磁共振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殷莉;梁素改;黄晓琦;张华为;龚启勇;黄颐;;抑郁症自杀相关静息态神经影像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天明;静息态fMRI在脑功能皮质定位及脑功能重塑中的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2 熊坤林;扩散张量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创伤性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3 李玲;静息态下汉字加工神经机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年
4 谢小平;基于静息态脑fMRI数据的时空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8年
5 杨丽琴;重度抑郁症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网络分析及大鼠脑磁共振解剖图像模板的制作[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3年
6 张小崔;抑郁认知易感者脑结构及静息态脑功能的磁共振成像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7 张文悦;抑郁状态人群针剌早期干预及静息态磁共振成像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刘志蓉;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患者PRRT2基因检测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9 张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10 宋寅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静息态脑功能改变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钱森;2型糖尿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董德波;限制性饮食者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暴食和体重增加的风险[D];西南大学;2015年
3 张茜;有先兆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梓青;静息态大脑fMRI数据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15年
5 李静;基于静息态fMRI的ICA方法的研究及其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15年
6 刘代洪;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的脑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7 杨君;缺血性脑白质病变患者脑部功能异常的静息态fMRI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8 冯帅;早产儿与足月儿静息态功能磁共振默认网络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9 马许静;基于静息态磁共振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脑功能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刘洁;模拟低氧暴露对飞行员静息态脑功能及脑血流灌注影响的初步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