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某雷达干扰的实测数据分析及其抗干扰方法研究

宋文涛  
【摘要】:在现代战争中,信息是掌握战争主动权的关键,己方获取信息的同时要尽可能阻碍敌方对信息的监测。抗干扰是对信号进行检测的前提,为了更好的应对干扰,需要对干扰信号的特性有相对的了解,时频分析方法在分析非平稳信号方面的优势使其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时频分析方法以及抗干扰手段展开了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首先对有源干扰类型及其特性进行分析。简单介绍了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重点结合仿真对噪声调幅信号和噪声调频信号以及欺骗式干扰中的转发式干扰展开分析,同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其特性,为下述章节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然后,对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及其性质进行介绍。主要介绍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和Wigner分布两种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短时傅里叶变换的形式及其性质进行分析,得出窗函数类型与窗函数的长度会影响时频平面能量聚集性的结论;对Wigner分布而言,针对其处理加性信号时交叉干扰项的影响,引出核函数的概念,进而引出时频分析的一般性表示,并通过处理实测数据比较了短时傅里叶变换与Wigner分布的性能。接着介绍了分数阶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主要对线性调频信号在特定阶次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能量聚焦的特性进行分析,为下面线性调频干扰信号的抑制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对抗干扰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旁瓣对消和旁瓣匿影的使用场景,得出旁瓣匿影可以弥补旁瓣对消在处理脉冲式干扰时存在缺陷的结论,然后证明添加延迟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对消性能。对于噪声调幅干扰,介绍了基于频域双边谱对消的干扰抑制方法,对于噪声调频信号,介绍了基于信号重构的时域直接对消方法,对于实测数据中出现的线性调频干扰信号,利用线性调频信号特定阶次的分数阶傅里叶变换的能量聚焦特性来抑制干扰。此部分最后利用实测数据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余非;范文江;张青苗;陈宝印;;自适应旁瓣对消性能分析与仿真[J];舰船电子对抗;2011年03期
2 谭艳春;田彦军;刘目磊;;相控阵雷达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的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年22期
3 王燕;焦光龙;霍亮;;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中的通道均衡技术[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8年03期
4 鲁佳琪;白渭雄;滕江川;;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设计与仿真[J];航空计算技术;2007年06期
5 朱家兵,陶亮,高新成,万晓燕;基于FPGA的自适应旁瓣对消原理及其实现[J];雷达科学与技术;2003年03期
6 李波;;自适应旁瓣对消在数字阵列雷达中的工程实现[J];电子科技;2012年04期
7 胡可欣;胡爱明;;自适应旁瓣对消在雷达中的应用[J];火控雷达技术;2006年02期
8 龙世敏;彭世蕤;王振华;唐汇禹;;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干扰方法的分析与比较[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2016年01期
9 於建生;;米波稀布阵雷达自适应旁瓣对消[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2年06期
10 杨小军;饶妮妮;刘才权;刘铭湖;梁大松;;一种自适应旁瓣对消相关矩阵快速构建算法[J];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11 杨慧;牟连云;曹军亮;;对自适应旁瓣对消雷达的宽带干扰研究[J];舰船电子对抗;2011年01期
12 许航;赵军;朱明勇;蔡威;;一种改进的自适应旁瓣对消技术[J];测试技术学报;2010年05期
13 常晋聃;易正红;甘荣兵;;相关干扰对旁瓣对消系统性能的影响[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1期
14 赵刚;;自适应旁瓣对消分析[J];空间电子技术;2009年03期
15 牟梁;李洪兵;杨海逗;;雷达相干旁瓣对消技术的性能分析与干扰实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2期
16 李丹;张瓅玶;冯正和;;单干扰旁瓣对消器的方向性性能仿真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7期
17 李佳佳;徐振海;王国玉;;利用极化滤波消除旁瓣对消器中目标效应[J];现代雷达;2007年08期
18 秦振华;双旁瓣对消器的性能分析[J];电子对抗技术;1997年05期
19 林晖;;对旁瓣对消雷达的变极化干扰研究[J];航天电子对抗;1992年03期
20 顾怀瑾;倪晋麟;;雷达天线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分析(Ⅰ)[J];现代雷达;198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阳;贾鑫;张佳;尹灿斌;;雷达自适应旁瓣对消器脉冲干扰技术研究[A];全国第五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专刊(第一册)[C];2011年
2 莫双喜;赵锋;张文明;;信号带宽和幅相误差对旁瓣对消性能影响分析[A];2011年通信与信息技术新进展——第八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阳曦;陈淑敏;刘陈展;陆阳华;徐元欣;;一种基于线性调频信号的室内声定位方法[A];浙江省信号处理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杜翠兰;;激光有源干扰效能评估方法研究[A];第十届全国光学测试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张书静;郭建军;兰中文;;复杂雷达信号的模拟产生[A];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2004年西南三省一市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艳艳;严超;;组网雷达有源干扰对抗技术研究[A];2013第一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马永华;王建国;徐三元;;一种双通道合成孔径雷达抗干扰方法[A];第十一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CCSP-2003)论文集[C];2003年
8 兰英;章新华;姜凤娇;卢海杰;;几种时频分析方法性能比较研究[A];泛在信息社会中的声学——中国声学学会2010年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李传辉;张繁昌;印兴耀;;基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的时频分析方法对比[A];山东地球物理六十年[C];2009年
10 杨林;曾大治;龙腾;;基于DDS技术的线性调频信号数字合成[A];中国航空学会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全国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振华;主动抗干扰控制理论及其在飞行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8年
2 赵淑红;时频分析方法及其在地震数据处理中的应用[D];长安大学;2006年
3 龚仕仙;宽带LFM雷达有源干扰对抗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涛;某雷达干扰的实测数据分析及其抗干扰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2 李琪;某数字阵列雷达旁瓣对消系统设计与实测数据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刘卫平;相控阵雷达基于部分阵元的旁瓣对消系统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龙平;基于L波段相控阵雷达的旁瓣对消算法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5 冉小凤;自适应旁瓣对消系统的对抗性能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6 庄泽标;自适应旁瓣对消中的通道均衡技术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7 黄亮;面向雷达旁瓣对消技术的FPGA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8 刘铭湖;改进的自适应旁瓣对消算法及性能优化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芳芳;雷达抗有源干扰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10 卢刘健;阵列雷达天线抗干扰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