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化电调腔体滤波器研究
【摘要】:无线通讯技术在人类社会中各个领域的应用和高速发展,工作在不同频段的通信系统的长期共存,需要可调谐的射频前端来实现在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快速切换,电调谐因具备快速调谐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随着5G技术的高速发展,信号的频率越来越高,带宽也越来越宽,信号所携带的数据量更大,对滤波器的功率容量和功耗有更高的要求,腔体滤波器因其具有高功率容量和低插损的特点能够很好满足新技术的需要。在城市地区,因为安装空间有限,无线服务提供商需要将不同的功能如多标准,多频带打包到一个站点,这就对滤波器的小型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对小型化的电调腔体滤波器的研究是极具实用价值的。本文对电调滤波器的多种实现方式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从中选择适合应用在腔体滤波器上的方法。并与成熟的微带电调滤波器结构做了对比,分析了两者在可实现调谐功能上的不同,电调腔体滤波器主要实现的是中心频率的调谐。本文设计了两种电调腔体滤波器,并进行了加工和测试。本文的主要的工作为:(1)在电磁仿真软件AWR里分别建立两阶的电耦合,磁耦合以及电磁混合耦合滤波电路,对各自调谐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发现,采用磁耦合的滤波电路在频率调谐过程中,通带带宽变化最小,通过选择合适磁耦合大小,可以实现滤波器带宽的相对恒定。最后对传统的电调腔体滤波器的谐振单元建立了电路模型,分析影响频率可调谐频带带宽的关键因素,为宽带电调腔体滤波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2)在同轴腔体结构基础上,设计了一款五阶的225MHz~400MHz频率范围内的宽带电调腔体滤波器。采取了让金属螺杆与谐振器直接相连的方法来实现宽频带可调。为了实现滤波器的小型化,首先在矩形体谐振器开路端开矩形窗并在底端一角开切槽,其次在谐振单元开路端向下加载一个L形金属枝节,大大的降低了谐振单元的谐振频率。电调方式采取的是跳频方案,每个谐振单元通过四个PIN开关分别控制四个贴片电容的通断来实现谐振频率分布在多个离散的频率点,所有的电调控制单元全部集成在腔外的PCB板上。最终仿真结果达到了设计目标。(3)在悬置带线金属腔体结构上设计了一款1.1GHz~1.20GHz的五阶电调腔体滤波器。为了拓宽可调谐频率带宽,设计了一种交指结构和平板电容结构复合的过渡结构。在阶梯阻抗谐振器的开路端加载了一个均匀阻抗金属枝节,可以降低谐振频率,以实现滤波器小型化。每个谐振器的谐振频率通过一个加偏压的变容二级管进行调谐。该滤波器的仿真结果和实测结果吻合的较好,达到了设计的指标。
|
|
|
|
1 |
张功先;;一个敏感度极低的单C有源二阶滤波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3期 |
2 |
黄广伦,傅金桥;用铌酸锂基片研制国产东芝型彩电滤波器[J];压电与声光;1988年05期 |
3 |
王建刚;基带解调中FIR滤波器的通道复用[J];声学与电子工程;1988年02期 |
4 |
顾宏林;;利用ARF综合ACF的方法[J];贵州工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
5 |
虢违頠,刘建猷,杨山;高频连续时间的高阶0TA-C滤波器的直接实现[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5期 |
6 |
虢违頠,刘建猷,杨山;二阶OTA—C滤波器的一般设计法[J];天津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7 |
赖宗声,孙克治,刘亿,周萍;单片电可控离散域滤波器电路[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1989年06期 |
8 |
L.Q.布伊;陈崇虎;;毫米波谐波抑制滤波器[J];雷达与对抗;1989年01期 |
9 |
胡沁春;何怡刚;郭迪新;李宏民;;基于开关电流技术的小波变换的滤波器电路实现[J];物理学报;2006年02期 |
10 |
Richard Kurzrok;;具有低通响应的可调滤波器电路[J];电子设计技术;2001年11期 |
11 |
潘文光;甘业兵;马成炎;叶甜春;;一种射频前端宽带复数滤波器电路的设计[J];微电子学;2010年04期 |
12 |
赵述江;二阶有源R滤波器电路的设计和分析[J];电子学报;1984年01期 |
13 |
郁飞霞,刘三清,贺小勇;低失真CMOS连续时间Butterworth滤波器电路的设计[J];微电子学;2001年02期 |
14 |
徐明庚;王玉春;;一种线性电路分析程序[J];控制工程;1985年02期 |
15 |
卢辉斌;一种OPA型N阶电流滤波器电路[J];遥测遥控;1999年01期 |
16 |
李菁;刘培文;;一种LTCC滤波器的快速设计与实现[J];无线电工程;2018年03期 |
17 |
徐珊;邢孟江;李小珍;张磊;杨晓东;;基于IPD工艺的微型化高通无反射滤波器的设计[J];通信技术;2018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