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频信道自适应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张辉  
【摘要】: 长期以来,由于短波通信的固有特点,它一直是我国重要通信手段之一,特 别在军事通信方面尤为重要。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它都是我军通信不可缺少的 重要组成部分。短波信道高速数字信息传输是通信与电子系统领域的重要研究课 题。本文以短波信道高速数据传输技术为研究背景,着重介绍了作者在短波信道 自适应信号检测技术研究、短波调制解调器设计与实现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及若干 新思想、新成果。首先,根据短波信道的特点,分析了对信号传输的影响,结合 多进制相位调制方式,给出了短波信道等效基带摸型和等效话带模型。针对短波 信道的输出可等效为输入信号与信道单位冲激响应的卷积这一特性,构造了卷积 型同态滤波器结构,研究自适应信道估值、估值内插梳状滤波、复对数数值分析 相位延伸等问题,减小多径信号的影响、改善了输出信号质量、得出了有益的结 论。以判决反馈均衡器(DFE)为结构,提出了分数间隔混合型算法的联合估值判 决反馈均衡技术和对均衡器抽头系数进行控制的方法,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小了 运算量,防止均衡器出现发散、提高了均衡器抗突发干扰和深衰落的能力,对高 速调制解调器的研究与实现有积极的意义。从最大似然序列检测(MLSE)理论出 发,提出了一种准最大似然序列检测(NMLSE)方案。研究了多种简化方法及变步 长的LMS梯度算法与预测算法相结合的信道估值器,从而使信道状态的估值更趋 于合理值,简化了系统结构,减少了运算量,具有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意义。基 于最小均方误差和(LSSE)准则,研究了短块式数据检测技术(SBE),使用已知的训 练符号,对信道参数进行实时跟踪并且对数据进行检测。采用LMS梯度算法对 HF信道冲激响应作出估值,得到信道参数矩阵方程,去掉DDE技术中限制的条 件,训练块和源数据块长度可相应减少。采用判决反馈的形式和简化的Cholesky 矩阵分解算法,降低了复杂度,提高了数据传输速率和通过率,是一种具有应用 前景的自适应信号检测方法。最后,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为主体,采用串行 体制和多种抗干扰技术,设计并实现了短波串行体制调制解调器的样机。进行了 实验室性能测试和短波信道线路试验,达到指标要求。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辉,邢静,鞠德航;HF信道块式数据检测技术的研究[J];电子学报;1998年04期
2 张辉,赵绍颖,李越红;HF信道准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技术的研究[J];电子学报;1995年09期
3 张风雨,杨贞斌,谢培泰;几何均衡格子码的一种新译码算法[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朱路;;基于Viterbi设计最大似然序列检测器[J];科技广场;2006年05期
5 罗天文;一种短波高速串行数传接收机的模拟[J];电子学报;1986年03期
6 李凤堂;杨凯;陈一;李俊文;;一种基于Gauss-Seidel方法的空时多用户检测算法[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8年08期
7 戴耀森;;短波电离层传播信号色散的测量研究和理论分析[J];科技通报;1985年05期
8 钟卓新;;短波串行系统的研制概况[J];通信技术;1984年Z1期
9 徐金标,王育民,杜利民;带判决反馈的盲最大似然序列估计[J];电子学报;1999年04期
10 胡庆;李万里;;10Gb/s光通信系统中EDC均衡器的性能研究[J];光通信技术;2008年09期
11 朱宏权;吴岭;游莎莎;王鹏;;Multi-h CPM体制误码和频谱性能研究[J];飞行器测控学报;2010年05期
12 李斌;;MSK的格状编码与非相干最大似然相位增量序列估值[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2期
13 李斌;;LRC的非相干最大似然相位增量序列估值[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14 沈红林,朱义胜;盲匹配滤波接收机中的一种改进方法[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10期
15 黄剑;厉成;;短波通信中的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07年14期
16 黄强;林基明;;FRFT在判决反馈均衡方面的应用研究[J];广东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17 王伟;张靖;;一种Turbo乘积码编译码器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网络;2010年02期
18 李天立,卢玉书,李义根;短波自适应串行调制解调技术[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3期
19 庄耀理;因特网、接入网使用的缩略语(八)[J];当代通信;2002年05期
20 江帆,陈丽恒,张力军;WLAN OFDM系统中信道状态信息的提取及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妍;梁志平;田宝玉;;2006年北京地区研究生学术交流会——有约束序列的编译码技术[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2 吴团锋;;GMSK信号2-比特差分解调的SOVA算法[A];开创新世纪的通信技术——第七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辉;高频信道自适应信号检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9年
2 方继承;CPM低复杂度解调与同步算法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赵林;第三代短波高速数据传输中的数据检测技术[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蒋红丽;PCM/FM再入遥测系统中的自适应均衡技术[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3 梅蓉;通信系统中均衡器的自适应算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亚军;无线通信系统自适应均衡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5 申伟;跳频通信中连续相位调制系统的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
6 黄石;多载波DS/CDMA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席在芳;基于混沌寻优的CDMA多用户检测[D];湖南大学;2003年
8 王岳;高密度光存储系统PRML数据通道的研究与ASIC设计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