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几种新型接收机研究

吴莉莉  
【摘要】:近年来,全球移动通信事业经历着飞速的发展,随着用户数的急剧增加和需求呈现多样化发展,现有的以提供话音业务为主的移动通信系统已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具有更大的系统容量且能提供多媒体业务的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已成为研究热点。为了克服它所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人们发展并创新了许多新技术。本论文主要针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收问题,研究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以及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主要工作概括如下: 1.研究了具有未知频率选择性衰落的OFDM信号的最优接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方法的全盲贝叶斯接收机,它在不作信道估计的条件下,用MCMC方法近似计算用户发送的比特的后验概率,与直接实现贝叶斯检测的复杂度相比,其运算量大为减少,而且,由于我们利用了OFDM的正交性,避免了矩阵求逆,又进一步减少了计算复杂度。同时,它还结合了OFDM系统的特点,使用如下两个方法:一.对后验分布函数中的信道参数进行积分,推导出与信道参数无关的分布作为目标分布;二.用差分编码消除双模现象。从而使算法的收敛速度得到较大提高,其性能接近信道未知时的最优检测的性能。 2.研究了有小区外干扰用户时的异步多径DS-CDMA信号的多用户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非线性多用户检测方法,它把Gibbs采样与线性群盲解相关技术相结合,使在异步多径及有小区外干扰用户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利用Gibbs采样进行贝叶斯检测,并且也适于在有信道编码的系统中做Turbo检测。由于该方法在非线性处理阶段利用了不同用户的噪声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与线性解相关方法相比,其检测性能有显著提高。同时,它也具有良好的抗远近效应能力。 3.针对共信道干扰与频率偏移共存的情况,提出了一种OFDM接收机,其思想是进行两级处理,即先做干扰抑制,然后再进行频偏估计。为了解决在有未知频偏情况下的干扰抑制这一问题,提出在发射端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扩频序列,并在时域对用户信号进行扩频,在接收端对接收数据进行一定的排列,通过波束形成进行干扰抑制,然后再根据干扰抑制的输出,利用导频序列得到期望用户的频偏和信道的最小二乘估计。考虑到有限快拍会在波束形成一级引起信号相消现象,所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几种新型接收机研究 以使用迭代处理的方法,即用第二级估计的参数重构期望信号,并反馈到第一级, 从接收信号中减掉重构的期望信号,可以提高干扰抑制的性能。仿真实验表明, 该方法只需要进行2一3次迭代就己经很好地接近理想接收的性能,而且它还具有 抗远近效应的能力,即使在用户数比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工作,当归一 化频偏落在卜告,+们这一范围内,该方法亦能很好地进行干扰抑制及频偏估计。 4.研究了通道频率响应特性失配的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干扰抑制的智 能天线校正方法,它利用自适应均衡的原理补偿通道间的失配,并使用自适应干 扰抑制的结构削弱注入信号,从而保证校正与用户检测互不影响。通过仿真实验 定性研究了均衡器性能、干扰抵消器的性能与一些重要参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 时延的最佳取值的经验值。 关键词:多用户检测,智能天线,正交频分复用(OFDM),贝叶斯检测,马尔可夫链 蒙特卡罗(MCMC)方法,频率偏移,波束形成,干扰抑制,校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金连宝 ,梁燕熙 ,孙永进;高加速度遥测系统的研究[J];兵工学报;1982年04期
2 H.J.贝尔克;任德;;雷达告警接收分系统[J];雷达与对抗;1985年09期
3 ;美国全球定位系统专家在我校讲学[J];测绘信息与工程;1987年02期
4 何征宇 ,郑慧茜;微波兵器遥测系统中微波变频器的设计[J];探测与控制学报;1988年03期
5 B.米切尔;李淑云;;欧洲厂商对双基地雷达的目标研究[J];雷达与对抗;1988年05期
6 王欣;AV问答[J];实用影音技术;1996年11期
7 ;仪器与测试[J];电子设计技术;1996年05期
8 高业殿;陆民生;;有线电视实用技术(十七)[J];有线电视技术;1996年06期
9 高业殿;陆民生;;有线电视实用技术(十八)[J];有线电视技术;1996年07期
10 蔡杰;普及型卫星电视收转站的优化设计[J];丹东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11 李玉琪;VHF电台抗干扰性能测试与实践[J];中国无线电管理;1998年05期
12 曾山;AV放大器/接收机评价一览表[J];实用影音技术;1998年05期
13 李栋;;数字音频广播(DAB) 第二十一讲 节目信息与调谐信息(业务信息)[J];中国传媒科技;1998年10期
14 董震;关于DVB-T的几点认识和分析[J];中国有线电视;1999年05期
15 ;GPS嫁接CDMA——高通交付具备定位技术的RFR3300接收机[J];每周电脑报;2000年50期
16 ;飞利浦半导体推出单一芯片接收机增强其在机顶盒前端解决方案的领先地位[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1年03期
17 Jesal L.Mehta,云飞;无线IC收发机体系结构(上)[J];电子产品世界;2001年09期
18 杨煦,杨振邦;用有线电视系统传输计算机信息[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9 张彦林;电子战搜索策略[J];情报指挥控制系统与仿真技术;2002年09期
20 李克昭,袁建平,张勤;GPS文件的解码及其实时通信实现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翠云;孙学斌;周正;;基于计数器的超宽带接收机同步研究[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2 刘学;苏建峰;孙婷;;基于FPGA和TRIMBLE GPS接收机的直流B码的设计与实现[A];2009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吴维悌;;2GHz 60路无线电中继系统[A];198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C];1985年
4 王东峰;王顺;岳素彦;;基于中频功率检测的Riometer接收机设计与研制[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天寿;王威;郑建生;孙耀奇;;GPS自适应抗干扰天线射频单元的设计[A];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彭江华;孙忠胜;贺浩;田弘;;GPS接收机校准检测方法初探[A];经天纬地——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十九次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选编[C];2005年
7 江雷;丁胜昔;;兼容软件GPS接收机的车载导航系统设计[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江开超;郝莉;;多并行处理器接收机的设计与实现[A];2008年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何琴;单庆晓;唐洪;;北斗一代单向授时接收机中时延容错研究与算法[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10 王世清;张群飞;雷开卓;刘奇鲙;;强干扰下接收机电路动态过程仿真[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莉莉;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几种新型接收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吴舟;多天线系统中无线资源管理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蒋永梁;光纤麦克风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李小军;多载波/多天线系统中的检测和均衡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5 张勇虎;卫星导航系统中的测量型天线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朱浩波;单路与多路CMOS工艺单片光电集成接收机研究与制作[D];天津大学;2007年
7 陆彦辉;B3G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资源管理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8 王石记;脉冲超宽带信号能量收集及捕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9 廖炳瑜;星载双频软件GPS接收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5年
10 李超峰;MIMO信道电波传播特性[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继晖;DVB-C接收机的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卢菊;多体制接收机解调电路设计[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张建华;PD雷达接收机及信号处理系统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4 朱持恒;PD雷达接收及信号处理系统SPW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刘丙伟;罗兰C接收机抗干扰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6 华宇;软件无线电短波定明接收机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授时中心);2002年
7 陈炜;MIMO系统接收机中分集合并与频域均衡的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04年
8 肖志敏;2-30MHz短波电台接收机射频前端研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9 陈芳;雷达通道接收机的研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黄少杰;GPS高动态接收机的研究和硬件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贵州 刘军;卫视接收机使用技巧两例[N];电子报;2004年
2 诸玲珍;安捷伦新型接收机测试仪满足未来需求[N];中国电子报;2008年
3 山东 李福芹;GSR-2001E卫视接收机电源故障检修一例[N];电子报;2004年
4 河南 韩法勇;PBI DVR-1000型数字卫生接收机电源故障检修[N];电子报;2002年
5 广西 黄毓勇;插卡卫星接收机使用小技巧[N];电子报;2006年
6 于晓媚;GPS在慢热中“窜火”?[N];电子资讯时报;2006年
7 江苏 柏伟萍;如何鉴别雷霆430接收机的优劣[N];电子报;2007年
8 四川 曾学权;DM500S接收机的多星设置[N];电子报;2008年
9 贵州 黄学文;巧解东仕IDS-2000H型数字卫视接收机 记忆紊乱一法[N];电子报;2000年
10 肖克 刘久锋;安装“接收机”成就“贵阳模式”[N];农民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