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速互连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设计

陈伟  
【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开关速度的提高以及PCB(Printed Circuit Board)板密度的增加,信号完整性问题已成为高速PCB设计必须关注的问题。元器件和PCB板的参数、元器件在PCB板上的布局、高速信号的布线等因素,都会引起信号完整性问题,导致系统工作不稳定,甚至完全不工作,如何在高速PCB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信号完整性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已成为当今PCB设计业界的一个热门课题。同时,对于印刷电路板(PCB)、多芯片组件(MCM)等电路系统,其辐射效应也明显加剧,导致了较为严重的电磁兼容(EMC)问题。 本文并不是将信号完整性的问题和电磁兼容的问题都罗列出来研究,而仅对于二者分别各挑选出一个典型问题进行研究。对于信号完整性问题,我们通过近端串扰和远端串扰这种工程方法来研究多线间的串扰问题。对于电磁兼容问题,应用PEEC方法研究共模电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在多地线情况下降低差模辐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顾菘;;高速电路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J];电子设计工程;2011年16期
2 杨荣彬;胡玉生;;高速PCB中过孔电容的分析[J];机电技术;2011年03期
3 魏俊宇;黄芝平;张羿猛;;10Gb/s光收发信号的SER/DES设计与仿真[J];光通信技术;2011年07期
4 张志新;;水面舰艇编队电磁兼容顶层设计与规划探讨[J];舰船科学技术;2011年S1期
5 孙国强;;雷达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1年06期
6 张月琴;;基于HyperLynx仿真的高速数字电路串扰分析[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顾长青;邵志江;李茁;丁吉;;一种分析线束串扰的等效方法[J];电波科学学报;2011年03期
8 钟怡文;;电子设备的屏蔽对电磁兼容的影响[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1年04期
9 宋飞;胡世平;姚信安;;开关电源低纹波设计研究[J];价值工程;2011年19期
10 俎志峰;;机箱的屏蔽设计[J];硅谷;2011年17期
11 莫建强;;高速数字电路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J];电子测试;2011年09期
12 李姗姗;刘卫东;乔明胜;;降低帧频减轻快门式3D液晶显示串扰的方法及验证[J];现代显示;2011年09期
13 张磊;李会武;邱紫敬;滑瑞霞;郭倩;谢俊;;3W规则有效性仿真分析[J];电子科技;2011年07期
14 柏熙;杨洁;林桂玲;骆廷勇;;矿用救生舱电磁兼容性设计探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1年04期
15 刘本斌;;串扰的噪音与影响测试因素分析[J];福建电脑;2011年06期
16 李聪;张同贺;陈宝国;尚超;;基于HyperLynx的DSP系统信号完整性仿真与改进[J];战术导弹技术;2011年04期
17 朱立妙;郭淑琴;沈旭东;周淑芬;;千兆POF收发器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分析[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8 冯德虎;史永胜;赵慧荣;;一种Buck电路的电磁兼容分析[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9 王丹;张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仿真设计与性能分析[J];才智;2011年16期
20 荣大伟;;真空管雷达发射机监控系统模块化设计[J];火控雷达技术;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再红;石丹;高攸纲;;信号完整性问题中的串扰仿真及分析[A];电波科学学报[C];2011年
2 曹燕丽;孟利民;;高速电路中传输耦合的反射和串扰仿真[A];浙江省电子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丁旭旻;张少卿;吴群;;隔离线接地孔间距对抑制串扰效能影响的分析[A];2010年全国电磁兼容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张磊;;高速差分连接器信号完整性设计[A];探索 创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文集[C];2010年
5 张月影;吕英华;张金玲;朱琳;刘亚东;;智能交通信息采集平台的板级信号完整性设计[A];第二十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曹瑞云;杨彦提;;电子产品研制过程中整机的电磁兼容设计[A];2000电子产品防护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廖原;冯恩信;;小型化放大组件电磁兼容设计[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8 姚春莲;葛宝珊;;图像编码器硬件设计中的信号完整性[A];全国第4届信号和智能信息处理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常晓夏;旷章曲;吴南健;邓中亮;;通信SoC设计中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A];2005中国通信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小平;黄卡玛;陈谊;;基于信号完整性仿真分析的高速PCB设计方法[A];第十四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玉玲;高速互连串扰型故障测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2 黎淑兰;基于无耗和有耗介质基底的串扰理论研究和分析[D];北京邮电大学;2005年
3 陈建华;PCB传输线信号完整性及电磁兼容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薛雷;图像工程设备中的数据传输分析及其电磁兼容技术[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李赫雄;光致变色多波长多阶存储误码特性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苏浩航;深亚微米VLSI电源/地线网络信号完整性主要问题的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王尔申;GPS接收机及其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张木水;高速电路电源分配网络设计与电源完整性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9 胡靖;集成电路低功耗设计可逆逻辑综合及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胡辽林;高速光通信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高速互连信号完整性和电磁兼容设计[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2 后盾;信号完整性分析及其在高速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琳;基于ARM的平台设计和系统移植[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4 陈元;基于FDTD方法的信号完整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5 李朝辉;高速数字电路的设计与仿真[D];燕山大学;2006年
6 李响;基于多导体传输线理论的多绞线串扰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王凯;时域有限差分法在信号完整性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8 郑常斌;PCB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王洛欣;高速并行总线接口的信号完整性分析与设计[D];西北大学;2006年
10 杨洪军;信号完整性分析及其在高速PCB设计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 黄全胜 梅玉航;仪器设备电磁兼容设计方法(四)[N];电子报;2009年
2 本文由摩托罗拉公司提供;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③[N];电子资讯时报;2002年
3 摩托罗拉公司提供;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1)[N];电子资讯时报;2002年
4 李大明;万兆铜缆降低串扰是关键[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5 摩托罗拉公司提供;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②[N];电子资讯时报;2002年
6 本文由摩托罗拉公司提供 《电子资讯时报》行销企划部制作;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④[N];电子资讯时报;2002年
7 冉文;迎接10G设计挑战[N];中国计算机报;2005年
8 ;光吉光电子HomePNA解决方案克服ADSL串扰缺点[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9 白;百通指标比标准还高[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10 ;联想万全服务器研发“十年磨一剑”[N];计算机世界;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