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同媒质模型左手材料的时域FDTD分析及方法研究

林振  
【摘要】: 左手材料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在电磁学、光学和材料学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对于其特性的研究,在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际应用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深入发展。特别是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左手材料电磁特性进行分析,避开了解析方法中繁琐的推导和复杂的数学计算,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可以灵活地分析目标的电磁性能,大大提高分析的效率。同时,通过现代先进的作图手段,可以很直观地了解电磁场在目标周围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过程和趋势,提高数值分析的有效性。时域有限差分(FDTD)算法从麦克斯韦(Maxwell)方程组出发,不需要任何导出方程,避免了使用更多的数学工具,具有简单、直观、易于矢量化和并行化的特点,被广泛的应用于求解各种复杂情况的电磁问题中。但是,由于左手材料具有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同时为负数的媒质特性,应用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直接分析左手材料中的电磁波,将会造成计算结果发散,使数值计算无法进行。 本文主要对不同数学模型左手材料中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进行改进,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成功实现了对它们电磁特性的准确数值分析。同时,通过大量研究工作,讨论了各模型左手材料的负折射和电磁平板聚焦等现象。提出了一些具有特殊性质的左手材料系统结构,探索了其在微波中的一些潜在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 1.本文简要分析了左手材料的特殊性质及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掌握并熟练应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典型的电磁场问题进行时域的数值分析。 2.本文对传统的时域有限差分法进行了改进,成功将改进后的时域有限差分法应用到左手材料的数值计算中去。解决了直接修改传统时域有限差分法中的媒质等效介电常数和等效磁导率所产生的数值发散问题。 3.本文通过数学推导,分别给出了TM模和TE模电磁波在冷等离子体媒质模型下的左手材料中的改进的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公式以及该左手材料中的完美匹配层(PML)的数值计算表达式。引入背景媒质参数ε′_r和μ′_r,对二维有限长和无限长左手材料平板中的电磁波的传播特性进行了数值分析。同时,分别计算了不同负折射率边界条件下,左手材料平板的电磁波折射规律,数值验证了电磁波在二维左手材料中的传播满足推广的斯涅尔(Snell)定律。 4.本文进一步引入了更接近实际材料的Drude媒质模型下的左手材料;详细推导了Drude模型下左手材料中的时域有限差分法数值计算公式。讨论了有损耗左手材料平板的电磁特性;分析了不同损耗因子y的有损耗左手材料平板中电磁波的分布变化。同时,计算了不同长度的有损耗左手材料平板中的电磁场分布。数值分析了一种利用有损耗左手材料平板来实现电磁能量聚焦的系统结构。数值分析结果,验证了该结构的能量局域化特性。 5.本文详细讨论了具有更普适特性的洛伦兹(Lorentz)模型下的左手材料的特性。以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中的FDTD分析方法为基础,推导了洛伦兹模型下左手材料中的电磁场FDTD计算公式。数值模拟了该模型下不同厚度的左手材料平板结构的电磁场分布情况。根据左手材料平板的聚焦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左手材料平板的电磁波多次聚焦结构,并对其作了数值分析,得到了较一致的结果。最后,利用该FDTD数值方法,模拟分析了左手材料平板的分层聚焦特性。采用电磁场数值仿真软件Ansoft,设计了具有折射率近似等于-1的实际金属阵列结构。同时,利用该结构进行了多层平板的Ansoft数值仿真实验,实验结果与FDTD数值仿真结果得到较好的吻合。 6.本文最后结合前面几章对线性左手材料的分析结果,初步讨论了非线性左手材料的特性。推导了克尔(Kerr)非线性左手材料中的FDTD计算式。运用该方法数值模拟了具有该非线性效应左手材料平板中的电磁波,得到了稳定的数值结果。与线性左手材料平板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计算和分析了波源到该平板不同距离情况下,该非线性左手材料平板对电磁波聚焦点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晓旭;王选章;;左手材料的性质及研究动态[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2 张辉;李有权;付云起;袁乃昌;;零平均折射率带隙中离散模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10年01期
3 刘丽想;董丽娟;刘艳红;杨春花;杨成全;石云龙;;平均折射率为零的光子晶体中缺陷模频率特性的实验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8期
4 逯美红,李宁,沈京玲;负折射率材料及其在THz频段的应用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郑晴;赵晓鹏;李明明;赵晶;;缺陷对左手材料负折射的调控行为[J];物理学报;2006年12期
6 汪志刚;张自友;;光波在左右手材料中半波损失的理论分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7 陈亮;梁昌洪;党晓杰;;非线性左手材料中的二次谐波[J];物理学报;2007年11期
8 许刚;姜友嫦;;含左手材料的光子晶体[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刘森;罗海陆;文双春;;左手材料中圆偏振光束的反常旋转特性研究[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0 张高明;彭景翠;徐玉峰;翦知渐;;左手材料薄板波导中的传导模[J];功能材料;2006年03期
11 刘慈香;李超;李芳;;异向介质中的内向波[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06期
12 李超;李芳;;左手材料及其微波应用[J];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3 杜波;赵乾;周济;李勃;;陶瓷基负磁导率材料的制备和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14 沈陆发;王子华;;左手材料阶跃型光纤的模场特性[J];光子学报;2008年03期
15 马保科;朱成林;袁卫;;基于L-C元件的左手材料特性研究[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6 沈晴;耿友林;;基于移位算子与无分裂FDTD法左手材料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17 蒋练军;熊翠秀;金辉霞;;左-右手系材料界面上的表面波[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8 崔万照;胡天存;陈燕;;电磁超介质研究进展[J];空间电子技术;2009年03期
19 沈陆发;叶余千;王子华;;含左手材料对称五层平面波导模场特性(英文)[J];光子学报;2010年04期
20 沈陆发;王子华;;各向异性色散左手材料平面波导的导模特性(英文)[J];光子学报;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坤;张安学;徐卓;蒋延生;;利用超介质提高喇叭天线的口面效率研究[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2 童伟;曾斌;胡之润;张海英;;基于MMIC技术的新型微型双面复合左右手传输线[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3 周萧明;胡更开;;叠层板复合结构实现二维超低折射率材料[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朱诚;陈曦;陈亮;苏子剑;梁昌洪;;由独立电磁谐振单元组成的新型左手材料[A];2009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9年
5 蔡小兵;胡更开;;拍形磁共振结构组成的左手材料[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贺连星;关放;傅敏礼;;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技术的超小型终端天线[A];2009年全国天线年会论文集(上)[C];2009年
7 崔文耀;张德斌;凌天庆;;基于左手传输线的宽频带Wilkinson巴伦[A];2007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刘书田;董焱章;许卫锴;;SRR谐振型左手材料相对带宽的优化设计[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张忠祥;徐善驾;;一种由左—右手混合传输线构成的新型串—并联馈电系统在毫米波微带天线阵列中的应用[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10 韩文佳;孙维;冯一军;;基于左手传输线的环形微带天线[A];2005'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艺;SQUID左手材料特性及各向异性左手材料性质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2 董正高;金属基元的电磁材料中负折射现象的数值研究[D];南京大学;2006年
3 李素萍;电磁波在左手材料平板波导中的传输[D];上海大学;2009年
4 林振;不同媒质模型左手材料的时域FDTD分析及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高明;左手材料光学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高仁璟;微质量传感器及其微带传输天线的结构设计[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沈陆发;左手材料光波导的传输特性[D];上海大学;2008年
8 牛家晓;谐振式左手传输线结构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翦知渐;用右手、左手材料制成的光子晶体的光学特性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吴微微;高效率紧凑型阵列天线理论与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振强;X波段左手材料高功率微波天线罩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郑晴;微波左手材料的负折射及其缺陷调控效应[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3 孙平平;含各向异性左手材料的一维光子晶体的能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4 刘亚红;左手材料基本特性及其在微带天线中应用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5 宋娟;非对称性和单元厚度对微波段左手材料的影响[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6 李玲;一维左右手材料光子晶体中三能级原子的自发辐射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康海霞;基于非相干泵浦的负折射率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胡爱娟;新型Meta材料特性与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伟;微波左手材料中的非对称结构特征与微带天线[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刘开雨;异向介质电磁特性与微波电路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子学研究所);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