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PO关键技术及TDPO/FDTD混合算法研究
【摘要】:
系统深入的研究了时域物理光学(TDPO)方法。通过逆傅立叶变换(IFFT),将面电流密度和物理光学的频域表达式过渡到时域,得到时域物理光学表达式。同时对TDPO方法的内存估计、时间采样和消隐判断进行了探讨。给出了典型电大尺寸目标的瞬态特性和宽带RCS。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所需内存少,效率高。
研究了结合网络并行平台MPI的TDPO并行算法,可用于解决利用TDPO计算电尺寸过大目标时计算时间长和由于内存限制单个微机不能计算的问题,并测试了并行TDPO算法的并行性能。结果表明,N个性能相同的微机并行计算,可以获得约为N的加速比。
为分析电大尺寸目标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提出了时域迭代物理光学(TD-IPO)方法。将时域物理光学电流作为初始电流即0阶迭代的TD-IPO表面电流,然后通过迭代考虑目标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求得一个修正电流。用光学电流与修正电流的叠加来逼近导体目标表面的实际电流,从而提高了计算精度。
提出了TDPO与FDTD相结合的时域混合算法,应用与分析组合目标的后向电磁散射。组合目标包括电大尺寸和电小尺寸两个彼此相互分离的部分,可分别采用TDPO方法和FDTD方法来分析。在处理FDTD区对TDPO区耦合时,利用了基尔霍夫积分的近场—近场外推技术,并提出了顺序传递方法,按照FDTD的时域计算顺序将FDTD区对TDPO区的贡献直接传递到远区观察点,计算效率高,所需内存少。对于远区后向散射,TDPO区对FDTD区的耦合则由互易性定理得到。
同时,应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模拟了电磁脉冲对金属表面接合处搭接缝隙的耦合穿透。应用等效原理将电磁流在1/4空间的辐射等效为电磁流及其镜像在自由空间的辐射,避免了计算搭接缝隙边界情形下的空间格林函数的困难。采用分区外推法节省了计算时间,并且通过分析耦合场的变化曲线,总结了耦合共振规律。
研究了基于基尔霍夫面积分的FDTD近场到近(远)场的转换技术。当计算外推面外一点上任意一个场分量时,仅需要外推面上对应的该场量。并由此分析了正方形、长方形及多口径和不同极化方向电磁波对屏蔽箱体外部辐射场的影响。研究表明:口径为正方形时辐射能量较小;而对长方形口径,当脉冲极化方向与其短边平行时,辐射能量最大;在口径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多口径辐射的能量比单口径小。
|
|
|
|
1 |
邓书辉,阮颖铮;用场量迭代法分析三维介质目标的电磁散射[J];电子学报;1992年09期 |
2 |
陈志宁;章文勋;;计算三维电磁散射的矢量场表面辐射条件算子[J];解放军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1期 |
3 |
朱峰,任朗,张善谋;用于处理六边对称结构电磁散射的GIM技术[J];微波学报;1997年02期 |
4 |
谢文录,谢维信;分数布朗表面的电磁散射[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
5 |
郭立新,吴振森,柯熙政;二维带限分形粗糙面电磁散射的基尔霍夫近似[J];电子学报;2000年09期 |
6 |
方宁;宁焕生;王宝发;;快速多极子算法在电流步进法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6年03期 |
7 |
陈晓昕;张红霞;倪维立;;多层快速多极子算法的改进措施[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
8 |
孙乃华;任意截面介质柱体的电磁散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
9 |
陈涵奎,李明义,孙乃华;用矩量法计算电磁散射的近场[J];中国科学A辑;1983年05期 |
10 |
郭英杰;处理反对称结构电磁散射问题的广义镜像法[J];电子与信息学报;1988年04期 |
11 |
陈志宁,章文勋,谢希仁;表面辐射条件在求解二维均匀介质柱电磁散射中的应用[J];电子学报;1993年06期 |
12 |
冷疏影
,宋长青
,吕克解;“地球环境中极化电磁散射信息的定量遥感”取得重要进展[J];自然科学进展;2003年06期 |
13 |
童创明,袁乃昌,付云起,张国华;FSS电磁散射方向特性的快速计算[J];应用科学学报;2003年01期 |
14 |
安翔,吕志清;基于节点编码的区域分解算法及其在二维散射中的应用[J];微波学报;2005年03期 |
15 |
任新成;郭立新;;基尔霍夫近似下高斯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6 |
任新成;郭立新;刘生春;;基于微扰法的高斯粗糙面电磁散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17 |
安翔;吕志清;梁昌洪;;柱体电磁散射的无限元-区域分解算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
18 |
夏丹;董天临;;运动导体-介质周期结构的电磁散射和电磁力[J];天中学刊;2007年02期 |
19 |
孙奇;余敏;;一维随机粗糙面的电磁散射研究[J];内燃机与动力装置;2009年S1期 |
20 |
马惠惠;黄文超;;矩量法对一维介质粗糙面电磁散射的计算[J];大众科技;2011年07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