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方法研究
【摘要】:
双基SAR成像的主要难点在于解析的点目标二维频谱的求取。由于双基斜距历程包含了收发分量构成的双根号形式,无法沿用单基SAR中的成熟求取方法。双基SAR的点目标二维频谱问题一度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目前,主要的点目标二维参考频谱包括适用于同航线的DMO方法、平行双基的GBF方法、任意构型的LBF方法和MSR方法等等。而各种算法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分析各种方法的等效性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双基SAR的点目标频谱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成像方法。同时,考虑到星载SAR成像处理中点目标二维频谱的问题类似于双基,将级数反演方法推广到了星载高分辨成像所需的高阶相位历程中,得到了新的二维频谱。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给出了在同航线构型下GBF方法和DMO方法的等效性分析。我们从DMO等效单基的思想出发,重新推导得到GBF方法。指出在同航线构型下GBF的双基附加相位项等价于DMO的SMILE算子,而LBF方法由于存在近似不是直接等效于上述两种方法,同时指出了原文献中的理解误区。
2、研究了已有主要双基SAR的各种点目标二维频谱(即DMO,LBF,GBF,MSR等),讨论了各个方法相互的关系。通过机载仿真参数对各种双基SAR的点目标参考频谱的聚焦性能进行了评价。
3、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基中MSR方法的适用于星载SAR的高阶解析点目标二维参考频谱。传统星载SAR成像是分布式双多基地SAR成像的基础,而高分辨宽幅星载SAR成像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领域。本文总结了星载SAR成像算法,并将MSR方法推广到星载SAR的点目标参考频谱求取上,得到一种有效的星载SAR的高阶频域方法。
4、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异种平台的任意构型双基SAR的改进的LBF方法。传统的LBF由于对双基相位进行了收发等分处理而存在了系统误差,对于平台特性(如速度)差异较大的双基系统(如轨道高度差异较大的星载双基系统和空天联合混合双基SAR)不再适用。基于对收发相位进行加权处理,成功得到了一种改进的加权LBF方法。星载和混合构型的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双基项补偿的R-D算法。最后讨论了该方法在大斜视双基构型下的进一步改进,并给出了仿真结果。
|
|
|
|
1 |
;光电成象技术及器件[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1期 |
2 |
喻光正;低频超宽带SAR原理和技术问题[J];电讯技术;1999年01期 |
3 |
闫敬业,吴季,张升伟,姜景山;合成孔径辐射计多路高阶数字复相关器方案研究[J];电子学报;2003年09期 |
4 |
萧月;《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简介[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3年05期 |
5 |
陈绍勇;张祖荫;郭伟;;双边带相干辐射计原理及仿真试验[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理工卷;2006年01期 |
6 |
郭裕元;一种全天候高分辨力的成像遥感方式──合成孔径侧视雷达[J];影像技术;1997年03期 |
7 |
卢军,郭伟,张祖荫,文光华;合成孔径微波辐射计成像模拟与结果分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
8 |
曾琪明,焦健;合成孔径雷达遥感原理及应用简介(二)[J];遥感信息;1998年01期 |
9 |
潘锋;肖文;常君磊;王大勇;;长工作距离显微成像数字全息合成孔径方法(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5期 |
10 |
王明远;高清晰度海底成像合成孔径声纳系统[J];空间电子技术;1997年03期 |
11 |
钟丽云,张以谟,吕晓旭;合成孔径数字全息的分析模拟及多参考光合成孔径数字全息[J];光子学报;2004年11期 |
12 |
胡进峰;周正欧;罗仁泽;;一种前视探地雷达波速估计方法[J];电子学报;2007年06期 |
13 |
杨双宝;刘和光;许可;王志森;;合成孔径高度计的海面回波仿真[J];遥感学报;2007年04期 |
14 |
百城;;红外成象中一种合成孔径光学系统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1973年11期 |
15 |
章勇,李兴国,王华力;毫米波合成孔径成像辐射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12期 |
16 |
孔令讲,周正欧;浅地层步进变频探地雷达合成孔径算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05期 |
17 |
郭伟;朱松;陈柯;胡立辉;;L波段合成孔径辐射计接收链路分析与设计[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6期 |
18 |
杨鹏;王宇志;李琳;艾华;;主动成像激光雷达[J];红外与激光工程;2008年S3期 |
19 |
常文胜;李亚超;邢孟道;;基于实测数据的直升机调频步进SAR成像[J];现代雷达;2009年04期 |
20 |
胡志平;宋如华;杨大让;;合成孔径系统光束的大气传输[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