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彩虹测量系统开发与应用研究
【摘要】:
大量的工业过程、大气测量、环境监测等许多领域要求对微小粒子的形状、浓度、光学特性及尺寸分布进行快速准确的测量。粒度分析的光散射法以其快速、准确、非接触测量等优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粒子折射率分布和尺寸测量中,彩虹测量技术是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彩虹强度分布的精细结构为测量、反演粒子折射率和尺寸参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论文设计开发了激光彩虹测量系统,给出了激光彩虹测量系统的设计思想、原理、功能,提出了系统的基本要求。全面地介绍了测量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各部分的结构设计、功能及其使用说明,对系统的实现和调试也做了详细说明。设计了测量系统的测量软件,用以彩虹强度角分布的测量。该系统可实现大角度范围的彩虹强度角分布测量,并可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分析。测量软件中还链接了理论计算软件,方便测量结果与理论模拟结果的对比分析。测量软件运行稳定,功能强大,界面优化,使用方便。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高,速度快,重复性好。
利用本系统对单模光纤和梯度折射率聚合物光纤彩虹强度角分布进行了测量研究,包括垂直入射和斜入射的测量研究。系统开发和测量工作为粒子直径和折射率分布反演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
|
|
|
1 |
朱汉英;薛耀明;刘双凤;;提高机床加工精度的一种途径——SF1—10型数显表的应用[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3年06期 |
2 |
D.FEST
,梁德文;采用互相关法测量振荡器的短期频率稳定度[J];电讯技术;1984年01期 |
3 |
徐享钧,叶章光,胡杰,沈权;计算机软件定点采样主轴回转精度测量系统[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1985年02期 |
4 |
赵国良;王德普;赵乃真;李大为;;微型机实船航向运动测量系统[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1985年04期 |
5 |
何宋贤;卷笔刀自动测量分选仪[J];电子技术应用;1986年02期 |
6 |
邢国栋,罗其江,庄邃元,刘运胜,张文照;精密齿轮传动回差测试新方法[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
7 |
黄莎白;电视跟踪测量系统中的实时图象处理技术[J];信息与控制;1991年03期 |
8 |
张翔;;调制脉冲声测量系统的原理及应用[J];电声技术;1991年04期 |
9 |
张悲鸿;;单片机相位检测的应用与设计[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1992年01期 |
10 |
李华,曲卫东,陈良友,胡琥香,陈太中;基于自动测试和全站仪技术的小型非接触测量系统[J];洛阳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11 |
王书涛,车仁生,王玉田,刘蕊;卡死克农药浓度荧光光纤测量系统的研究[J];应用光学;2004年03期 |
12 |
徐永安,杨钦,怀进鹏;激光线扫描测量系统中物像对应关系的建立[J];光电工程;2004年12期 |
13 |
常乃超,兰洲,甘德强,倪以信;广域测量系统在电力系统分析及控制中的应用综述[J];电网技术;2005年10期 |
14 |
孟庆磊,孙国强,佟国香;液体浊度测量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2005年S1期 |
15 |
李业德;;基于介质损耗因数的粮食水分测量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
16 |
平占彪;张立海;鲁淑艳;;刀口扫描聚焦光斑法激光束漂移测量[J];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7 |
韩洋;侯文;;高精度低频正弦信号相位差测量[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8年02期 |
18 |
吴志伟;;一种新型光纤压力测量装置[J];传感器世界;2008年01期 |
19 |
戴景民;刘颖;于天河;;基于CCD的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测量系统的研制[J];光电子.激光;2008年11期 |
20 |
刘强;马铁华;刘双锋;;基于FPGA的嵌入式容栅扭矩传感器测量系统设计[J];应用科技;2008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