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电离层闪烁及不规则体漂移速度反演问题研究

曹立砥  
【摘要】: 本文以随机介质中波传播理论为研究基础,围绕电离层不规则体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以及电离层不规则体漂移速度反演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按照IRI2001国际电离层参考模型,给出了南极中山站上空的电离层等离子体的相关数据,并基于此数据利用双频双点互相干函数的解析解,结合数值方法在考虑不同功率谱模型情况下较为详细地研究了穿过电离层随机介质传播时的二阶统计特性,讨论了相干距离和相干带宽随电离层不规则体特征参数的变化情况。利用Rytov近似和Markov过程近似分别求解了抛物方程,推导出电离层电波传播的闪烁指数并进行了数值分析,详细讨论了有关参数对闪烁指数的影响,并与卫星观测结果进行了比较。最后,利用强度功率谱分析对不规则体漂移速度进行了理论反演,并根据相关文献对结果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颖,王敬芳,梁百先;论赤道扩展F的密度不规则体(Ⅰ)[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1期
2 朱太平,龙其利;低纬电离层闪烁与扩散F[J];电波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3 吴颖,王敬芳,梁百先;论赤道扩展F的密度不规则体(Ⅱ)[J];空间科学学报;1993年03期
4 朱太平;利用C频段卫星电视信号研究电离层闪烁[J];空间科学学报;1995年02期
5 何友文,龙其利;东亚中纬地区的电离层闪烁[J];电波科学学报;1994年02期
6 朱石坚;;求测不规则刚体质量矩阵的方法[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85年01期
7 徐继生;罗伟华;程光晖;;一次强磁暴期间全球电离层扰动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8 李鹤元;王轩;;不规则体的等面积投影[J];测绘标准化;2002年03期
9 黄文耿;陈艳红;沈华;庄淳孛;;用GPS观测研究电离层TEC水平梯度[J];空间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10 吴健,刘瑞源;前向多重散射矩方程的解及其在电离层闪烁中的应用[J];中国科学A辑;1989年12期
11 甄卫民,刘瑞源;电离层闪烁谱特征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1992年02期
12 陈丽;冯健;甄卫民;;利用GPS进行电离层闪烁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06年05期
13 胡连欢;宁百齐;李国主;;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与GISM模式预测的比较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14 刘钝;冯健;邓忠新;甄卫民;;电离层闪烁对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定位影响分析[J];全球定位系统;2009年06期
15 刘钝;冯健;邓忠新;甄卫民;;电离层闪烁对GPS系统定位性能的影响研究[J];电波科学学报;2010年04期
16 陈仲生,马冠一;宇宙噪声的电离层闪烁与电离层不规则结构的结构参数[J];空间科学学报;1995年03期
17 周彩霞;吴振森;甄卫民;冯健;;昆明站电离层闪烁形态与海口站的对比分析[J];电波科学学报;2009年05期
18 陈凤华;袁洪;;基于GPS信号的电离层S_4指数计算方法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19 王斯宇;王劲松;余涛;单海滨;张效信;;中国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观测结果的初步统计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10年02期
20 单海滨;王劲松;张效信;张荣楷;徐杰;曹静;赵文化;;利用风云二号卫星信号进行电离层闪烁监测的方法[J];气象;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尚社平;闫敬业;史建魁;杨国涛;王霄;;基于海南VHF雷达的场向不规则体观测的初步结果[A];第十四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尚社平;史建魁;P.M.Kintner;甄卫民;罗熙贵;武顺智;王霄;王国军;;东亚赤道区电离层闪烁特性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周海莺;黄锦渊;祝春萌;翁炜霖;;电离层闪烁对静止气象卫星测距系统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C];2011年
4 尚社平;史建魁;P.M.Kintner;甄卫民;罗熙贵;武顺智;王霄;;磁暴期间东亚赤道区电离层闪烁和TEC起伏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尚社平;史建魁;郭兼善;罗熙贵;P.M.Kintner;甄卫民;武顺智;;海南地区春秋分附近电离层闪烁特性分析[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尚社平;史建魁;罗熙贵;P.M.Kintner;甄卫民;武顺智;;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统计特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日地空间物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徐丽娟;袁洪;曲江华;;利用双频L波段实现对电离层闪烁的监测[A];第二十四届全国空间探测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单海滨;王劲松;张效信;徐杰;;利用气象卫星接收设备进行电离层闪烁监测[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5电离层与电波相互作用、空间天气事件数值模拟[C];2011年
9 阎毅;尚社平;史建魁;;利用相位屏理论分析海南地区电离层闪烁特性[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2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冯健;张艳磊;刘钝;邓忠新;;电离层不均匀体漂移速度初步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建胜;电离层对雷达信号和导航卫星定位影响的分析与仿真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2 李正;电离层暴及“行星际扰动—磁暴—电离层暴”的观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11年
3 许正文;电离层对卫星信号传播及其性能影响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王国军;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不规则体观测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
5 李国主;中国中低纬电离层闪烁监测、分析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7年
6 陈春;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的短期和暴时预报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赵莹;GNSS电离层掩星反演技术及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8 赵必强;中低纬电离层年度异常与暴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9 雷久侯;中纬电离层的统计分析与模式化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5年
10 袁志刚;电离层扰动的高频探测与诊断[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立砥;电离层闪烁及不规则体漂移速度反演问题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伟峰;广州地区电离层闪烁及不规则体漂移特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3 张海福;电离层中电波传播的时间特性及其衰减预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黄林峰;广州地区地磁与电离层闪烁特征分析及地震期间TEC异常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陈凤华;基于导航信号的电离层闪烁S4指数提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6 熊波;GPS信标在电离层研究中的若干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7 薛以乐;地震和电离层异常的关联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崔岩;高频天波雷达电离层去污染算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9 王勇;中低纬地区电离层数据同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10 陈必焰;电离层层析技术及应用[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培南 王琳;电离层暴频出现 电波观测献对策[N];中国电子报;2000年
2 记者 徐文彬;空间天气对“嫦娥二号”发射无不利影响[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周猛 通讯员 吁志刚;把脉“空间天气” 制胜未来战场[N];解放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朱广菁;“伽利略”精确定位需要准确的全球电离层模型[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张贵银 周毅;呼之欲出的军事气象新领域[N];解放军报;2001年
6 本报专稿 石江月;台“天弓”导弹研发再升级[N];世界报;2006年
7 张钰梅;锦海捷亚全力拓展大件运输市场[N];国际商报;2008年
8 记者 李斌;太阳风暴“干扰”地球20余小时[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王廷芬;旅游“运动病”的预防[N];中国体育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冉瑞奎;空间天气轨道 捕捉太阳的“风吹草动”[N];中国气象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