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初探

逯爽  
【摘要】: 陈忠实,我国当代著名作家,他以平淡质朴的个人魅力、文学作品深邃、凝重、浑厚的文学魅力,震撼了当代文坛。陈忠实文学作品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作为一个作家,他对于艺术美的追求,尤其是对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对于文艺创作的真实性原则的深刻理解、对于能够深刻表达民族文化之魂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执着探索,无不体现着作为人民作家的陈忠实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是在汲取前人创作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他并不是简单的模仿,每一个思想都是他对文学创作实践的思考和总结,都是他不甘“模仿”而求“创新”,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的完美体现。文学界在他创作之初就已经予以关注,但是对于他的文艺美学思想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进行探讨,探索他创作过程中闪耀的文艺美学思想,总结他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对当代文艺创作思想研究以及丰富当代文艺美学研究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本研究由五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陈忠实研究的大量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在对以往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及意义,从文艺美学思想研究领域为陈忠实研究进行了新的尝试。 第二部分,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主体内涵。主要从文艺生命论:“真实性原则”、审美主体论:“人格是给作品提供灵魂的东西”、审美体验论:“从生活体验到生命体验”、创作方法论:对现实主义的掘进、艺术表现方法论:“从‘性格说’到‘文化心理结构说’”、艺术价值论:“文学依然神圣”、接受美学:“作家不要抱怨读者”七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陈忠实的这些思想几经涤荡几经积淀,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他独特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 第三部分,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的成因。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形成的原因与其所处的大环境以及自身的遭遇有着密切的关系。二、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中国作家赵树理作品的启蒙,以及对作家柳青创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三、忠实文艺美学思想的形成与他不断地借鉴和吸收新思潮、新理论以及中外作家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法分不开的。 第四部分,探究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的意义及其当代价值。在中国当代的文学大格局中,现实主义一直是文学的主要创作方式,并为许多作家继承和创新。陈忠实作为现实主义的优秀继承和创新的作家,就其独特的现实主义创作历程、独特的文艺美学思想,对于当代文学创作及文艺美学思想领域的研究都有着一定的现实及理论意义和价值。 第五部分,结论。通过对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研究过程的回顾和分析,总结了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研究的重要性和其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总之,陈忠实作为人民作家,他的创作思想是在不断地自我反省中成长、成熟,完成了一次又一次心灵的磨砺和痛苦的剥离。陈忠实所走过的现实主义文艺创作和理论的探索之路,符合了一个现实主义作家对于自己创作思想的完美要求。陈忠实所提倡的人格精神以及创作的文艺美学思想,不仅完善了我国现实主义的优秀品质,而且也契合了当代人对于审美的要求。陈忠实研究还在继续,陈忠实的闪光思想也必将影响着未来的文学创作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宁生,姜凌志;人生之旅与文化之魂——路遥与陈忠实创作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李遇春 ,陈忠实;走向生命体验的艺术探索——陈忠实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3年05期
3 明红;;实话实说陈忠实[J];艺术广角;2003年04期
4 方英文;;“多好的老汉!”——与陈忠实的交往片断[J];红豆;2008年06期
5 邢小利;;阅读:引领陈忠实的文学之路[J];中国作家;2009年19期
6 公炎冰;陈忠实对新时期现实主义的掘进[J];当代文坛;2001年02期
7 李建军;;一个朴实的作家及其真实的思想——陈忠实印象记[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1年12期
8 尹岚;;他从白鹿原走来[J];中华散文;1994年02期
9 李星;走向《白鹿原》[J];文艺争鸣;2001年06期
10 文兰;打造经典的耐性——陈忠实创作历程的启示[J];小说评论;2003年01期
11 三套车;;陈忠实义助弱女:“午夜天使”情动西安城[J];家庭生活指南;2005年08期
12 孙方之;;陈忠实在西铺[J];山东文学;2007年11期
13 鹤坪;;一个秦人的文学证明——再说陈忠实和他的《白鹿原》[J];当代文坛;2008年02期
14 ;不要随意鼓励别人[J];传奇文学选刊(女人100);2007年12期
15 王蓬;;白鹿原下(节选)[J];青年作家;2011年04期
16 ;陈忠实称写作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1期
17 任田;徐敏;;陈忠实《白鹿原》没有续集[J];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10期
18 金立群;;评陈忠实的《回家折枣》[J];文学教育(上);2007年03期
19 胡军;陶文宣;;穷书生[J];杉乡文学;2007年20期
20 邢小利;;陈忠实的“剥离”与“寻找”——读《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J];南方文坛;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毋东汉;;忠实的陈忠实[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〇一一年)[C];2011年
2 李建军;;从随物婉转到与心徘徊——论陈忠实的散文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龙胜燕;;主题“写作推动西部大开发” 从陈忠实长篇小说创作看西部文化的缺失与重构[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题词祝贺[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一○年)[C];2010年
5 何向阳;;历史的“张看”——评张一弓《远去的驿站》[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6 杨剑龙;;以戏剧性的情节揭示反腐败的重要性——评《猫与鼠 也缠绵》[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7 钟永玖;;想起两个小故事——也谈“历史文化与写作”的问题[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7年务川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刘海建;;作家该如何书写历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9 张浩文;;警惕口号绑架文学[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6)[C];2007年
10 李晓锋;;论陕西当代文学中的汉唐文化因子[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希春;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刘宁;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秋婵;潘之恒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张德军;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民俗记忆[D];兰州大学;2012年
5 王艳荣;1993:文学的转型与突变[D];吉林大学;2012年
6 张勇;反抗压抑与消解神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池万兴;《管子》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逯爽;陈忠实文艺美学思想初探[D];西安工业大学;2010年
2 耿鹏炜;陈忠实论[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荣;论关中文化与陈忠实文学创作[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安元;论陈忠实中短篇小说创作[D];延边大学;2011年
5 王莉;论郁达夫的文艺美学思想[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屏;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代江平;尴尬:传统与现代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徐爱华;一部小说的产生[D];苏州大学;2009年
9 霍九仓;蒋孔阳文艺美学思想评述及其当下之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董炜;《白鹿原》人物悲剧命运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军华;从陈忠实题词看西安报业风景[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2 聂晓阳 李勇 孙春龙;陈忠实:文学的名利要取之有道[N];新华日报;2006年
3 邢小利;关中的世相和风骨[N];文学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李涛;延河流过50年[N];宝鸡日报;2006年
5 薛林荣 胡晓宜;“我视小说为民族的秘史”[N];天水日报;2008年
6 记者 高西广;学·会·看·球[N];西安日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舒晋瑜;没有改变就没有前途[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王蓬;白鹿原与陈忠实[N];各界导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白麟;我已进入文学的自由王国[N];宝鸡日报;2008年
10 本报驻陕记者 韩宏;陈忠实与剧院“票房分红”[N];文汇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