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位桁架转换层设计研究

李亭战  
【摘要】:带高位桁架转换层的框支剪力墙结构,因其结构形式在竖直方向上不规则,所以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较为复杂,需要进行研究。另外,此种结构的构造和施工较为复杂,实验研究及实际工程的应用也相对较少。目前,对带桁架转换层的建筑结构,学术界及工程界的研究尚不很充分,尤其是对带高位桁架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的研究就甚少。 本文介绍了转换层的主要结构形式、设计原则,然后主要研究高位桁架转换层的计算方法、设计原则及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 首先,文中对模型进行静、动力弹性分析,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模态及反应谱法分析,研究了在8度地震作用下,分别设置在结构的第3、5、7层桁架转换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然后再对比所有桁架转换结构的周期、振型、层间位移、顶点位移、层间位移角、结构的层间剪力及各层总剪力值等方面的性能差异。同时为了更为充分地研究高位转换结构,本文还对应的建立了3个梁式转换层模型,与桁架转换层进行对比分析。 其次,本文还对高位桁架转换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采用Pushover法进行计算,以确定两种形式的高位转换结构塑性铰的出现次序、位置,及结构的薄弱层,为今后高位桁架转换结构的设计及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而后,还通过能力谱法对其结构的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 最后,研究了高位桁架转换层对整体结构的影响,包括对整体结构刚度及抗震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其在设计过程中的要点及建议。并对这种转换层在高层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孝峰;;带钢桁架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14期
2 张毅;;高层建筑中转换梁结构的抗震优化设计[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8年06期
3 李伟涛;;带钢桁架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0期
4 张佑启 ,罗崧发 ,傅子智 ,邱瑞祺 ,邓健新 ,顾声;有限条法分析高层建筑的程序系统[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4期
5 孙林贤;;高层建筑减轻自重的意义及途径[J];工程设计与研究;1996年02期
6 袁兴隆;张誉;;目前我国高层建筑发展的几个特点[J];大自然探索;1996年01期
7 董安正,赵国藩;高层建筑结构位移控制的可靠性分析[J];建筑结构;2003年02期
8 陈佩荣;高层建筑结构内力计算方法的合理选择[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袁东,孙成城,王嘉杨;高层建筑动态变形的GPS监测技术[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10 李远瑛;;某高层建筑结构动力特性研究[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11 罗洋;;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发展初步探讨[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2 周磊;马仲元;秦桂峰;;关于高层建筑结构偶然偏心问题的讨论[J];甘肃科技;2007年05期
13 苏建国;;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施工[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8期
14 许树峰;滕海文;霍达;;高层建筑结构温度效应的简化计算[J];低温建筑技术;2007年06期
15 夏端林;王红;;钢管混凝土组合柱实践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8年03期
16 贾园;朱杰江;;考虑变刚度的高层建筑结构空间协同分析[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17 王丹;;浅析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J];消费导刊;2008年11期
18 林红娟;;浅谈高层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9期
19 刘超;赵鑫;余鹏;;分析软件在计算高层建筑结构中的注意事项[J];科技资讯;2009年08期
20 杜军;戴虹;赵鑫;;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及施工探讨[J];科技风;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跃峰;赵文忠;;高层建筑结构用钢板的开发与生产[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2 杨琦;李彪;赵惠麟;马军;赵才其;;板片空间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板片空间结构体系研究论文之五][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3 周德源;马升东;孙良宏;;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扭转效应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4年
4 石建光;宋继强;程义;朱丽华;;偏心支撑钢筋砼框架与框架剪力墙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5 林树枝;;厦门市高层建筑的探索与实践[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倪佳女;康澜;王忠全;;几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软件的计算比较与分析[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超;韩小雷;季静;;高层建筑结构风振控制方法研究初探[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刘之春;张鑫;傅传国;;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教学的研究[A];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吉红;孙云龙;;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10 李春林;王涛;宗长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ANSYS的应用[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海;桁架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吕杨;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失效模式优化及损伤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3 武成浩;基于桩土共同作用理论的高层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性能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卢林枫;钢结构错列桁架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苏成;分域样条虚边界元法及其在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1997年
6 韦斌凝;基于新的样条子域的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QR法新格式[D];广西大学;2005年
7 汤海波;高层建筑钢框架—支撑结构二阶随机反应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1996年
8 孟焕陵;高层建筑结构的体系判别、合理刚度及扭转计算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张杰;加强层对高层框—筒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皮天祥;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小跨高比连梁抗震性能试验和设计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亭战;高位桁架转换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俊;带加强层的框架—核芯筒结构的弹塑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3 鄢定保;考虑填充墙的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4 李斌;高层建筑结构模态分析方法的应用[D];同济大学;2006年
5 周婷;设置钢桁架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6 梁立;高层建筑扭转问题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05年
7 谢飞翔;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桁架加强层结构分析与设计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8 卢博;高层建筑结构共同作用分析的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分析模型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帅源;人体对高层建筑风振的舒适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10 李永贵;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技术让高楼大厦安全挺立[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2 徐征;新型高层建筑结构与材料的抗震分析和设计探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3 记者 李琦琨;《贵州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暂行规定》3月施行[N];经济信息时报;2008年
4 吴建强 方辉;高层建筑结构技术的发展与探讨[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记者 安治永;把建筑安全性耐久性放在首位[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林沐;钢魂铁韵壮贵阳[N];中华建筑报;2011年
7 宗河;奥运天天近 变化日日新[N];经济日报;2007年
8 赵鹏;高新车型点燃城市车展[N];科技日报;2007年
9 撰稿 柯梅丽;用执著建筑擎天大厦[N];广东建设报;2007年
10 祝贺;黄海亮剑再指北京奥运公交用车[N];中国工业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