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地区新建农村空间形态研究
【摘要】:论文选取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地区的新建农村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建筑学所关注的空间形态,运用案例研究和对比法,从宏观村落、中观新建农村、微观宅院三个层面分析余姚地区新建农村的空间特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空间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农村现象十分频繁,而我们对新建农村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立足当下,客观记录新建农村的真实状况,探索其空间模式,尤为重要。
本文是在中国新建农村空间形态研究这一大课题下,对余姚新建农村的一次地域性深入探索。在典型案例选取时,根据三种不同地理特征——杭州湾冲击平原,姚江河谷平原与四明山区山对余姚新建农村进行分类研究,综合考量新建农村的规模、建设年代和建设方式,以确保案例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在宏观村落方面,着重研究村落的区位关系和空间演变历史,分析新建农村与村落的关系;在中观层面,针对不同年代和建设方式的新建农村,采用城市设计的理论与框架,对其功能架构、开发强度、道路结构、院落组织、单体细胞、主要界面、开放空间和绿化体系等进行客观的研究和分析,并通过对比,体现新建农村在不同时段的不同特点;在微观院落层面,对其建筑单体和院落空间进行分析。在不同层面的分析中,借助访谈和问卷来反映村民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新建农村空间形态的意见。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对比,得出余姚地区新建农村比较客观和真实的空间形态,挖掘属于余姚地区的地域性特质。
论文希望,通过对余姚地区的新建农村的深入研究,客观再现当地新建农村空间形态,同时增加对中国新建农村发展的认识。
|
|
|
|
1 |
洪亘伟;;农村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4期 |
2 |
郑雷;;徐州地区农村空间发展现状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
3 |
洪亘伟;刘志强;;快速城市化地区城市导向下的农村空间变革[J];城市规划;2010年02期 |
4 |
叶巍;;城镇化背景下泗门镇新建农村空间形态研究[J];城市建筑;2013年06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