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框架腹板双角钢梁柱抗剪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
【摘要】:
在实际工程中,腹板双角钢梁柱连接通常被认为是部分强度连接或更多地作为抗剪连接,仅传递梁端剪力。然而,许多研究发现这种连接具有一定的转动刚度和抗弯能力,对整个节点甚至整个结构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增大了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另一方面,由于连接传递一部分弯矩给柱子,有可能使柱子因承受在设计中未考虑的附加弯矩而破坏。特别在地震作用下,这种连接承受着较大的循环转动,对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动力反应产生显著影响,因而研究腹板双角钢梁柱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并提出抗震设计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意义。
为了分析腹板双角钢连接的滞回性能并验证理论分析的可靠性,本文进行了4个腹板双角钢连接的循环加载试验。试验共分3个部分:材性试验;连接滑移系数试验和腹板双角钢连接循环加载试验。在循坏加载试验中,探讨了角钢长度、螺栓直径和螺栓排列布置对连接滞回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腹板双角钢连接具有良好的延性,增大角钢的长度,能提高连接的强度,增大螺栓间距,减小螺栓直径,能改善连接的延性。
本文首次采用考虑材料、几何和状态三维非线性的有限元法对腹板双角钢连接进行了循环加载分析,真实模拟了角钢与柱翼缘表面、螺栓头(帽)与各板件间、螺栓孔和螺栓杆间的接触问题。在将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之后,本文系统地分析了15个系列共45个有限元试件。主要研究了摩擦系数、螺栓预拉力、螺栓线到与柱连接角钢肢背的距离、螺栓直径及级别、梁长、螺栓排列布置、梁高、柱翼缘厚度、角钢厚度、角钢长度、梁腹板只与角钢肢尖相焊接、钢材强度、角钢与梁柱均栓接、角钢与柱焊接与梁栓接、角钢与梁柱均焊接等参数对腹板双角钢梁柱连接滞回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最后,根据试验和有限元研究结果,提出了设计和施工建议。
本文系统、全面地分析了腹板双角钢连接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对于修订国家相关规范、指导工程设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研究钢框架梁柱抗剪连接的抗震性能打下良好的基础。
|
|
|
|
1 |
郑晓;;地震作用下软土地基本构关系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7年12期 |
2 |
郑晓;王月梅;;各向异性固结对饱和软土地基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J];铁道建筑;2007年11期 |
3 |
李俊华;赵鸿铁;薛建阳;;型钢高强混凝土柱轴压比限值分析[J];建筑结构;2006年01期 |
4 |
杨志;;美日坚钢框架节点设计的改进[J];硅谷;2009年04期 |
5 |
简文彬,黄春香,吴维青,黄振光;水泥土的疲劳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
6 |
孙雨宋;;支撑和节点板延性性能的抗震设计[J];建筑结构;2007年10期 |
7 |
林文钗;;循环荷载作用下粗颗粒土填料的残余变形特性浅析[J];河南建材;2011年04期 |
8 |
刘颖,仝筠,齐心;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的残余孔压[J];土木工程学报;1981年03期 |
9 |
王林玉,谢新宇,朱向荣,曾国熙;循环荷载作用下道面和软土地基共同作用变形数值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0年03期 |
10 |
李西斌,谢康和,王奎华,庄迎春;双面半透水边界饱和土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一维粘弹性固结解析解[J];工程力学;2004年05期 |
11 |
程波,王唯华,丁佩民;考虑循环荷载反复作用的抗拔桩设计[J];工程建设与档案;2005年03期 |
12 |
刘胜群;吴建奇;;循环荷载作用下饱和软粘土孔隙水压力变化规律的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2007年01期 |
13 |
焦栋梁;蒋军;;循环荷载下复合地基受力工作特性研究[J];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5期 |
14 |
刘荣素;;浅议循环荷载下筋土界面力学特征[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4期 |
15 |
陈竹昌;徐和;;土类对轴向循环荷载下桩性状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3期 |
16 |
雷胜友,李克钏;重塑膨胀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长期变形的数学模型[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5年02期 |
17 |
李军旗;钢筋混凝土构件双向循环往复加载试验及分析[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
18 |
谢康和;周瑾;董亚钦;;循环荷载作用下地基一维非线性固结解析解[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
19 |
郑晓;郭玺;;超固结软粘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08年03期 |
20 |
陆见广;徐志洪;夏正兵;朱海琴;吴志红;;弹性范围内碳纤维混凝土梁在循环荷载下的力电效应研究[J];商品混凝土;2009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