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酒钢1~#高炉热平衡测试与节能研究

付光军  
【摘要】: 高炉热平衡测试是评价高炉热能利用、分析高炉热工特性的有效方法;对寻求高炉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和提高设备寿命有重大实际意义;通过热平衡测试与分析,为改进高炉的操作及技术改造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对酒钢1~#高炉进行热平衡测试,评价其热能利用水平;利用rist操作线,确定酒钢1~#高炉的降焦潜力;提出降焦措施。 通过对酒钢1~#高炉的热平衡测试,进行1~#高炉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计算,理论最低碳比计算,Rist曲线的绘制。得出高炉能源利用率为90.49%,炉身效率为84.92%,理论最低焦比为506.72kg/t,降低燃料比的潜力为83.37kg/t。 结合测试计算结果,应用相关的高炉炼铁理论知识和热力学理论知识,分析了酒钢高炉一年来在热能利用方面取得进步的原因。能量利用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炉操作技术的进步;铁品位提高;入炉粉末含量降低。热能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主要有总热损失大;炉尘含量高,高达20.97%的余热未被利用,热损失大。提出节能降焦的措施有:改善炉料的还原性;采用大批重、多环布料、全开风口作业的装料制度;购买高品位入炉矿石、炉料分级入炉;添加煤气和鼓风的脱湿设施和进行热风炉助燃空气和煤气预热提高风温等。并预测了部分措施的效果。措施实施后,入炉焦比降低了43kg/t,综合焦比降低了47kg/t。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黄庆周,李顺银,唐志宏;柳钢4号高炉降焦增产实践[J];炼铁;1998年S1期
2 马质廉,蔡祥魁;酒钢高炉降焦实践[J];甘肃冶金;1999年04期
3 苗增积;挖掘潜力 降低焦比[J];鞍钢技术;1994年10期
4 黄峥嵘,卞桂香,凌旭平;新钢600 m~3高炉降焦增产实践[J];江西冶金;2000年03期
5 陈树文,郭泽琴;太钢三号高炉增铁降焦实践[J];山西冶金;2001年04期
6 唐志宏,张福利;柳钢高炉降低焦比的措施[J];炼铁;1998年S1期
7 马骥荣,丁明旺,赵向荣;高炉并罐喷煤自动控制技术的实现[J];冶金自动化;2000年04期
8 金昌烈;炼铁厂的节能途径[J];鞍钢技术;1994年11期
9 肖峰,熊兰香;柳钢高炉高压操作的实践[J];炼铁;1998年S1期
10 邹咏梅;;湘钢高炉焦比“破六见五”浅析[J];炼铁技术通讯;1994年02期
11 经文波,唐飞来;高炉软熔带数学模型研究[J];钢铁;2004年06期
12 金国范;向高炉内喷吹锅炉废气降低焦比的EGI工艺[J];冶金能源;1986年06期
13 刘坤庭,甘国民,邹咏梅;湘钢高炉降焦浅析[J];湖南冶金;1994年02期
14 朱子宗,邹德余,沈勇玲;安钢4号高炉能量管理优化及预测系统研究[J];冶金能源;1998年06期
15 徐守厚;;对高炉炉芯的初步认识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J];鞍钢技术;1982年02期
16 陈余珍;;我国和日本几种高炉碳材的质量[J];炭素技术;1984年03期
17 杨喜林,张敬民,张立新,鲁振喜;高炉微型计算机配料控制系统[J];冶金自动化;1985年05期
18 郭振江;220米~3高炉称量系统的设计[J];冶金设备;1986年03期
19 文光远;鞠永福;高小强;蒋光合;杨孝明;龚文渠;;重钢5号高炉烧结矿冶金性能的研究[J];四川冶金;1991年01期
20 朱运星;杭钢2号高炉高风速大矿批实践[J];炼铁;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淑华;李启会;;铁水硅含量的随机模糊神经网络预测模型[A];2007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程贵;刘淑英;侯志勇;;宣钢7~#高炉长期休风快速恢复实践[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玉江;马保良;;邢钢炼铁2~#高炉炉底温度控制实践[A];河北冶金学会炼铁技术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牛卫军;韩振蛟;王义;张海洲;;安钢7号380m~3高炉无料钟炉顶设备改造[A];2007年中小高炉炼铁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孙鸿声;刘侃;;高炉脱湿鼓风技术应用中的几个技术问题[A];2008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上册)[C];2008年
6 杨万华;焦红现;刘飞;;自动控制系统在永通2号高炉无料钟炉顶的实践应用[A];2008年河南省炼铁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炼铁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8年
7 张怡伟;梁世标;;韶钢高炉富氧喷煤试验效果分析[A];中国金属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李华;张春茂;;炼铁节能降耗生产实践[A];2009年山东省炼铁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罗登武;王子金;孙建设;赵洪雨;张故见;;莱钢2×750m~3高炉提高煤比实践[A];2001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上卷)[C];2001年
10 田德林;聂明;陈英;李云福;;FFL-11380型布袋除尘器在宣钢8~#高炉上的应用[A];2006年全国炼铁生产技术会议暨炼铁年会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玮;高炉下部气液两相逆流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2 周和敏;钢铁材料生产过程环境协调性评价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光军;酒钢1~#高炉热平衡测试与节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李少东;高炉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3 鄢刚;川威380米~3高炉强化冶炼途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崔聚荣;酒钢高炉降焦节能综合分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5 石自新;酒钢高炉合理炉料结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
6 韩建臻;酒钢高炉操作制度与技术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7 吴明;高炉计算机分级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D];重庆大学;2002年
8 冯雪飞;基于企业网的高炉电除尘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与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9 闫永旺;综合利用包钢高炉瓦斯灰制备微晶玻璃的工艺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08年
10 陈昆生;昆钢六高炉过程自动控制优化[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嘉陵;“降焦令”引发烟草业变革[N];人民日报;2004年
2 王永治 刘富玉;“降焦令”引发行业洗牌[N];经济日报;2004年
3 王彦田;关心烟民 降焦减害[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4 朱小平;卷烟降焦的途径与方法[N];厂长经理日报;2001年
5 冷德熙;烟草行业降焦减害有新举[N];科技日报;2004年
6 ;厉行降焦减害关注公众健康[N];科技日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渝丁 特约记者 麦恒革 谢航宇;如何锲而不舍科技兴烟?[N];经理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何平;降焦后的中国烟草业何去何从[N];光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许 巍;降焦提质 保护健康[N];中国质量报;2000年
10 范卫华;国家烟草专卖局“降焦令”引发行业洗牌[N];中国经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