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我国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列入了经济发展计划,赋予了建筑业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地位。然而,由于建筑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个性以及建筑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与其它产业不同,建筑业的成长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建筑业的产业评价、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等,需要有其自身的解释理论、科学方法和实证依据。本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此而作了广泛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在对建筑业的成长一般规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4个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国家的横断面数据,回归模拟出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结果发现: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随人均GDP增长而呈现三次曲线关系,先上升,后下降,然后随人均GDP增长还有可能继续上升;第一次达到的正常情况顶点位置的产值比重(产业增加值/GDP)为7.28%,中国建筑业正处在向这一顶点攀升的过程中。这一多国横向研究结果弥补了纵向研究的长期数据不足性,同时也揭示了建筑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和规律,为建筑业长期产业预测和产业规划、产业评价等提供了新的工具和依据。
2.采用Unit Root Test和Granger Causality Test方法,对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发现:中国GDP增长、对外经济合作(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外商直接投资、三次产业人员流动、国家科研投入都是建筑业产出增长的Granger因,对建筑业成长有带动作用;其中,GDP、对外经济合作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分别与建筑业产业增加值增长有协整(cointegration)关系;建筑业产业成长则是其企业结构形态变动的Granger因,国有企业在人员结构和产值结构中的比例都越来越小,产业的发展促使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出现,提高市场竞争效率;文章还发现,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没有货币政策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明显,虽然近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了不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但由于“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出效应”,Granger检验显示政府的基建支出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货
币政策却由于对信贷和货币供给的控制而影响着建筑业的产出水平。这些发现全面、
深入地探析了中国建筑业的增长影响变量,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轨迹
及其成长特点,成为描述其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层基础,同时也为建筑企业预测建筑业
产出变动提供了指示变量,为与建筑业有关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借鉴。
3.在中国建筑业增长影响变量的基础上,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这些经济变量
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中国建筑业增长的综合影响因子一一资源投入因子和资源流动
因子。然而中国建筑业一直是依靠资源投入因子增长,资源流动因子几乎没有起作用,
建筑业只有全面依赖这两个因子,经济增长方式才得到了转变,产出增长率才可能超
过GDP增长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才能继续提升;另一方面,文章根据这些增长影
响变量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一方面描述中国建筑业现行的经
济增长方式,一方面预测中国建筑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的预期增加值增长率是
15.23%,但根据文中提出的后发优势理论模型,后发优势有可能使建筑业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的时间缩短。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模拟发现影响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变量的组
合方式,定量地揭示了其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其中的问题,并预测了在这种经济增
长方式下建筑业的增长空间,以及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建筑
业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
另外,在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实
证计算还得出,中国建筑业一直是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很低,在这其中,规模报酬的贡献在1990一95年和1995一97年分别为9.23%和一28.17%,
而表现建筑业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智能进步”在两个阶段中比例仅为一2.43%和0、28%。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建筑业的生产交易方式,本文提出减少建筑产品生产交易
中的交易费用,提倡建筑企业集成建设业务、为业主提供综合服务,提高规模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