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

陆歆弘  
【摘要】: 在20世纪的最后几年,我国将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列入了经济发展计划,赋予了建筑业重要的历史使命和地位。然而,由于建筑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的个性以及建筑经济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与其它产业不同,建筑业的成长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建筑业的产业评价、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等,需要有其自身的解释理论、科学方法和实证依据。本文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主要内容为此而作了广泛的研究,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在对建筑业的成长一般规律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4个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国家的横断面数据,回归模拟出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结果发现:建筑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随人均GDP增长而呈现三次曲线关系,先上升,后下降,然后随人均GDP增长还有可能继续上升;第一次达到的正常情况顶点位置的产值比重(产业增加值/GDP)为7.28%,中国建筑业正处在向这一顶点攀升的过程中。这一多国横向研究结果弥补了纵向研究的长期数据不足性,同时也揭示了建筑业的长期发展趋势和规律,为建筑业长期产业预测和产业规划、产业评价等提供了新的工具和依据。 2.采用Unit Root Test和Granger Causality Test方法,对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分析,结果发现:中国GDP增长、对外经济合作(包括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外商直接投资、三次产业人员流动、国家科研投入都是建筑业产出增长的Granger因,对建筑业成长有带动作用;其中,GDP、对外经济合作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分别与建筑业产业增加值增长有协整(cointegration)关系;建筑业产业成长则是其企业结构形态变动的Granger因,国有企业在人员结构和产值结构中的比例都越来越小,产业的发展促使多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出现,提高市场竞争效率;文章还发现,在宏观经济政策方面,财政政策没有货币政策对中国建筑业的影响明显,虽然近年来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了不少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但由于“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出效应”,Granger检验显示政府的基建支出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促进作用不显著;货 币政策却由于对信贷和货币供给的控制而影响着建筑业的产出水平。这些发现全面、 深入地探析了中国建筑业的增长影响变量,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轨迹 及其成长特点,成为描述其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层基础,同时也为建筑企业预测建筑业 产出变动提供了指示变量,为与建筑业有关的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借鉴。 3.在中国建筑业增长影响变量的基础上,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这些经济变量 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中国建筑业增长的综合影响因子一一资源投入因子和资源流动 因子。然而中国建筑业一直是依靠资源投入因子增长,资源流动因子几乎没有起作用, 建筑业只有全面依赖这两个因子,经济增长方式才得到了转变,产出增长率才可能超 过GDP增长率,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才能继续提升;另一方面,文章根据这些增长影 响变量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率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一方面描述中国建筑业现行的经 济增长方式,一方面预测中国建筑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的预期增加值增长率是 15.23%,但根据文中提出的后发优势理论模型,后发优势有可能使建筑业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的时间缩短。通过因子分析和回归模拟发现影响中国建筑业产出增长变量的组 合方式,定量地揭示了其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和其中的问题,并预测了在这种经济增 长方式下建筑业的增长空间,以及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促进建筑 业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 另外,在经济增长理论和增长因素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文章通过投入产出表的实 证计算还得出,中国建筑业一直是依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增长,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很低,在这其中,规模报酬的贡献在1990一95年和1995一97年分别为9.23%和一28.17%, 而表现建筑业知识和经验积累的“智能进步”在两个阶段中比例仅为一2.43%和0、28%。 从交易费用经济学的角度看建筑业的生产交易方式,本文提出减少建筑产品生产交易 中的交易费用,提倡建筑企业集成建设业务、为业主提供综合服务,提高规模收益。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中国建筑业在线”——建筑企业在互联网上的必由之路[J];建筑经济;1998年06期
2 金维兴,张文艳;中国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分析[J];建筑经济;2001年08期
3 ;《2005年中国建筑业改革与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公开出版[J];建筑;2005年02期
4 黄卫;;中国建筑业改革的基本想法和思路——建设部副部长黄卫在中国建筑业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摘要)[J];智能建筑;2006年09期
5 ;中国建筑业联合会决定设立亚运工程特别鲁班奖[J];建筑学报;1990年09期
6 ;《建筑经济》1990年总目录[J];建筑经济;1990年12期
7 ;建设创新型建筑业任重道远[J];中国勘察设计;2006年02期
8 ;2010年度中国建筑业热词盘点[J];施工企业管理;2011年02期
9 ;为中国建筑业跻身世界强手前列鼓与呼 祝《建筑施工》杂志2005年双月改单月刊 《建筑施工》杂志刊务委员会贺[J];建筑施工;2004年05期
10 李进峰;;回顾中国建筑业改革开放历程[J];中国建设信息;2008年23期
11 汪法频;;拥抱“后危机时代”——新年寄语[J];建筑;2010年01期
12 陈美华;;理性应对建筑业“后危机”[J];建筑;2010年03期
13 王铭辉;;盘点2009年中国建筑业“十大热词”[J];中国招标;2010年05期
14 傅仁章 ,都贻明;中国建筑业改革和发展四十年[J];建筑经济;1989年09期
15 ;中国建筑业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第六次会议纪要(摘要)[J];建筑经济;1990年11期
16 李振强;2003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 2003年中国建筑设计行业十件大事 2003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人物揭晓[J];建筑施工;2004年01期
17 周生;;浅谈建筑业企业人才供需状况及其对策[J];就业与保障;2005年09期
18 贾洪;欧国立;;建筑业的基础产业特性及政策建议[J];中国国情国力;2008年05期
19 惠成;;2008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评选揭晓[J];建筑施工;2009年01期
20 王志高;;“六和模式”助推上虞建筑业的构想——新形势下建筑之乡转型思考[J];建筑;2009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生;;中国建筑业钢筋工程大趋势探讨[A];2011中国钢材加工配送技术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1年
2 ;中国建筑业急需提升“八大竞争力”[A];防水工程与材料《会讯》第6期(总125)[C];2011年
3 姚先成;;中国建筑业与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4 姚兵;;中国建筑业概况[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分会十周年纪念专集(1993-2003)[C];2003年
5 钱学格;;成龙表演艺术的发展轨迹[A];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9年
6 曾天德;龚瑛;何燕平;;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沈晖;王小咪;;加入WTO:中国建筑业的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8 孙瑞祥;;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9 纪林芹;张文新;;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发展模式、轨迹与稳定性[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张文新;纪林芹;林崇德;陈欣银;;3-6岁儿童的身体攻击与幼儿园适应关系的追踪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歆弘;中国建筑业成长发展轨迹与增长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熊华平;中国城市房地产发展轨迹与增量影响因子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盛淑凯;创新型建筑业及其发展战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4 纪林芹;儿童攻击、相关问题行为的发展及其家庭相关因素[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郭素红;明代经学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8年
6 邢燕;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轨迹探析——兼论中国企业债券市场构建[D];复旦大学;2004年
7 张向炜;新时期中国建筑思想论题[D];天津大学;2008年
8 唐晓灵;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与产业演化模型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王天送;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与可持续性的“社会代谢多尺度综合评估(MSIASM)”[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昊亮;中国建筑业产业组织演变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2 陈炎村;中国建筑业结构的现状、问题与调整途径[D];厦门大学;2001年
3 熊华平;中国建筑业事业组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何云峰;中国建筑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5 王东文;加入WTO后中国建筑业的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许丽丽;建国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徐辉;金融危机下中国建筑业并购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刘阳;中国建筑业区域竞争力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杨倩;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轨迹探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杨吉安;江西近代留学教育的发展轨迹及其审视[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畅;2003中国建筑业再创新高[N];中华建筑报;2004年
2 记者 孙贤程;期待“中国建筑业现象”[N];建筑时报;2002年
3 记者 郝莹;全球建筑业精英握手北京[N];中国建设报;2006年
4 良辰;今年中国建筑业十大新闻开评[N];建筑时报;2006年
5 麦格里;次贷危机对全球建筑业走势影响[N];建筑时报;2008年
6 孙贤程 卜楠;中国建筑业生存状况面面观[N];中国信息报;2003年
7 江南;“狼”与“羊”的游戏[N];中华建筑报;2001年
8 阿强;中国建筑业效益去年再创新高[N];中国建材报;2004年
9 记者 郝莹 特约记者 王明亮;2003:中国建筑业再创新高[N];中国建设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王铭辉;调控 清欠 安全 节能[N];建筑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