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摘要】: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不但能使电力负荷“移峰填谷”,缓解能源供应紧张,还能节省空调系统的初投资和运行费用,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空调技术。本文针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设计中一些问题,通过对工程设计中采用的设计方法、思路的分析研究,发现较多设计者在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设计上观念还比较模糊,设计时仍未摆脱常规空调设计观念的束缚,沿袭非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导致设计保守,无法发挥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的优越性。
本文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设计中冷负荷计算、制冷机组确定、设备选择、系统控制皆有别于常规空调系统,本文对系统设计的特殊方面作了阐述和分析。
2.对影响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经济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蓄冷率和送风温度是关系系统经济效益的两个重要设计参数,提出了求解方法。
3.阐述了系统的经济评价方法,着重探讨了优化控制模式下系统运行费用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计算的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
4.采用西安四联公司软件园办公楼为工程实例,对该工程进行了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优化设计,并与常规空调系统作比较,对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进行了经济分析。
|
|
|
|
1 |
李圣代;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节能特点及应用[J];节能;1997年08期 |
2 |
石楚平;混合空气空调送风方式的探讨[J];流体机械;2004年10期 |
3 |
叶南山,巩学梅;蓄冷低温送风管道安装工程的监控[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4 |
张智力,张旭,王迪军;低温送风射流特性的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7期 |
5 |
裴秀英;低温送风空调系统中保温材料的选择与节能[J];制冷;2004年04期 |
6 |
李圣代;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的节能特点及应用[J];应用能源技术;1997年03期 |
7 |
张永铨,巨永平,孙志荣;冰蓄冷空调讲座之(3)──空调工程中的蓄冷技术──第三讲 与冰蓄冷相结合的低温送风空调系统[J];暖通空调;1996年01期 |
8 |
吴喜平,朱喆;低温送风空调室内气流和舒适度的研究[J];华东电力;2000年08期 |
9 |
石楚平;夏清梅;肖飚;;旋流式低温送风口的研制[J];暖通空调;2006年07期 |
10 |
曾燕琳,蔡德源,刘应清;冰蓄冷空调系统低温送风末端装置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7年05期 |
11 |
程建杰,陈汝东;空调系统的优化-冰蓄冷低温送风空调系统[J];节能;1999年06期 |
12 |
徐小玉,曹红奋;低温送风空调系统节能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5年03期 |
13 |
肖飚;;混合低温送风方式的测试及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4 |
徐亚娟;冰蓄冷低温送风末端的比较分析和应用[J];制冷与空调(四川);2002年02期 |
15 |
陈叶青,秦孟昊,刘刚;不同送风方式下冰蓄冷空调的技术经济性分析[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6 |
潘家海,张蓉蓉;冰蓄冷空调和低温送风技术在建行杭州市分行办公大楼中的应用[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0年01期 |
17 |
吴喜平,朱喆;冰蓄冷空调系统中的低温送风风管和保温[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2年01期 |
18 |
孙利敏;;我国蓄冷空调的应用及前景展望[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
19 |
白莉;迟铭书;张珂毓;;我国冰蓄冷空调技术现状及趋势研究[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20 |
殷平;冰蓄冷低温送风系统设计方法(1):室内计算参数、舒适感、室内空气品质[J];暖通空调;2004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