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强化处理城镇污水及其在关中地区适用性研究
【摘要】:目前研究较多的强化一级处理技术主要有化学混凝法、生物絮凝吸附法、化学—生物联合絮凝法。本文主要通过化学混凝法,采用新型MJ多元混凝剂和传统无机混凝剂PAC对西安市邓家村污水处理厂的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然后与常规城市污水一级、二级处理法进行比较。并以陕西省三原县拟建2万m~3/d的污水处理厂作为中小城市典型污水厂,分别采用一级强化处理和二级生化处理对其进行投资估算和运行费估算,并进行经济分析。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对三原县拟建污水处理厂提出了采用先行一级强化处理,分期实现二级生物处理的策略,并对一级强化处理城镇污水在关中地区中小城市适用性进行初步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MJ多元混凝剂处理城市污水,在投药量25mg/L的条件下,COD、BOD_5、SS、TP、T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5%、70%、85%、80%、30%。对于等量城市污水,采用一级处理的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约为采用二级生化处理的25%和30%,而一级处理对BOD_5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20%~40%和50%~60%。在相同的基建投资情况下,一级强化处理污水水量可达二级处理的3~4倍,SS去除总量约为二级处理的2~3倍,BOD_5去除总量约为二级处理的1.5倍,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对关中地区城市污水厂规划进行了优化,优化后总投资将节省75%(23514万元),运行费节省70%(2794.12万元/年),而COD总量削减量为60~70%,环境效益是十分可观。
通过对三原县污水处理厂的工艺流程设计,提出了在关中地区中小城镇采用先建设强化一级处理工程,以后再完善二级生物处理的策略。它是一种适合我国尤其是中西部经济落后地区污水处理现状的新型工艺,其设备简单,投资省,维护操作易于掌握,运行时间短,处理效果较好,耐冲击负荷较强,对于控制水环境污染,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1 |
陈毓华,汪俊三,梁明易,童红云,李龙滩,蔡信德;华南地区11种高等水生维管植物净化城镇污水效益评价[J];农村生态环境;1995年01期 |
2 |
张汉明,许秧男;城镇污水处理厂“以副补主”的探索[J];环境导报;1995年04期 |
3 |
韩熔红;抚顺市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效果的评价[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2年05期 |
4 |
马世豪,何星海;《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浅释[J];给水排水;2003年09期 |
5 |
秦文宪;;构建生态湿地系统处理小城镇污水的成功实践[J];绿色视野;2007年07期 |
6 |
李新雄;;广西出台措施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J];广西城镇建设;2008年10期 |
7 |
;云南加速建设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9年01期 |
8 |
;广西:48位市长、县长因治污不力被通报批评[J];人民政坛;2009年10期 |
9 |
杜文华,吴一蘩,杨健;A-O生物滤池工艺处理城镇污水[J];福建环境;2001年02期 |
10 |
邵青,雒文生;EM应用于间歇反应器处理城镇污水的高效节能问题[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2年10期 |
11 |
杨健;生态过滤技术去除城镇污水氨氮的研究[J];四川环境;2002年03期 |
12 |
辛青,黄种买,陆其林;我国中小城镇污水处理适用工艺综述[J];节能与环保;2004年09期 |
13 |
;污水处理厂处理负荷不得低于60%[J];今日科技;2004年11期 |
14 |
李莎;王凯;王优魁;;生物转盘处理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0年04期 |
15 |
王瑾;付永胜;;广东新丰江水库集水区域生活污水防治研究[J];北方环境;2011年07期 |
16 |
王志盈,高羽飞,石占先,刘旭东;试论稳定塘作为城镇污水灌溉前处理的经济性[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
17 |
傅嘉媛,董发开;组合式折流板厌氧池处理城镇污水(中试)[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S1期 |
18 |
杨健,钟耀祖,吴敏;城镇污水-污泥同步生物处理中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年06期 |
19 |
林晓;袁斌;吴对林;吕松;;赶潮河涌污染修复的对策研究——以东莞市蚬涌河为例[J];广东化工;2006年02期 |
20 |
仝晓红;;利用氧化塘处理城镇污水的可行性分析[J];宁夏工程技术;2006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