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地区小城镇滨水区空间形态初探
【摘要】: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中与水域相连接的特定空间区域,一般而言它是城市生活的核心地区,各种生产运输、商业以及市民的社会生活集中在这里,是城市的公共开放空间。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滨水区也经历了由港口、码头——废弃地——游憩、商业的复合开发的过程。目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成为开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建设和理论研究。生态环境脆弱的陕北地区小城镇近年来得到比较快的发展,而滨水区是这些城镇的城市建设和视觉景观核心,因此它的发展对城市的未来至关重要。
本文基于城市形态相关理论,运用“理论—实践—理论”的方法,探讨陕北地区小城镇滨水区空间发展的规律。
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的实践活动,总结出“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一般类型,并概述了陕北地区小城镇滨水区的特点。
其次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集中与分散的逻辑关系、城市规模与城市形态的分析,明确城市滨水区空间发展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根本目标。
接下来实践与案例研究是对陕北地区小城镇滨水区发展历程分析,总结出陕北地区小城镇空间发展的规律。
最后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结合城市形态发展的原理,提出陕北地区小城镇滨水区空间形态理论模式。
|
|
|
|
1 |
郭红雨;蔡云楠;;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与再开发[J];热带地理;2010年02期 |
2 |
刘捷,陈薇,沈旸,李国华;传统手工业城市滨水地段的保护与更新——以宜兴市蠡河古南街为例[J];规划师;2004年08期 |
3 |
赵磊;金田野;肖杰;刘东辉;;驻马店开源河滨水区空间评析[J];技术与市场;2011年08期 |
4 |
郭红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1998年03期 |
5 |
袁朝晖,郑晓宇;城市与水体、建筑与环境、历史与未来的结合——宁波市“核心滨水区城市设计及三江六岸概念规划”国际征集方案述评[J];城市规划;2000年11期 |
6 |
;上海市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方案[J];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02期 |
7 |
郑岐;罗建晖;;应重视滨水区地下道路的建设[J];上海建设科技;2010年02期 |
8 |
程世丹,刘征;国外城市滨水区空间环境营造策略[J];长江建设;2003年02期 |
9 |
陈曦,胡绍学;我国近代滨水区历史建筑的改造与游憩功能的开发——以烟台近代滨海景区更新为例[J];华中建筑;2004年04期 |
10 |
顾红;金轶峰;白浩哲;冯琤敏;;城市核心滨水区的重生——上海外滩滨水区综合改造工程[J];园林;2011年04期 |
11 |
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年09期 |
12 |
胡绍学,陈曦,宋海林,张维功;烟台近代滨海景区城市设计实践[J];建筑学报;2005年02期 |
13 |
保继刚,刘雪梅;房地产开发主导下城市滨水区更新的反思——以广州滨江东为例[J];规划师;2005年05期 |
14 |
;上海城市规划[J];世界建筑导报;2002年06期 |
15 |
王晶;;对滨水景观设计的思考[J];河南水利;2006年10期 |
16 |
吴楠;查尔斯顿滨水区——南卡罗莱纳州查尔斯顿[J];世界建筑导报;2003年Z2期 |
17 |
黄舟;滨水区城市设计应走向理性[J];长江建设;2004年03期 |
18 |
王凯宏;张世聪;;寒冷地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研究[J];艺术研究;2009年02期 |
19 |
孙剑,季宪军;浅析城市滨水景观的特色设计[J];福建建设科技;2004年02期 |
20 |
连德宏;洪小燕;;浅议古代城市滨水区的功能[J];山西建筑;2007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