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沙粒跃移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吉艳丽  
【摘要】:本文工作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使用计算流体力学通用软件FLUENT进行风沙动力学微观领域的数值模拟。先讨论Saffman升力对跃移颗粒的轨迹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湍流脉动对颗粒轨迹的影响,并与课题组成员在韩国浦项工科大学实验流体控制与生物流体实验室风洞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结果相比较。得出实验沙床面粗糙度z_0同实际沙床粗糙度z_0之间的数学关系。使用复杂跃移轨迹—逆风反跳验证这一数学关系的正确性。 本文首先从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出发,比较了两种研究风沙动力学的模型,选择描述风沙动力学的离散相拉格朗日模型作为数值模拟模型,采用其中优化方法—随机轨道模型(Stochastic Trajectory Model)进行跃移沙粒轨迹数值模拟。在分析颗粒受力的基础上,对Saffman升力对跃移颗粒的轨迹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在跃移沙粒运动过程中,可以忽略Saffman升力的结论。 在此结论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湍流脉动对跃移沙粒轨迹的影响,在粒径为500um—200um范围内,湍流脉动的影响可以近似忽略,在同一摩阻风速的条件下,随着粒径的减小,湍流脉动的影响日趋显著;并得到跃移距离、跃移高度及其两者之比随沙粒粒径及摩阻风速的变化规律。当颗粒粒径≤160um时,颗粒的轨迹线在下降段有向上凸的趋势,轨迹线开始变得不光滑,但仍保持跃移状态,这时就应开始考虑湍流脉动对轨迹的影响。 结合课题组在韩国浦项工科大学实验流体控制与生物流体实验室风洞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进行三条轨迹数值模拟与实验的对比,并得到实验测得z_0同数值模拟z_0之间的数值关系,误差不大于10%,并使用复杂的粒子轨迹—逆风反跳做两者关系的验证,误差为8.9%,一方面验证两者关系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强;丁珏;翁培奋;;上海大学低湍流度低速风洞及气动设计[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周显鹏;彭兴黔;张松;;带悬挑女儿墙双坡屋面风压的数值模拟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3 武生智;刘楠;薄天利;;沙漠公路近壁流场的风洞实验和数值模拟[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4 邵立民;宋笔锋;王利光;;基于虚拟仪器的微型扑翼风洞实验系统研究[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12期
5 黄达;谈佳桢;;飞行器大振幅运动实验与气动力建模[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6 庄开莲;航空航天风洞测试技术的新进展ICIASF14届会议概况介绍[J];流体力学实验与测量;1995年03期
7 刘辉志;姜瑜君;梁彬;朱凤荣;张伯寅;桑建国;;城市高大建筑群周围风环境研究[J];中国科学D辑;2005年S1期
8 张亚锋;宋笔锋;李占科;;高升力翼型的气动优化设计和实验研究[J];飞行力学;2006年04期
9 冯大军;倪晋仁;李振山;;风沙流中沙粒粒度的垂直和水平分布特征[J];泥沙研究;2008年05期
10 左岁寒;杨永;李栋;;实验中实现“无限展长后掠翼”流场的方法研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5期
11 赵强;;RBF神经网络在群体超高层建筑干扰效应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09年33期
12 孙建国;崔俊华;江善元;;低速翼型升阻特性实验台的设计与分析[J];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3 刘天丰,高法贤,吕伟;风洞实验中张线支撑结构力学性能计算[J];力学与实践;2001年01期
14 谢旅荣;郭荣伟;;一种受总体限制的弹用S弯进气道的设计和实验验证[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6年01期
15 贾德林;刘高计;于卫青;冯钦松;程静贤;;旋转弹风洞测压实验无线传输技术研究[J];弹箭与制导学报;2006年03期
16 李峰;叶正寅;白存儒;;飞行器大迎角非对称涡与气动特性的实验研究[J];飞行力学;2008年03期
17 袁子厚;陈明祥;范振中;汪碧飞;;长扁圆形烟囱体型系数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4期
18 李国文;徐让书;;风洞收缩段曲线气动性能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09年04期
19 杨文霞;蔡超;丁明跃;周成平;;气动光学效应分析与气动模糊图像复原[J];光学学报;2009年02期
20 胡杰桦;谷正气;何忆斌;陈细军;张海峰;;汽车尾部流场湍流模型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继和;;投掷标枪出手角度的研究[A];第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2 陈伟;孙生波;贾元胜;;VXI总线和G语言在风洞实验领域的应用[A];全国第二届总线技术与测控系统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3 惠增宏;竹朝霞;;变频器在风洞实验中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A];四届四次空气动力测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为;吴正;;贝壳砂起动风速的风洞实验[A];地貌·环境·发展——2004丹霞山会议文集[C];2004年
5 高福安;;风洞实验数据不确定度估计方法比较及基本数学问题的探讨[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秦颖;王小捷;;组合中文词义消歧[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7 徐多;谷笳华;吴松;;用于瞬态热流测量的薄膜热电偶的研制与应用[A];第十三届全国激波与激波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肖春生;焦予秦;上官云信;高永卫;;韩城电厂冷却塔风洞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江杰;张华;马志宏;;不同输沙方式对风洞中沙尘分布特性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周继和;;低重心标枪的空气动力学研究[A];第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能;高原山区地形条件下城市重气泄漏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2 范晓樯;高超声速进气道的设计、计算与实验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3 孙伟;基于多级磁流变阻尼器的颤振半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4 于明礼;基于超声电机作动器的二维翼段颤振主动抑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5 向玉勇;小地老虎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及相关生物学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6 曾锐;仿鸟微型扑翼飞行器的气功特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7 武胜利;新疆和田河流域灌(草)丛沙堆发育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晓宇;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布局气动外形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9 金亮;高超声速飞行器机体/发动机一体化构型设计与性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10 董昊;高超声速咽式进气道流场特性和设计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艳丽;沙粒跃移轨迹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彪;城市建筑群不均匀性对大气动力特性影响的风洞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斐;FL-8风洞实验集成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裴博;HY-750低速开口?流风洞电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陈伟;新型风洞实验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6 石雪峰;北方半干旱区风沙活动与植被条件的耦合关系[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高志飞;客家土楼风荷载特性风洞实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8 肖勇;青岛新火车站主站房风洞实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进;涡流发生器控制超临界机翼附面层分离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10 徐峰;沙漠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与线形参数研究[D];长安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宇;新飞机是“吹”出来的[N];中国国防报;2009年
2 刘军 王军蓉;风洞[N];中国航空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韩睿华;城市与风的对话[N];中国建设报;2003年
4 记者  丁波 通讯员  陈懿;“汽车嘉定”集聚研发“大脑”[N];解放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洋;“水晶皇冠”通过国家级安全验收[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黄震;仿生学应用的典范 Mercedes-Benz Bionic Concept[N];当代汽车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王晓雄;亲身体验“风洞”[N];经济日报;2006年
8 左秋红 孙宏金 雷光会 温泉;擂冲刺战鼓 掀决战高潮[N];中国航天报;2009年
9 郑菲;城市建筑 怎一个“高”字了得[N];中国气象报;2008年
10 唐一达;CFD技术为中国大飞机项目助飞[N];科技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