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光设计手法初探

梁源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与自然日益疏远,这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同时,各种光污染充斥在建筑和城市环境中,已经成为客观事实。阳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自然要素之一。对于建筑的三大基本要素:功能、构筑和空间,自然光都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自然光是界定空间的要素之一,通过对自然光与建筑空间关系的研究,我们可以对建筑及其空间的本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本文主要论及建筑艺术方面的范畴,从构图,肌理,氛围等各方面研究如何在建筑中创造自然光影的艺术美。不同于建筑物理专业以建筑照明,光的热效应等建筑技术作为主要内容的研究。 本文从建筑,人和自然光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建筑设计中利用自然光的人文内涵和技术因素。并且以世界建筑的发展史为线索,分析不同时期的典型建筑是如何对自然光进行设计,表现其独特的艺术美和文化内涵。通过研究各个历史阶段建筑与自然光影的内在联系,建筑的自然光设计手法会随着结构和建造技术的进步而发生改变。从古罗马时期的圆形天窗到哥特建筑的玫瑰彩窗。建筑空间由封闭走向开敞。建筑造型和建筑空间的自然光艺术之美在不同时代拥有了不同的内涵。 本文以国内外著名的建筑实例为例,对建筑造型、空间,界面等要素的自然光运用进行典型手法的研究,从而得出建筑的自然光运用的一些基本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国内的几个大型博物馆建筑的调研,利用自然光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其光影设计的成败,从而进一步验证自然光设计理论的实用性。通过对博物馆建筑的专项研究,探讨自然光运用手法并使其对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宁;;浅谈现代建筑中开窗与节能[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6期
2 耿雪;张乃璐;;建筑设计中采光节能设计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3 林晓捷 ,林伟;符号理论与建筑设计[J];艺术·生活;2005年04期
4 ;培育建筑设计大师成长的摇篮 打造国际建筑设计领域的“戛纳”[J];城乡建设;2011年09期
5 张一锋;高佳;;浅谈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J];大家;2011年14期
6 查正风;查金荣;祁峰;;苏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生态办公楼[J];建筑学报;2011年07期
7 吴艳华;陈志龙;张冰;王可佳;;地下公共建筑中方向感的建立与方向引导设计[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年04期
8 王川龙;徐政;;论我国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大家;2011年14期
9 曹正龙;;2011上海国际规划与建筑设计展览会[J];新建筑;2011年04期
10 卢深;;浅析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8期
11 本刊编辑部;;BIM化繁为简 掀起建筑设计新革命——中山古镇灯都商厦项目BIM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1年16期
12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始于点划,止于至善”[J];建筑师;2010年04期
13 任雪花;;建筑与色彩[J];科技信息;2011年22期
14 ;惟邦环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J];建筑师;2010年02期
15 王勇;;天津大学建筑设计规划研究总院简介[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1年02期
16 ;九城都市建筑设计有限公司[J];新建筑;2011年04期
17 陆雪松;;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4期
18 关斌;喻鹏;;刘心一:建筑,我“心”有所属[J];安家;2011年09期
19 孙麟;张鹏;王锐;;中国威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赛——打造建筑设计领域国际顶级赛事[J];城乡建设;2011年09期
20 曾宁燕;;建筑设计“完成度”的几点思考——以亦城国际中心幕墙设计为例[J];建筑技艺;2011年Z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立新;王琳琳;;建筑设计领域的专家系统知识库研究[A];计算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第十二届全国工程建设计算机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刘巧妮;张剑;刘福通;;浅谈在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王启镔;宋蕾;李萍;宋智勇;王东;;建筑设计中太阳能技术的综合利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10年
4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学位研究生论文目录(78级—97级)[A];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C];2001年
5 朱智勇;;计算机应用与建筑设计[A];第九届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浙江华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A];中国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彭耀;;体育场馆建筑设计研究——以奥运会场馆为例[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耀;;当代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设计研究[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周玉明;;建筑设计在环境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10 李济涛;;浅议建筑设计的可持续发展[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小莉;自然景观旅游建筑设计与旅游、环境的共生[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杨瑛;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D];重庆大学;2004年
3 常志刚;基于光视空间概念的光与空间一体化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4 张威;同治光绪朝西苑与颐和园工程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唐建;建筑的建筑[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蔡洪彬;建筑设计的生态效益观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7 梁海岫;协同发展观念下的广东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规划设计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8 袁牧;中国当代汉地佛教建筑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9 卢强;复杂之整合——黄山风景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实践研究[D];清华大学;2002年
10 邱建伟;走向“天人合一”[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源;建筑设计中的自然光设计手法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2 朱晓冬;西安地区超级市场布点与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嫦昊;城市化进程中建筑文化本位特征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代锋;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何玉斌;我国中小型城市综合档案馆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6 易金锋;营造景区主题特征的建筑设计手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文静;冀中南城镇住宅建筑设计绿色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伟;山岳型风景区游客中心规划建筑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9 籍颖;论仿生元素在中国建筑设计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冬;绿色办公建筑评估与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竞平;自然光:摄影的极致[N];中国摄影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李同欣 秦佩华;大型建筑设计应尊重原则[N];人民日报;2008年
3 于烈;国际灾后应急建筑设计展直接服务于生活[N];文艺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佳;30年建筑设计开创中西合璧新航道[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谈健;三次运动会让广东建筑设计华丽变身[N];广东建设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武英;大型机场建筑设计跨入新时代[N];建筑时报;2009年
7 程伟虹;我市建筑设计呈现多样化[N];江阴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朱小钧;“渡”展示应急建筑设计[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记者 杨纯红;后世博时代中国建筑设计将向何处去[N];中华建筑报;2009年
10 记者 马生泓;崔彤:设计来自科学的滋养[N];中华建筑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