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混凝土的现代建筑艺术表现

杜清华  
【摘要】: 伴随着现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混凝土在建筑上被大量使用,其独特的表现力被用来塑造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本文以混凝土在建筑形态中的表现为研究对象,注重剖析混凝土自身的表现力,从而探求其有意味的建筑表现。 本文由追溯混凝土材料的起源开始,并且全面的分析混凝土建筑形态的演变历程、演变原因,揭示其潜在的表现优势,为全文归纳表现特征提出了依据。并总结出混凝土在建筑形态表现中呈现的特征——可塑性、对结构、空间和材料的忠实表现力。其中可塑性是混凝土的根本属性,来源于其加工特点,决定了混凝土建筑的基本特点。在现实的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取决于大众审美差异、造价及其施工中难以控制的问题。论文着重讨论了在这几方面混凝土的优劣。最后,以混凝土在建筑中的表征为线索,以苏格兰议会大厦为典型实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总结出混凝土建筑形态的表现规律及其法则,希望有一定指导实践的作用。 论文借助美学的观点,从材料的角度入手研究建筑创作;通过对混凝土建筑形态的分析、论述和举证,揭示隐藏在材料背后的艺术性、真实性、文化性,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路;丑陋的混凝土?[J];世界建筑;2001年02期
2 马一平,王宁;混凝土建筑塑性防裂材料——博宁纤维[J];建筑结构;2005年04期
3 郭建青;;高层清水混凝土建筑:清华东路公寓、大学生公寓[J];建筑创作;2006年02期
4 徐永模;张庆欢;;国内外装饰混凝土的发展简介(I)[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9年01期
5 李家祥;;在农村推广加气混凝土建筑的经验[J];建筑节能;1985年02期
6 袁萍;;既有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方法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18期
7 ;日拟统一混凝土建筑非破坏性测定技术标准[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1997年04期
8 高柏强;高靖;;浅谈地下室混凝土浇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4期
9 Ludger Lohaus;Lasse Petersen;Hannover;胡灶银;;混凝土和树脂结合修补建筑物的实际应用[J];商品混凝土;2010年08期
10 余炳华;二十一世纪的混凝土建筑[J];江西建材;1996年03期
11 王杉;;建筑材料在建筑中的诗意表达[J];山西建筑;2007年21期
12 齐海英;;混凝土建筑裂缝的预防与控制[J];同煤科技;2010年01期
13 金辉;;混凝土建筑的裂缝分析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9期
14 柯贤辉;张志红;;混凝土结构常见裂缝的成因、预防和处理[J];国外建材科技;2008年02期
15 黄建新;;寻找建筑的永恒性——解读普利兹克建筑奖新科得主彼得·祖索尔[J];中华建设;2009年06期
16 孙伟;;混凝土诊断技术[J];科技促进发展;2009年12期
17 ;沙特在建钟楼媲美迪拜塔[J];广西城镇建设;2010年06期
18 张百平;美国波特兰水泥协会1984年混凝土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载[J];建筑学报;1985年10期
19 王宁;;全国混凝土建筑构件生产技术交流会[J];混凝土;1985年06期
20 邬立华;;混凝土建筑裂缝预防与控制[J];中外建筑;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科技大学[A];2010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主旨报告[C];2010年
2 任霞;;浅谈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个体艺术表现力的因素[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3 樊翀;徐光明;;浅析软件工程中软件设计的表现力和实现力[A];2009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四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蔡莲红;王永鑫;杨鸿武;;韵律与语法、语义的协同处理[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崔鹏;;金属屋面渗漏问题浅析[A];2009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韩鄂生;;水彩画的发展与多元性[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7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8 李萃森;;从河北科技大学十年腾飞看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与伟大[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9 王庆华;杨红艳;;建筑结构现场检测方法评析与展望[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10 ;河北科技大学靳占忠副校长讲话[A];镁化合物科技(生产)信息2005年第2期[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兵;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何泉;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曙婷;适应素质教育的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模式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4 林恒;大型转炉炉体汽雾冷却机理及功效的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2年
5 解迎刚;基于人工心理的智能化E-Learning系统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国江;人机情感交互的方法与技术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7 高大峰;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结构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8 朱佳宁;型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9 庞晓露;氧化铬薄膜的生长机理及力学性能表征[D];北京科技大学;2008年
10 刘福智;城市景观再生设计的理论及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清华;混凝土的现代建筑艺术表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郑少忠;中国健身先生表现力训练的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崔建彪;优秀舞狮运动员表现力的结构及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晓明;“凝结的艺术”[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赵莹;中外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雪莲;啦啦队运动员表现力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鹿丹;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构成因素及训练方法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1年
8 汪涛;混凝土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黄河;高校啦啦队员表现力的影响因素与训练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丽华;高校健美操高水平运动员自我展示与表现力相关性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梅蕾;不一味炫技更重表现力[N];苏州日报;2010年
2 何德功;日本开发出检测混凝土建筑损伤的新方法[N];建筑时报;2004年
3 记者  张宝敏;天津科技大学“大家庭”关爱贫困学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陈成智;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腾飞[N];海南日报;2007年
5 记者 林亚茗 通讯员 林晓涌;我省拟组建“广东科技大学”[N];南方日报;2006年
6 吴静;学为人师 求新务实[N];青岛日报;2006年
7 陈雪松陈晓玲 记者 胡毅;规范校园饮食制度 健全食品质量安全[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7年
8 胡晓伟;天津科技大学:彰显轻工特色 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发展[N];天津日报;2008年
9 刘盈蓉 高韶华 马科林;雨湖工商打击传销不留空挡[N];湘潭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韩晓玲 实习生 隆栋 通讯员 李灿华;首个县域发展研究中心落户武汉科技大学[N];湖北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