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模板试剂法合成瓜环及瓜环改性的研究

毕强  
【摘要】: 为改善瓜环制备过程中产量低、单体分离难的缺点,本文采用模板试剂法有针对性地合成瓜环,使混合瓜环中某元瓜环含量较多,其他瓜环相对较少,甚至不含其他瓜环,以减少分离难度,从而提高分离纯度。 文中选用了K~+、NH4_4~+、Mg~(2+)、Ca~(2+)、Cu~(2+)、Ba~(2+)和Cd~(2+)等离子作为模板试剂合成瓜环。考察了温度、酸度及模板试剂用量等因素对瓜环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各种模板试剂合成瓜环的最佳反应温度:K~+、NH_4~+做模板试剂的最佳温度为110℃,Mg~(2+)、Ca~(2+)、Cu~(2+)为120℃,而Ba~(2+)、Cd~(2+)为130℃。还确定了模板试剂与甘脲的物质的量最佳比为0.5:1。对合成的混合瓜环进行了IR和~1H NMR检测,确定各元瓜环的比例。并以K~+为模板试剂合成、分离了五元瓜环,其产率达50%左右,纯度在99%以上。采用模板试剂法合成瓜环,不仅改变了各元瓜环的比例,且其收率和纯度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有较大提高。 本文成功制备了两种瓜环衍生物:十甲基五元瓜环和全羟基瓜环。十甲基五元瓜环由自制的二甲基甘脲与甲醛反应制得,而全羟基瓜环则是通过过硫酸钾直接作用瓜环使其带上羟基。 文中对每种改性瓜环制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得出了各自的最佳制备条件。制备十甲基五元瓜环的最佳条件为:二甲基甘脲相对于浓盐酸之比为195mg/ml,反应温度为110℃,反应时间为3.5小时,所得产品产率达11%左右。在此条件基础上创新性地添加KCl模板试剂,使十甲基五元瓜环的产率提高到15.5%。制备全羟基瓜环的最佳条件为:在N_2保护下,反应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9小时,过硫酸钾与普通瓜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产品产率达43%左右。对制备的两种瓜环衍生物进行了~1H NMR波谱分析,确定了产品的结构及纯度,十甲基五元瓜环的的纯度达93%左右,而全羟基瓜环的纯度达96%左右。 文中对制备的两种瓜环衍生物的性质进行了考察,并对瓜环衍生物,尤其是全羟基瓜环进行了应用研究。本实验考察了全羟基瓜环通过烷基链与硅胶相连对CO_2的吸附作用。实验测得每克瓜环对二氧化碳的吸附量大约为17ml。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杞生;丛航;张建新;陶朱;薛赛凤;;七、八元瓜环对N-烯丙基-2-氨基吡啶光致环加成反应的选择性催化研究[J];有机化学;2011年07期
2 齐东梅;张秋云;坝德伟;陈志军;李慧;马培华;姚祖铭;;瓜环的缚酸行为及催化环己醇合成环己烯研究[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年04期
3 杨琴;杨永利;李丹;龙江风;;硫代苷脲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试剂;2011年07期
4 胡元骏;;肉松蒸酿凉瓜[J];东方养生;2011年07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11 ;[J];;年期
12 ;[J];;年期
13 ;[J];;年期
14 ;[J];;年期
15 ;[J];;年期
16 ;[J];;年期
17 ;[J];;年期
18 ;[J];;年期
19 ;[J];;年期
2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杞生;丛航;张建新;陶朱;薛赛凤;;七元瓜环对光致环加成反应的立体选择性[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王丹艳;祝黔江;陶朱;薛赛凤;;甲磺酸伊马替尼与七、八元瓜环的相互作用[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李春荣;丛航;薛赛凤;陶朱;;瓜环作为异烟肼新型潜在药物载体的研究[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4 佟玲;牟兰;薛赛凤;祝黔江;陶朱;;瓜环诱导啡咯啉异构体室温磷光[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曹荣;;十甲基五元瓜环与多酸阴离子构筑的超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和结构[A];大环化学和超分子化学的新发展——当前学科交叉的一个重要桥梁——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五届大环化学暨第七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王娅;牟兰;薛赛凤;祝黔江;陶朱;;荧光光谱法研究瓜环与苯胺类化合物的包结作用[A];第八届全国发光分析暨动力学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尉震;白翠改;丛航;薛赛凤;陶朱;祝黔江;;瓜环与Mg-Al-LDHs复合材料的合成及XRD表征[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三届大环化学暨第五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2006年
8 范志芳;肖昕;薛赛凤;祝黔江;陶朱;;七元瓜环与1,ω-亚烷基二异喹啉溴化物相互作用实体结构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9 闫莹;薛赛凤;陶朱;;七、八元瓜环对联苯胺的分析检测性能研究[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10 张虹;薛赛凤;陶朱;;三种瓜环对6-苄基胺基嘌呤的增溶影响[A];全国第十四届大环化学暨第六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专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英;瓜环与含氮杂环类农药的分子自组装及应用基础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2 吕利宾;4,4'-联吡啶类农药与瓜环、改性瓜环超分子体系及其抑菌除草活性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3 刘静欣;瓜环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牟兰;瓜环与药物分子自组装体系结构及性能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5 霍方俊;瓜环[6]与含咪唑基客体分子准轮烷超分子组装及生物活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6 董南;瓜环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及雷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曹敏纳;基于瓜环的纳米催化剂的制备和催化性能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强;模板试剂法合成瓜环及瓜环改性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2 杨晓娜;瓜环与紫精衍生物及盐酸丁咯地尔的相互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董春红;基于瓜环的阴离子荧光识别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胡英鹏;瓜环合成及其在贵金属回收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5 徐威;瓜环的合成、性质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丛航;瓜环的主客体化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任萌;分子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氨基酸酰胺衍生物以及与瓜环相互作用荧光性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佟玲;瓜环诱导萘、杂环类化合物室温磷光及相互作用性质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侯洪波;共存离子对瓜环主客体作用的影响及甲乙基取代瓜环的合成[D];贵州大学;2006年
10 牟兰;瓜环诱导稠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室温磷光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