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梁柱节点加强D型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贠航  
【摘要】: 高层钢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体系分为抗弯钢框架、中心支撑钢框架和偏心支撑钢框架。抗弯钢框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但其抗侧刚度较小,若通过加大梁柱截面的方法提高框架刚度则很不经济;中心支撑钢框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但其延性较差,耗能能力有限,并且支撑容易屈曲而发生失稳;偏心支撑钢框架结合了以上二者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通过耗能梁段耗散大量能量从而避免了支撑屈曲,相对抗弯钢框架显著地降低了用钢量,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改善D型偏心支撑耗能梁段与柱连接方式,使耗能梁段更好的发挥其剪切变形,研究整个偏心支撑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首先介绍一榀单跨二层耗能梁段与柱直接相连偏心支撑试验研究;其次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YSYS对该试验进行模拟,验证软件模拟的准确性;最后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改善的D型偏心支撑的耗能性能,得出节点加腋和加肋板D型偏心支撑的滞回性能优于传统的耗能梁端与柱直接相连偏心支撑,减缓了耗能梁段与柱直接相连处的脆性破坏,使耗能梁段有效的从柱端移出,从而使整个结构获得更大的塑性变形。 本文以工程应用为目的,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偏心支撑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做出改进,所得结论对D型偏心支撑抗震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新华,高公略;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耗能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林芹;;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1年02期
3 吴华英,周小平;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1期
4 田凯;肖亚明;;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6年03期
5 潘振宇,柴硕,赵成文,吴大群;轻钢结构住宅偏心支撑体系耗能梁段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6 贠航;郝际平;潘秀珍;张营营;陈小峰;高杰;;加肋板D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J];钢结构;2008年05期
7 赵春荣;史三元;崔炜;原冬霞;;弯剪作用下偏心支撑框架塑性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管克俭,王新武,彭少民;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特性和简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9 陈壮善;赵静;王士奇;;某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设计[J];钢结构;2007年06期
10 潘秀珍;郝际平;贠航;张营营;陈小峰;高杰;;三种新型梁柱连接节点用于单斜杆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9年01期
11 谢立新;刘观云;;支撑对钢框架结构的性能影响[J];重庆建筑;2008年09期
12 李仁达;于安林;;耗能段腹板高厚比对Y型偏心支撑框架滞回性能的影响[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3期
13 郭洋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整体刚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J];山西建筑;2005年06期
14 胡成;杜云;叶烨;;不同高宽比偏心支撑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J];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15 曹玉生;王东;王卉娜;;钢管混凝土隅撑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16 管克俭,王新武,彭少民;钢框架支撑体系的应用和分析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5期
17 沈国庆;陈宏;王元清;石永久;;支撑形式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6期
18 马海新;;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中华建设;2007年10期
19 石建光,陈子毅,陈新孝;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性能分析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0 赵根田;万馨;王珊;刘爱廉;;耗能梁段长度对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J];钢结构;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继强;石建光;那志宏;程义;;带偏心支撑钢筋砼框架的设计[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9年
2 石建光;宋继强;程义;朱丽华;;偏心支撑钢筋砼框架与框架剪力墙的比较研究[A];第七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1998年
3 沈国庆;陈宏;;粘弹性阻尼器在偏心支撑钢框架结构中的应用分析[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戴成华;孙飞飞;李国强;;偏心支撑框架体系的反应折减系数[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吉小萍;董军;;新型钢框架支撑体系特点及抗震性能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吉小萍;董军;;新型钢框架支撑体系特点及抗震性能分析[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维嶽;高小旺;易方民;;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分析方法研究[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8 江锡虎;;平面支撑钢框架静力非线性分析与优化[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梅华东;胡勇;董宝辉;刘庆;;几种框架形式的地震响应分析[A];第十四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10 易方民;张维嶽;高小旺;;偏心支撑钢框架分析中的几个问题[A];第八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199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宝成;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机理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潘秀珍;偏心支撑结构在现代钢结构应用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3 杨文侠;Y形偏心支撑钢框架的结构影响系数[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贠航;梁柱节点加强D型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玮;改良D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试验研究和抗震性能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3 田凯;高层偏心支撑钢框架的动力分析及耗能连梁的参数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4 吴华英;钢支撑框架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毛卓军;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6 沈淼;考虑耗能段长度变化时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8年
7 周剑;偏心支撑耗能梁段翼缘外伸板件宽厚比、超强系数和破坏模式的有限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8 吴静;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梁段长度以及支撑形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9 李志刚;偏心支撑框架的设计计算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10 赵小敏;Y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弹塑性动力分析[D];苏州科技学院;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