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节点加强D型偏心支撑钢框架滞回性能的试验与理论研究
【摘要】:
高层钢结构设计中框架结构体系分为抗弯钢框架、中心支撑钢框架和偏心支撑钢框架。抗弯钢框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但其抗侧刚度较小,若通过加大梁柱截面的方法提高框架刚度则很不经济;中心支撑钢框架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但其延性较差,耗能能力有限,并且支撑容易屈曲而发生失稳;偏心支撑钢框架结合了以上二者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通过耗能梁段耗散大量能量从而避免了支撑屈曲,相对抗弯钢框架显著地降低了用钢量,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通过改善D型偏心支撑耗能梁段与柱连接方式,使耗能梁段更好的发挥其剪切变形,研究整个偏心支撑的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首先介绍一榀单跨二层耗能梁段与柱直接相连偏心支撑试验研究;其次应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YSYS对该试验进行模拟,验证软件模拟的准确性;最后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计算改善的D型偏心支撑的耗能性能,得出节点加腋和加肋板D型偏心支撑的滞回性能优于传统的耗能梁端与柱直接相连偏心支撑,减缓了耗能梁段与柱直接相连处的脆性破坏,使耗能梁段有效的从柱端移出,从而使整个结构获得更大的塑性变形。
本文以工程应用为目的,在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偏心支撑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做出改进,所得结论对D型偏心支撑抗震设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
|
|
1 |
李新华,高公略;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耗能探讨[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
2 |
林芹;;偏心支撑钢框架的设计[J];山西建筑;2011年02期 |
3 |
吴华英,周小平;偏心支撑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J];国外建材科技;2004年01期 |
4 |
田凯;肖亚明;;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分析[J];工程与建设;2006年03期 |
5 |
潘振宇,柴硕,赵成文,吴大群;轻钢结构住宅偏心支撑体系耗能梁段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4期 |
6 |
贠航;郝际平;潘秀珍;张营营;陈小峰;高杰;;加肋板D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性能分析[J];钢结构;2008年05期 |
7 |
赵春荣;史三元;崔炜;原冬霞;;弯剪作用下偏心支撑框架塑性分析[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
8 |
管克俭,王新武,彭少民;偏心支撑钢框架耗能特性和简化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12期 |
9 |
陈壮善;赵静;王士奇;;某偏心支撑框架结构设计[J];钢结构;2007年06期 |
10 |
潘秀珍;郝际平;贠航;张营营;陈小峰;高杰;;三种新型梁柱连接节点用于单斜杆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9年01期 |
11 |
谢立新;刘观云;;支撑对钢框架结构的性能影响[J];重庆建筑;2008年09期 |
12 |
李仁达;于安林;;耗能段腹板高厚比对Y型偏心支撑框架滞回性能的影响[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2008年03期 |
13 |
郭洋波;偏心支撑框架结构整体刚度方程的建立和求解[J];山西建筑;2005年06期 |
14 |
胡成;杜云;叶烨;;不同高宽比偏心支撑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J];山西建筑;2008年09期 |
15 |
曹玉生;王东;王卉娜;;钢管混凝土隅撑框架的抗震性能研究[J];工业建筑;2008年S1期 |
16 |
管克俭,王新武,彭少民;钢框架支撑体系的应用和分析方法[J];中国工程科学;2003年05期 |
17 |
沈国庆;陈宏;王元清;石永久;;支撑形式对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5年06期 |
18 |
马海新;;高层建筑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J];中华建设;2007年10期 |
19 |
石建光,陈子毅,陈新孝;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性能分析研究[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
20 |
赵根田;万馨;王珊;刘爱廉;;耗能梁段长度对K形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J];钢结构;2007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