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
【摘要】:
本文提出构建“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是以“清文化”为主题,以四条历史主线作为遗产廊道的构成依据,它们是:满族崛起及入关前明清战争的历史主线;清朝皇帝东巡祭祖的历史主线;清前期藏传佛教在满族传播的历史主线;清前期满族与汉族文化交融的历史主线。这条廊道全长600多公里,是由57处重要的文化遗产节点元素构成,其中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地点8处(北京故宫、避暑山庄、承德外八庙、山海关、清昭陵、清福陵、清永陵和沈阳故宫);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赫图阿拉城、广宁城、兴城古城、中前所城、雍和宫、莲花山圣水寺、觉生寺、太平寺、北京孔庙和北海白塔);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界藩城、萨尔浒城、慈恩寺、佑顺寺、实胜寺、瑞应寺、圣经寺等);其他的节点20处。还有其他类型具有清文化特征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的构建引入决策科学的理论,应用层次分析法把廊道主线涉及到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的计算,设定评价指标、构造判断矩阵、进行重要度的排序,得出构建廊道的具体节点,确定廊道的地理范围。在廊道展示方面,采用先进的基于网络的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运用计算机编程辅助实现廊道主线遗产资源和廊道整体格局的展示。
在线性文化景观遗产日益受到关注的今天,借鉴遗产廊道这一历史与自然保护并举的遗产保护思路和方法,完善和建设我国的遗产保护体系,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构建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既是保护这条线性文化景观遗产的需要,也是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建设高效和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的需要,同时更是进一步开展文化旅游的需要。
|
|
|
|
1 |
李海燕;;国外遗址保护与利用的启示[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1年09期 |
2 |
李咏华;王纪武;王竹;;北美线性开放空间规划与管理经验探讨[J];国际城市规划;2011年04期 |
3 |
;[J];;年期 |
4 |
;[J];;年期 |
5 |
;[J];;年期 |
6 |
;[J];;年期 |
7 |
;[J];;年期 |
8 |
;[J];;年期 |
9 |
;[J];;年期 |
10 |
;[J];;年期 |
11 |
;[J];;年期 |
12 |
;[J];;年期 |
13 |
;[J];;年期 |
14 |
;[J];;年期 |
15 |
;[J];;年期 |
16 |
;[J];;年期 |
17 |
;[J];;年期 |
18 |
;[J];;年期 |
19 |
;[J];;年期 |
20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