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辛力  
【摘要】: 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未来结构抗震设计的发展方向。在抗震结构中,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通常为第一道抗震防线,其抗震性能的优劣对整个房屋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已被普遍应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中,但是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脆性以及剪力墙本身变形能力较差的特点,其使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对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可很好地解决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强度高而变形能力较差的矛盾,扩大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的使用范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简要介绍了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理念、研究现状及研究成果,论述了考虑高振型影响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的基本方法及设计过程。在以往研究基础上,以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相关规定为基础,着力解决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中的以下几个问题: (1)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及性能指标的确定。通过对5片剪跨比分别为1.5和1.0的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试件低周水平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中高、低矮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的破坏形态、破坏机理及变形性能,验证了分段约束配箍方式对于提高弯曲型剪力墙变形能力的有效性,说明了剪力墙截面变形能力设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的可靠性,论证了剪力墙塑性铰转角与其破坏程度有较好的相关性。根据墙体不同阶段的破坏程度,将剪力墙结构的性能划分为“使用良好、保证人身安全和防止倒塌”三个水平,提出用层间位移角和塑性铰转角共同作为剪力墙结构的性能控制指标,并给出了三性能水平的建议值。 (2)剪力墙弹塑性分析的宏观墙元模型。以结构三维非线性分析程序CANNY为平台,采用纤维墙元模型对剪力墙进行非线性分析。通过对4片剪力墙试件的非线性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说明了这种墙元模型的有效性。 (3)考虑高阶振型效应的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在模态Pushover分析方法中,用能力谱法替代原有的动力时程分析,在现行规范加速度反应谱基础上计算结构各振型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各性能水平的位移反应,然后将其转化为相应多自由结构的位移反应,并通过SRSS法求得结构的总位移反应,用其与剪力墙的目标位移进行比较,判断设计结果是否满足性能目标要求。 (4)剪力墙弹性刚度的选取。提出一种“目标周期法”,即由剪力墙各性能水平的目标位移导出其相应等效周期(目标周期),以结构各性能水平自振周期小于或等于目标周期为原则确定墙肢的截面厚度,使剪力墙的能力曲线与需求曲线在弹性阶段基本重合,抗震能力基本等于抗震需求。 (5)剪力墙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超强系数的取值,提出了超强系数的取值方法;将结构各性能水平地震需求的最大值除以超强系数得到剪力墙的承载力设计值,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剪力墙截面承载力设计,使剪力墙的能力曲线在弹塑性阶段不低于需求曲线,确保剪力墙满足各性能水平的承载力需求。 (6)剪力墙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根据收集到的313片剪力墙试件的受剪性能试验数据,分析了中国混凝土规范、美国ACI规范及桁架-拱模型所给的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和拟合效果,探讨了剪力墙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数据重新拟合能够适应不同计算理论的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为我国现行规范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进一步修正提供参考。 (7)基于塑性铰转角需求的剪力墙截面变形能力设计方法。以性能目标要求的剪力墙极限塑性铰转角需求作为设计基准,建立了剪力墙塑性铰转角、轴压比、边缘构件约束区长度以及配箍特征值的关系,针对目前我国规范设计现状,提出了较合理的剪力墙轴压比限值及边缘构件设计方法。 以上各内容包含了剪力墙的性能目标确定、弹性刚度选取、承载力设计、变形能力设计以及静力弹塑性分析验证,概括了剪力墙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全过程。最后将各问题串联,通过一算例分析介绍了本文所给方法的设计全过程,为剪力墙类结构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彬;;浅谈剪力墙截面优化对经济性的影响[J];职业;2011年18期
2 钟华;;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价[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年04期
3 齐楠;;浅议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4 吕瑞孝;姜剑虹;;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需关注的要点[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5 廖倩文;;概述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之要点[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6期
6 赵守勇;;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J];煤炭技术;2011年09期
7 杜敏;林玮;郭晓云;;基于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结构地震输入能量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年03期
8 李桂萍;;浅谈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J];科学之友;2011年12期
9 韦静;;浅析剪力墙结构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10 陈耀;;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优化设计分析探讨[J];福建建材;2011年04期
11 秦艳;焦维;;剪力墙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12 贺海斌;朱学文;;高层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抗侧刚度的优化设计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09期
13 黎燕辉;;关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连梁钢筋设置的建议[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1年S1期
14 张露;;高层住宅转角窗结构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15 付丽萍;肖松青;李耀雄;;侧筒中间大跨度框架的超限高层结构设计——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综合楼设计实例[J];华中建筑;2011年06期
16 汪兴;;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要点分析[J];中华民居;2011年06期
17 潘焕亮;;高层剪力墙住宅的设计探讨[J];山西建筑;2011年24期
18 陈峰;张旭;;关于高层建筑剪力墙连梁设计的探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0年08期
19 温小峰;王飞;;住宅楼剪力墙结构设计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8期
20 徐尧;;高层剪力墙钢筋位置及保护层的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飞翔;杜新喜;程辉;彭攀;;基于AutoCAD剪力墙软件前处理开发[A];钢结构工程研究⑧——中国钢协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第12届(ASSF-2010)学术交流会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滕军;吕海霞;李祚华;;平面不规则剪力墙结构大震变形及耗能反应分析[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0年
3 张惠英;武延民;来晋炎;;盒式结构抗侧力计算方法的探讨[A];现代砌体结构——2000年全国砌体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李桂青;;剪力墙及框架—剪力墙结构自由振动的计算方法[A];中国地震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5 刘绪勇;何俊文;;某小高层住宅的剪力墙截面优化浅析[A];山东建筑学会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山东土木工程学会工程设计及电算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6 扈明;马晨音;张玉峰;;麦收国际公寓结构平面不规则设计[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朱砂;江见鲸;;计算形函数有限条在剪力墙分析中的应用[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8 刘建新;;一种新的剪力墙结构体系[A];第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4年
9 王晓洁;陆道渊;魏丰登;赵明;王进琦;;金广枫景超高层剪力墙结构分析[A];建筑结构(2009·增刊)——第二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零祝建;阳日;;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分析的传递矩阵法[A];第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9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力;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直接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2 陈学伟;剪力墙结构构件变形指标的研究及计算平台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3 初明进;冷弯薄壁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李琪;基于位移模式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张延;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控制[D];浙江大学;2006年
6 章红梅;剪力墙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7 方有珍;半刚接钢框架(柱弱轴)—内填RC剪力墙结构的滞回性能[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白亮;型钢高性能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及性能设计理论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9 齐建伟;轻钢骨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徐磊;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荷载传递梁刚度对木框架剪力墙受力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2 陈远军;六度区多层剪力墙结构住宅中低配筋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3 孙宏兵;高性能混凝土双连梁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邵旭斌;大空间住宅剪力墙出平面承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梅岿;高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动力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丽森;基于SAP2000的浮石混凝土抗爆动态特性分析[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7 孙思为;带暗支撑剪力墙构件抗震性能及变形指标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宋光辉;小高层结构抗震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徐利华;钢管混凝土排柱剪力墙框筒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李靖宇;跳层剪力墙结构分析及其简化计算[D];大连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五合国际(5+1 Werkhart)结构工程师 刘平;从震害谈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上)[N];中华建筑报;2008年
2 何志祥余伟炜 唐海彬;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设计体会[N];建筑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吴小敏;购房留意抗震级别[N];韶关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林良锋;湛江已建或在建楼盘抗震系数如何?[N];湛江日报;2008年
5 ;开发区内筑良巢 和谐人居新标本[N];中国建设报;2007年
6 成都传媒集团记者 康庆;安心回家 成都的高楼很稳当[N];成都日报;2008年
7 造造 编写;鲁班软件实战练兵场(20)[N];建筑时报;2007年
8 任科峰 桑柏山 章百梁;剪力墙结构地下室墙板裂缝的防治[N];中华建筑报;2006年
9 ;专家建言建筑设计与房屋抗震[N];消费日报;2008年
10 聂楠郭书武 陈荣霞;地震拷问我们的房子是否安全[N];新乡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