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小城市空间生长研究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城市空间增长迅猛。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逐步深入,如何解决我国城市快速、无序增长所带来的问题,如何在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保护环境,与环境共生共荣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课题。本论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本论文中的“城市空间生长”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要求:首先,生长过程需符合可持续原则,即保证生长体(城市空间)安全,并具有持久生命力;其次,生长过程应符合城市空间系统的自身发展规律。综合这两方面要求,本文试图探讨一种既符合空间发展的社会经济规律,又结合自然、人文资源保护等生态安全问题的空间生长引导方法,旨在控制城市无序蔓延、节约资源、促进空间可持续发展。
本论文着眼于欠发达地区小城市,以陕西澄城为案例展开研究。论文在深入发掘城市空间生长内涵,系统总结国内外相关理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如何构建合理的城市空间生长引导方法。随后,论文结合陕西澄城案例展开实证研究:首先,将城市空间视为个体,将城市空间生长的作用机制及动力主体视为外在作用,“由外而内”地探析了城市发展的特征以及问题的根源;其次,通过分析城市内部各空间要素的发展历程与城市空间总体发展历程的关系,“由内而外”地探讨其城市内部各空间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而提取影响空间总体发展的内部核心要素;再次,基于前述分析结论,在把握未来城市发展前景、趋势的基础上,将影响城市空间总体发展的内部核心要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GIS多准则评价技术建立综合模型全面评价城市待发展用地,为城市空间发展提供有选择的空间供给,确定不同地域空间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用地的适宜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发展的供给策略;最后,根据科学、动态的规划布局理念(分期规划)合理地控制空间拓展的总量以及用地比量结构,进而完成规划布局方案。
基于以上研究,本论文将城市空间生长研究归纳为一个“调查——分析——规划(预测)——实施——反馈”的动态反馈、修正的过程,并且提出城市空间生长引导方法体系。方法包括空间生长状况调查及建立数据库、空间生长历程分析、空间生长趋势预测及反馈三大部分,共分为调查、建立数据库、城市空间生长历程分析、城市内部空间相互作用机制分析、模型预测、从模型到规划布局方案、动态反馈机制七个主要环节。最后,论文结尾对本研究过程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了若干思考,期望以此为起点不断充实过程中的分析、研究内容,最终更加有效的指导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