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法用于回收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研究
【摘要】:
电镀废水排放量大,所含重金属离子污染大,常规处理方法的效果稳定但不能回收废水中的重金属,造成浪费,因此探索稳定高效的电镀废水回用工艺具有很大实用价值。本课题针对广东省某电镀厂污水车间进水,采用双阴柱全饱和流程进行实验,出水中六价铬浓度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同时回收了废水中的六价铬。
课题研究内容包括五部分:1、树脂选型;2、处理工艺确定;3、再生剂的用量;4、再生方式;5、树脂交换容量和再生程度。6、回收液成分及回收成本。实验中主要研究以下几点:离子交换对六价铬的去除效果和机理;再生剂用量对树脂再生程度的影响;再生方式对树脂再生后的使用效果的影响;回收的含六价铬溶液的组分。
实验结果表明:1、采用D301树脂和双阴柱全饱和工艺流程,对六价铬的去除效果好,树脂再生所需再生剂量小。2、采用逆流再生工艺,先用水反洗,然后再生液反洗,水再反洗,最后酸正洗。如此再生后,交换柱再次使用时,出水六价铬浓度能够达标,如果没有最后酸洗,再生后的交换柱使用初期出水六价铬浓度超标。3、再生时的再生液反洗阶段,前期出水含六价铬浓度高,pH为中性,后期出水含六价铬浓度低,pH为强碱性。所以将再生液反洗分成两步,第一步采用上次再生液反洗的后期出水进行再生,第二步采用新配置的再生液进行再生。4、再生液反洗树脂出水作为回收液,回收液中主要含六价铬,经适当处理后可回用于电镀生产。
结果表明,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电镀废水实现六价铬闭路循环以及出水六价铬浓度达标排放是可行的。
|
|
|
|
1 |
邓小红;;铁屑内电解法处理电镀含铬废水的实验研究及应用[J];环境工程学报;2008年10期 |
2 |
马青兰;刘秀艳;吕俏;;电镀六价铬废水的实用处理工艺研究及应用[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年12期 |
3 |
李文彦,魏秀稳,米同清;电镀废水六价铬的价态变化规律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0年04期 |
4 |
邓小红;宋仲容;;电镀含铬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5 |
李雯;张光华;朱雪丹;来水利;;O-羧甲基壳聚糖对电镀废水中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J];电镀与涂饰;2010年07期 |
6 |
程玉琪;电镀废水中六价铬的高分子胺抽出——原子吸收分析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6年01期 |
7 |
莫曦明;彭寨玉;徐淑暖;邝慧聪;杜二青;;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饮用水中六价铬[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年08期 |
8 |
施波;;废水中六价铬的存在形态分析[J];电镀与环保;1986年04期 |
9 |
范建凤;孙晓光;;磺化腐植酸处理模拟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J];电镀与涂饰;2011年03期 |
10 |
方明建,郑旭煦,殷钟意,冯军;固定相络合萃取剂处理水中六价铬性能研究与应用[J];表面技术;2004年04期 |
11 |
高洪阁,李白英,刘立民,陈丽慧;应用高硫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还原电镀废水中的六价铬离子[J];能源环境保护;2002年04期 |
12 |
俞勇梅,周渝生,夏曙演,白凌,张晓旗,李福德,李昕;生物法治理宝钢2030mm冷轧混合含铬废水的条件选择[J];宝钢技术;2005年03期 |
13 |
周枫;;废水中六价铬的主要存在形态与废水浓度及酸度的关系——兼与施波同志商榷[J];电镀与环保;1988年02期 |
14 |
张克建;;用肼及活性碳除去废水中的六价铬[J];应用化工;1982年03期 |
15 |
王尚丰;;广西壮族自治区环保办举办“有色废水中六价铬分析方法”培训班[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1983年01期 |
16 |
穆从如,李森照,王立军,何瑞珍;铬在土壤中的累积和转化[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1984年05期 |
17 |
纪柱;;铬渣的物相组成及其对铬渣解毒和综合利用的影响[J];化工环保;1984年01期 |
18 |
秦裕礼;;中铬黄生产母液中除六价铬的方法[J];云南化工;1990年01期 |
19 |
戚文彬,朱岩,丁善林,叶惠芬;离子色谱法测定六价铬和三价铬[J];岩矿测试;1991年02期 |
20 |
张自平;;六价铬的标准曲线与倍标准曲线的统一性[J];云南环境科学;1993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