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对校园形态及环境的影响
【摘要】:
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其发展受到时代的制约。大学由于自身特点而具有独特文化功能,大学校园作为社会文明的窗口,无声的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情操,丰富社会知识,规范学生行为,促进身心健康,是激发学生成才的有效因素。环境与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生态关系,可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本文分析了大学校园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对国内外校校园形态、办学理念和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阐述了当今时代对生态的要求。生态主义已经成为当今人类思想的主流倾向之一。生态理论在环境设计领域的影响也不断深入,人们开始从生态学的角度关注环境设计理论的方方面面,比如植物配置、绿地系统的规划、景观规划与设计、乡土植物的利用与保护、校园生态系统的构建等。
研究发现:
(1)生态型校园应该具备四个主要功能:校园的环境质量和生态效应,通过绿色植物的种植面积比重,种植设计艺术水平和养护水平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合理的功能布局,为学生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娱乐活动场所;通过良好的环境陶冶人的精神情操,即“人创造环境,环境培育人”;通过人与环境的互动,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历史文脉,构成一种和谐的生态系统。
(2)通过对我国高校现状分析,作者认为高校生态建设缺乏系统性,缺乏有序的弹性增长。存在校园景观雷同、缺乏特色,校园环境孤立与自然环境之外,校园历史文脉丢失等问题。同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论我国高校校园的定位和再塑造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