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解算的采空区漏风分析可视化实现
【摘要】: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采空区遗煤自燃等煤矿灾害都与采空区漏风有直接关系,所以加强采空区漏风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本论文在充分调研国内外关于采煤工作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考虑到采空区漏风和矿井通风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把采空区漏风风流的模拟与煤矿通风系统网络解算模型联系起来,在通风系统网络解算模型基础上,采用二维网格化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采空区网格模型,研究了U型工作面采空区漏风分布计算模式。为了实现直观、高效地显示采空区漏风分布特征,在MapXVB环境下实现了计算结果的可视化显现。本系统利用Visul Basic 6.0为软件开发平台,编制基于MapX组件的采空区漏风分析系统,实现了通风网络解算以及本文所建模型的分析计算,并实现了采空区网格模型节点压能等值线图和节点风速等值线图的绘制。当通风系统发生改变,通过网络解算手段得到回采工作面两端压差和工作面进风量,之后再利用采空区网格模型,进行采空区漏风分析,计算采空区漏风的风量、风压和风速等参数。即每调整一次通风系统,实现一次通风系统网络解算,则可以得到一组采空区漏风分布特征参数。最后,把采空区漏风分析系统应用到崔家沟煤矿,结果显示,当矿井通风系统发生变化时,工作面风量和采空区风流分布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
论文通过对采空区漏风的分析,为煤矿通风安全管理者进行各种工作面安全状况分析以及预测由采空区漏风所引起的灾害事故的发生提供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持,能够更好地指导煤矿安全生产,特别是对于预防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和采空区遗煤自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
|
|
1 |
吴冷峻,陈宜华,汪俊,王春生,王建国,刘明林;河东金矿井下深部通风系统优化设计[J];矿业快报;2004年10期 |
2 |
张志立;何敏;;矿井通风系统模拟分析[J];中州煤炭;2006年01期 |
3 |
韩有波;胡立国;李艳昌;刘剑;;基于MVSS 3.0的小青矿通风系统风网解算研究[J];矿业快报;2008年02期 |
4 |
李晓峰;魏连江;刘云岗;;通风网络解算的改进研究及实现[J];矿业工程;2008年06期 |
5 |
何敏;;城郊煤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实践[J];中州煤炭;2009年06期 |
6 |
;云锡矿区井下排氡通风的特点[J];云南冶金;1977年06期 |
7 |
汪俊;吴冷峻;吴江;杨承祥;;冬瓜山铜矿老区通风系统改造[J];矿业快报;2006年07期 |
8 |
杜翠凤;张昊;田文明;;矿井通风网络解算可视化软件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7年04期 |
9 |
巩志敏;周心权;刘正宏;;采空区煤自燃危险因素灰色关联性分析[J];煤矿安全;2008年04期 |
10 |
王文选;;采空区自燃火源位置精确探测技术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9年01期 |
11 |
刘庆锋;;平煤五矿煤层自然发火规律和防治策略[J];中州煤炭;2010年08期 |
12 |
贺明新;王祥春;;轻型放顶煤工作面采空区自燃危险区域划分[J];煤矿安全;2011年03期 |
13 |
王中兵,郑丙建,王彦凯,王建林;用节点法解算矿井通风网络的研究与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1999年03期 |
14 |
王雷;杨胜强;;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6年03期 |
15 |
林建广;赵恩平;蒋仲安;陈宙;;矿井通风网络图绘制与解算一体化系统的研制[J];矿业工程;2006年06期 |
16 |
刘杨威;杜翠凤;;多级机站通风网络解算系统的研究及开发[J];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年06期 |
17 |
曾伟,张洪福,王刚,蒋清华;基于WebGIS技术的通风网络解算的研究与应用[J];煤矿安全;2005年08期 |
18 |
王勇;;堵排结合防治采空区瓦斯[J];中州煤炭;2006年03期 |
19 |
何伯稳;张永;潘鑫;张文化;;罗克休泡沫防火新材料在防治煤炭自然发火中的运用[J];煤炭工程;2006年08期 |
20 |
俞学平;高正强;汤晓东;李玉春;;提高注氮防灭火效果的技术应用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7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