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摘要】: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在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将有利于促进信息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信息人才在煤矿企业中的培养、煤矿企业信息产业发展、煤矿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最终提高我国煤矿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因此,开展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对煤矿企业实现信息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在结合煤矿企业信息化的特征、内涵及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矿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煤矿企业信息化评价的内涵、目的及意义。根据指标构建的设计思想、依据、原则及方法,构建了由信息化战略规划、信息化基础建设、生产信息化、安全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流通信息化、信息化人才为主要指标的7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阐述了各指标的基本内容及计算方法;其次介绍了运用G1法和熵权法(Entropy Method)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方法来确定各指标权重,从而为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指导,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法(Grey RelativeModel)计算出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的关联度,以此对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做出综合评价。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研究对评价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最后以陕西省彬县某煤矿为评价对象,对其进行了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计算结果表明:该煤矿企业从2008-2010年的信息化水平关联度分别为0.5891(中等),0.7466(较高),0.7952(较高)。表明该煤矿企业2009-2010年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信息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应继续保持。运用该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对陕西省彬县某煤矿企业信息化水平的评价结果与该煤矿企业实际信息化水平基本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