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长距离DWDM系统中克尔效应的研究
【摘要】:目前,光纤通信正向着长距离、大容量、高速率的趋势发展,而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特别是克尔效应,即FWM效应、SPM效应和XPM效应,会对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在DWDM系统中,随着信道间隔的减小以及入纤功率的提高,克尔效应对系统的影响也随之加重。因此,对XPM效应、SPM效应和FWM效应的研究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主要研究了FWM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其对DWDM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抑制FWM效应的方法。采用Matlab软件和Optisystem软件相结合,通过实验研究了三种色散补偿方式、不同信号调制格式和不同入纤功率与FWM效应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后置色散补偿方式、RZ以及合适的入纤功率有助于抑制FWM效应,减小系统误码率,提高系统性能。
本文对SPM效应和XPM效应的产生进行理论分析,介绍了二者对DWDM系统性能的影响。使用软件在实验中探究了影响SPM效应的两大因素,即相移和色散;同时,通过实验研究了不同入纤功率和传输速率对XPM效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理的色散补偿及在反常色散介质中,SPM效应导致的频谱展宽能得到有效抑制;传输速率越小XPM效应越小,当速率不变时,在一定限度内,较高的入纤功率能减小XPM效应,提高DWDM系统的通信质量
|
|
|
|
1 |
李晶;邓颖;景峰;王建军;;光克尔效应提高全光纤前端系统信噪比的理论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1年11期 |
2 |
王丛方,秦元东,夏宗矩,邹英华,赵雄燕,陈慧英;聚腈分子的飞秒时间分辨光克尔效应[J];量子电子学报;1997年04期 |
3 |
姚琼,胡永明,宋章启,谢元平;谐振型光纤陀螺克尔效应误差消除方法研究[J];光子学报;2005年09期 |
4 |
J.Montanha;傅烈堂;;克尔常数的新测量装置[J];国外计量;1992年03期 |
5 |
郝燕玲;王瑞;黄平;;消除消偏光纤陀螺克尔效应的一种方法[J];中国惯性技术学报;2010年04期 |
6 |
李绪友;张勇;张琛;王珺;;布里渊光纤环形腔的克尔效应[J];光电工程;2009年10期 |
7 |
本刊编辑部;电光效应[J];传感器技术;1989年04期 |
8 |
;导航与制导[J];电子科技文摘;2001年09期 |
9 |
陈良尧;;磁光法拉第和克尔效应原理及其测量[J];半导体光电;1991年04期 |
10 |
于秀娟;廖延彪;张敏;余有龙;李德杰;;谐振式空心光子带隙光纤陀螺中的光克尔效应[J];中国激光;2008年03期 |
11 |
;应用光克尔效应测定微微秒脉冲宽度[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73年Z1期 |
12 |
延凤平,简水生;SBS-FOG中克尔效应的理论分析[J];光电子·激光;2001年04期 |
13 |
徐勇;冯铁荪;;激光在克尔磁滞回线检测中的应用[J];激光技术;1987年06期 |
14 |
王威礼,何雪华,让庆澜,张合义;GaAs双光束耦合中的普克尔效应[J];半导体学报;1990年01期 |
15 |
刘文兵;钟鸣;冯国英;林菊平;陈星明;;克尔效应导致的鬼像位置移动(英文)[J];光学与光电技术;2006年04期 |
16 |
魏健;张筱波;陈娇;;基于光克尔效应的超快光开关效率检测方法[J];兵工自动化;2013年03期 |
17 |
吴锦雷,张琦锋,梁瑞生,王树峰,龚旗煌;Ag-BaO薄膜的光克尔效应实验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
18 |
马再如;冯国英;陈建国;赵华君;李小东;王绍朋;朱启华;;克尔效应对高斯光束质量M~2因子的影响及抑制[J];光子学报;2006年04期 |
19 |
王晓光,于荣金;原子与单模场相互作用中克尔效应与斯塔克效应的统一处理[J];光学学报;1998年09期 |
20 |
温海燕;雷林绪;张朝阳;;基于普克尔效应的双晶体互易型光学电压传感器[J];电测与仪表;2014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