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质—开采条件下的采煤沉陷预测程序设计
【摘要】: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引起或诱发的煤矿区地面沉陷、塌陷和山地开裂等地质环境破坏及其诱发的地质灾害称之为采煤沉陷。采煤沉陷已经成为制约煤矿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在全面分析地质、采矿等因素与采煤沉陷关系的基础上,从地质的角度,揭示了采煤沉陷的发生、发展规律,进一步完善了采煤沉陷研究的理论体系及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的理论基础;结合陕西省典型煤矿区实际,用计算机语言 VB 开发出能在开采前对采煤沉陷进行准确预测预报的采煤沉陷动态演化预测系统软件,以仿真模拟随着工作面推进,地表移动变形的发生、发展过程。
本系统可以对近水平煤层或中倾斜煤层在充分采动或非充分采动情况下的地表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及水平变形等五种移动变形参数进行预测,并能输出主剖面上的地表各移动变形参数的预测曲线图;可以计算出采煤沉陷盆地任意一点的地表移动变形值,并可绘制采煤沉陷盆地地表移动变形等值线;可以对整个采煤沉陷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曲线图和关系表的形式,输出在一定的地质、采矿条件下,工作面每推进 10m,地表相应的移动变形参数;能够作出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开采速度条件下的地表移动变形曲线。
通过与教材中的典型算例进行验算,本系统运算精度完全可靠。通过与铜川矿区王石凹井田东部采区 291 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结果的对比,本系统预测精度在允许范围之内,能够满足现场需求。
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成为铜川煤矿区确定合理开采强度和对采煤沉陷进行准确预测预报的依据和手段。该成果对其它大型矿区的采煤沉陷控制也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推广应用前景。
|
|
|
|
1 |
;安徽淮南 沉陷之痛[J];绿叶;2005年04期 |
2 |
;萍乡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办公室——萍乡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见成效[J];审计与理财;2008年05期 |
3 |
马智;;论地质构造对采煤沉陷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6期 |
4 |
;铜川矿区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程[J];陕西综合经济;2009年05期 |
5 |
徐贤毕,麻竹林,周如柳;老屋基矿采煤沉陷影响因素分析[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S1期 |
6 |
张明亮;史同广;王海霞;;采煤沉陷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修复措施——以邹城矿区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年05期 |
7 |
吴玉会;殷蓬勃;;采煤沉陷的环境危害分类与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
8 |
胡振琪,刘海滨;采煤沉陷地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内容深度[J];能源环境保护;1994年04期 |
9 |
;省人民政府要求切实做好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等6则[J];湖南政报;2007年12期 |
10 |
吴天有;;大同市采煤沉陷区农民呼救[J];中国老区建设;2011年04期 |
11 |
;信息资讯·建设信息[J];煤炭工程;2006年10期 |
12 |
宏剑;;拯救沉陷区[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7年07期 |
13 |
夏成斌;;土地复垦技术在淮南矿区的推广和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3期 |
14 |
顾令宇;刘芳;;淮南采煤沉陷区蓄水富营养化防治对策初探[J];治淮;2011年03期 |
15 |
朱润亚;;地质构造对采煤沉陷的控制作用[J];硅谷;2008年06期 |
16 |
陈晓辉;;凤台县沉陷区现状分析[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4期 |
17 |
李彤民,吴长春,梁江;动态模拟在输气管道工艺设计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1999年04期 |
18 |
吴志荣,许畅燕,黄金国,陈润洁;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立式袋成型包装机中的应用[J];包装与食品机械;2001年02期 |
19 |
崔凯,张东海,皇甫义;Auto LISP编制动态模拟数控机床切割程序[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3年01期 |
20 |
石辉,刘建勇;利用神经网络动态模拟污水生物脱氮过程[J];净水技术;2004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