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企业风险识别、评估与防控研究
【摘要】: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煤炭企业的平稳运行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实现了较快进步,但是仍然面临着宏观政策、安全、财务、市场等风险。如何有效识别、评估与防控这些风险是目前煤炭企业和学术研究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有鉴于此,在对现有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针对煤炭企业风险的特点,综合运用煤炭企业管理、风险管理、数理统计、结构方程模型(SEM)相关方法、模糊数学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我国煤炭企业风险进行了识别、评估和防控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煤炭企业的特点,从外部环境、企业资源、能力、组织管理、安全保障和运营6个维度对煤炭企业潜在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43个研究假设。借助于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据此识别出政策法规、行业市场、关键资源、核心能力、组织管理、安全保障和生产销售7个方面的风险因素为煤炭企业的关键风险因素。
(2)在煤炭企业关键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煤炭企业风险路径关系概念模型及相应的22个路径关系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对概念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据此指出了煤炭企业7个方面的关键风险因素对风险影响的总体排序为:组织管理核心能力生产销售关键资源安全保障政策法规行业市场。研究结果为风险防控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3)在煤炭企业关键风险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建立了煤炭企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基于三角模糊数定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计算推导出了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及风险等级的高低,并对煤炭企业整体风险状况进行了测度。通过计算分析,指出了现今我国煤炭企业在行业市场方面的风险等级较低、在政策法规、核心能力、组织管理方面的风险等级为一般,在关键资源、安全保障和生产销售方面的风险等级较高,煤炭企业整体处于一般风险等级状态。评估方法和评估结果可为煤炭企业进行风险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
(4)在分析煤炭企业传统的风险防范方法及其弊端的基础上,设计了风险动态关联触发器模型,并以此建立了煤炭企业风险动态防范体系。从风险量和可控度方面对煤炭企业各种风险进行了划分,由此形成了4类风险组合,为煤炭企业的风险控制提供了依据。探讨了以路径分析作为风险控制的主要分析方法,指出了路径分析的步骤,分析了煤炭企业风险控制和风险处理的主要措施。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煤炭企业风险防控措施。
以上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了煤炭企业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并为煤炭企业防控风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最终实现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
|
|
|
1 |
赵晓萌;;煤炭企业风险管理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年05期 |
2 |
金奎德;;煤炭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的对策及建议[J];中国煤炭工业;2009年04期 |
3 |
许贵舫;煤价改革与煤炭企业的发展[J];中州煤炭;1991年05期 |
4 |
纪成君,赵宏;煤炭工业科技进步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1994年05期 |
5 |
陈晓东,谢振华,陶学禹;煤炭企业职工需要层次研究(上)[J];煤炭企业管理;1994年08期 |
6 |
蔡时寿;加速产业结构调整 搞活地方国有煤炭企业[J];中国煤炭;1995年01期 |
7 |
李文;关于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考[J];内蒙古煤炭经济;1997年03期 |
8 |
张志凌,张建玲;大力推进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J];山西煤炭;1997年03期 |
9 |
杨文洲;国有煤炭企业实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几个问题[J];山西焦煤科技;1997年02期 |
10 |
李华民;一贯的奉献 暂时的困难 光明的未来——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态势辨析[J];煤炭企业管理;1997年01期 |
11 |
张同全;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面临的障碍及对策[J];煤炭企业管理;1997年05期 |
12 |
项君,陈子云,方向明;调整煤炭企业经营战略 树立新的企业形象[J];煤炭企业管理;1997年09期 |
13 |
张继武;波兰煤炭企业的改革与发展[J];煤炭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
14 |
刘延龙;调整煤炭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新思路[J];煤炭经济研究;1998年10期 |
15 |
刘延龙;加强煤炭企业信息技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J];煤炭科学技术;1998年07期 |
16 |
陈有文;西南省市煤炭企业联合与重组的思考[J];煤炭经济研究;1999年02期 |
17 |
张春堂,杨占海;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所需环境[J];煤炭经济研究;1999年07期 |
18 |
薛正军;白集煤矿培养人才的实践和效果[J];江苏煤炭;1999年03期 |
19 |
王洪太,阎敬友,陈善明;加强营销队伍建设 搞活煤炭企业多种经营[J];煤炭科技;1999年03期 |
20 |
周敏,刘伟;煤炭企业竞争战略与产业特性适应性分析——兼论“高产高效”与“精产精销”之辩[J];煤炭经济研究;2000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