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近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机理研究

曹明  
【摘要】: 近年来我国对榆神府矿区典型浅埋工作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得出了其矿压显现规律和顶板来压机理。然而,对基岩较厚、上覆双关键层的近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和顶板来压机理研究很少,仍缺乏完整和统一的认识。因此,研究并揭示近浅埋长壁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和顶板来压机理对今后榆神府矿区近浅埋工作面的科学开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以导师承担的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浅埋煤层保水开采基础研究”为依托,以榆树湾煤矿20102近浅埋长壁工作面和海湾煤矿3号井2-2上近浅埋工作面为例进行研究。首先,对榆神府矿区近浅埋煤层的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实测和相似模拟研究,得出了近浅埋长壁开采的特殊矿压显现规律。通过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研究,以岩层控制的关键层理论为基础,得出上覆基岩主、亚双关键层的破断运动规律。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建立模型,揭示了近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的顶板来压机理。 研究表明,榆神府矿区赋存有大量的近浅埋煤层,主要表现为厚基岩,上覆双关键层结构。近浅埋工作面仍然存在明显的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来压期间支架动载明显,无明显台阶下沉,来压步距及强度一般呈现非均匀性大小周期变化。相似模拟和数值模拟得出主关键层的破断导致下位亚关键层与之同步破断,主关键层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往往形成大来压,来压显现强烈,亚关键层初次破断和周期破断往往形成小来压,两组关键层的非均匀性大小周期破断是造成近浅埋工作面特殊矿压规律的根本原因。通过复合效应判别,两个近浅埋工作面上覆双关键层均会产生复合效应。通过来压影响程度判别,两个近浅埋工作面上覆主亚双关键层破断均会对来压产生显著影响。理论分析和模型计算得出近浅埋长壁工作面来压步距及强度一般呈现非均匀性大小周期变化,从而对近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的特殊来压规律进行合理解释,为近浅埋工作面顶板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正昌;浅埋综采面矿压显现及其控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1年01期
2 黄庆享;浅埋煤层厚沙土层顶板关键块动态载荷分布规律[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3年06期
3 王悦平;胡永凯;李晓辉;;浅埋煤层保水开采简述[J];山东煤炭科技;2009年06期
4 刘卫忠;;浅埋煤层坚硬顶板综采面初放管理的实践[J];煤炭科技;2007年04期
5 王晓振;石飞;朱卫兵;李新华;;活鸡兔井沟谷地形下初次来压规律分析[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9年04期
6 魏秉亮,范立民,杨宏科;浅埋近水平煤层采动地面变形规律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9年03期
7 张永平,杨君;浅埋煤层回采巷道采用裸体支护的可行性分析[J];煤炭技术;2004年11期
8 李茂云;;薄基岩浅埋煤层覆岩活动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J];山西煤炭;2011年08期
9 金广清,杨君;浅埋煤层回采巷道采用裸体支护的可行性分析[J];煤炭工程;2005年08期
10 赵兴东,杨天鸿,唐春安,黄正权;煤层顶板破断机理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3年05期
11 李刚,梁冰,李凤仪;大柳塔煤矿12305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相似模拟[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2 董爱菊;张沛;杨花娥;杨渭清;;浅埋煤层厚沙土层采动卸荷破坏的“拱”状数学模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3 卢鑫;张东升;范钢伟;崔霆锋;王晓东;;厚砂层薄基岩浅埋煤层矿压显现规律研究[J];煤矿安全;2008年09期
14 刘洋;党西峰;吕文宏;;浅埋煤层开采顶板移动规律及强制放顶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08年10期
15 侯忠杰,谢胜华,张杰;地表厚土层浅埋煤层开采模拟实验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16 张杰;;采高对浅埋煤层老顶岩层破断距的影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17 吴亚安;宁建宏;葛光荣;刘洋;;榆阳煤矿2301工作面覆岩活动规律的数值分析[J];煤炭工程;2009年10期
18 崔廷锋;郭念波;尤亚;刘东亮;;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实测分析[J];煤炭科技;2009年04期
19 谢大平;;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的物理相似模拟试验[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0 段中会,杨宏科,赵洪林;陕北神府矿区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几个问题[J];陕西煤炭技术;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苗彦平;郭佐宁;黄永安;王碧清;;浅埋煤层合理支护阻力实测统计分析[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2 黄庆享;刘素花;张沛;黄克军;;浅埋煤层局部充填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模拟[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3 黄永安;张建国;苗彦平;;浅埋煤层大采高工作面回撤挂网技术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4 郝君;白如红;王振华;何龙伟;;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阻力分布规律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5 翟德元;张镇;;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浅层地压控制技术研究[A];2010内蒙古煤炭工业科学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小明;侯忠杰;;砂土基型浅埋煤层保水开采安全推进距离模拟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7 王怀贤;邵小平;;浅埋煤层保水开采参数优化试验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8 黄庆享;石平五;钱鸣高;;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的矿压特征[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9 李春睿;毛德兵;刘全明;徐刚;;浅埋厚土层覆岩煤矿矿压规律研究[A];第十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碧清;黄永安;苗彦平;;张家峁煤矿15201试采工作面矿压规律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沛;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动态结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范钢伟;浅埋煤层开采与脆弱生态保护相互响应机理与工程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张志强;沟谷地形对浅埋煤层工作面动载矿压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4 王旭锋;冲沟发育矿区浅埋煤层采动坡体活动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伊茂森;神东矿区浅埋煤层关键层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6 李忠建;半胶结低强度围岩浅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及水害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7 赵兵朝;浅埋煤层条件下基于概率积分法的保水开采识别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8 师本强;陕北浅埋煤层矿区保水开采影响因素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方田;浅埋房式采空区下近距离煤层长壁开采覆岩运动规律及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10 李涛;陕北煤炭大规模开采含隔水层结构变异及水资源动态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明;近浅埋煤层长壁工作面顶板来压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2 高杨;浅埋煤层关键层破断运动对覆岩移动的影响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3 苗彦平;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面矿压规律与支护阻力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国磊;山地浅埋煤层开采覆岩运动规律与结构特征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菊花;浅埋煤层顶板岩层结构的非稳定性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素花;浅埋煤层局部充填开采隔水层稳定性规律及其数学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7 吴刚;柠条塔矿浅埋煤层综采面采空区漏风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8 郑磊;山地浅埋近距离煤层群顶板结构与岩层控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9 赖锦琪;浅埋煤层条带充填开采隔水层稳定性力学模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10 洪兴;浅埋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常炳林 陈昶;全自动化刨煤机长壁工作面在小青矿投产[N];中国煤炭报;2001年
2 石和平;科学采掘出成绩[N];中国矿业报;2005年
3 颜廷兵李志勇;小题大做的翟海涛[N];经理日报;2007年
4 罗小兵;德技双馨——陈柱彬印象[N];经理日报;2008年
5 龙梅;“铁班子”带出“铁队伍”[N];经理日报;2008年
6 宋瑞三;济三矿瞄准“双千万”[N];中国矿业报;2004年
7 梅淡;世界煤炭开采设备发展趋势[N];中国矿业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聂世超 本报通讯员 王纪元 杨跃彬;金牌矿工——吴如[N];河南日报;2006年
9 ;煤矿工人安全知识五十条(三)[N];科学导报;2006年
10 ;钱鸣高院士科教成果[N];中国煤炭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