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区盒8天然气藏控制因素研究
【摘要】:研究区位于陕北斜坡南部,构造特征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地层稳定,构造简单。本区屮二叠统石盒子组盒8段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根据Sr/Ba值、B/Ga值、硼含量判断其沉积环境属于淡水一微盐水环境。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盒8段天然气的主要储集体,岩性主要为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大大降低了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溶蚀作用则产生了次生溶蚀孔隙,使储层物性得到了改善,总体来说盒8储层属于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近距离运移、多层段聚集是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的成藏方式。下伏本溪组、太原组、山西组的煤系气源岩是盒8气藏主要的烃源岩。上倾致密层及侧向漫滩泥质岩形成的岩性圈闭是研宄区主要的圈闭类型。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泥岩普遍存在由于“欠压实”产生的剩余压力,通过泥岩声波时差与深度关系图可以发现过剩压力最大出现在上石盒子组下部泥岩段,成为盒8天然气藏的直接盖层。运用等效深度法做出研究区盒8泥岩过剩压力分布图,结合砂厚、沉积相、储层物性总结了研究区盒8气藏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己勘探发现的盒8段天然气分布范围大部分出现在剩余压力较低的范围内,同时受沉积相、优质储层、圈闭有效性等多重因素控制。
|
|
|
|
1 |
;天然气藏是如何生成的[J];录井工程;2006年01期 |
2 |
侯建国,陈安定,肖秋生,王文军;盐城天然气藏的发现及其战略意义[J];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
3 |
罗群,白新华;天然气藏的破坏机理与保存条件评价——以莺山断陷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02年02期 |
4 |
孙永祥;西西伯利亚北部天然气藏成因探讨[J];天然气工业;1995年02期 |
5 |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非生物成因天然气藏——天然气非生物成因理论获得最新佐证[J];公用科技;1996年01期 |
6 |
侯建国,陈安定,肖秋生,王文军;盐城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及其勘探意义[J];石油实验地质;2001年02期 |
7 |
仟佰;天然气藏地球物理识别技术学术研讨会召开[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03年05期 |
8 |
朱铭;天然气藏中氩同位素积累模式及其定年公式[J];地质科学;1990年02期 |
9 |
费宝生;地洼型和地台型天然气藏形成特征比较及找矿方向[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92年02期 |
10 |
王俊魁;天然气藏可采储量测算方法及应用[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1995年02期 |
11 |
唐艳;天然气藏地球化学描述方法及其应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3年01期 |
12 |
Ronald C.Surdam,焦尊生,Yuri Ganshin;勘探异常压力天然气藏的新思路:探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关键要素[J];高校地质学报;2003年03期 |
13 |
史斗;;西西伯利亚北部天然气藏的成因问题[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3年06期 |
14 |
;天然气藏是怎样生成的?[J];青海石油;2006年03期 |
15 |
赵兴齐;陈践发;张晨;吴雪飞;刘娅昭;徐学敏;;天然气藏中硫化氢成因研究进展[J];新疆石油地质;2011年05期 |
16 |
李红梅,李惠玲;花沟地区天然气藏分布规律及地震反射模式[J];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4年01期 |
17 |
戴金星;我国天然气藏的分布特征[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2年03期 |
18 |
张子枢;;天然气藏分类问题综述[J];天然气地球科学;1991年02期 |
19 |
赵文智,汪泽成,王兆云,王红军;中国高效天然气藏形成的基础理论研究进展与意义[J];地学前缘;2005年04期 |
20 |
居维清;;宇宙原始气体也可生成能源矿藏[J];天然气工业;1996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