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纳结构氧化镍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微波水热法利用六水合硝酸镍、尿素为原料,用乙醇、去离子水、四氢呋喃为溶剂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前躯体,前躯体经过热处理得到产品氧化镍。制备的样品分别用X射线衍射分析、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选区电子衍射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等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与分析,另外还通过循环伏安法以及交流阻抗法研究了所制备电极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以六水合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表面活性,采用微波辅助水热方法制备具有中空结构的前躯体α-Ni(OH)_2,经过500℃热处理之后得到具有与前躯体同样的中空微纳结构氧化镍粉体。以XRD、SEM、TEM、测试手段,对样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初步的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为立方晶系的NiO,其结构为中空球形。CVs曲线表明了样品具有法拉第准电容,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
(2)以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采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分级结构的前躯体微球结构。在500°C下热处理前躯体2h后得到具有与前躯体相同结构的氧化镍。并且测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氧化镍样品纯相。氧化镍样品也是由很多的纳米颗粒紧密堆积而形成的微球结构。电化学测试表明氧化镍电极的比电容量大约为208.4F/g,氧化镍电极较好的电化学性能主要归功于氧化镍微球中由纳米颗粒堆积而引起的缺陷以及内部空间的增加。最后,对氧化镍微球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
(3)以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在两相溶剂系统的环境中利用微波水热法制备六角边形纳米片状前躯体。将所制备的前躯体在400°C热处理2h后,得到同样形貌的氧化镍样品。测试结果显示,最终的氧化镍产物为纯相,并且氧化镍同样具有六角片状结构,其边长比率大约为1。并且透射结果进一步显示了氧化镍的内部结构是由很多初级晶粒所构成。
(4)以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在微波水热的作用下合成一种新型的纳米花状前躯体。将所制备的前躯体经过400°C煅烧2h后得到形貌一致的氧化镍。测试结果显示我们得到了纯相的氧化镍产品,并且这些纳米花状结构是有许多二维纳米片相互交叉组装而形成的。氧化镍直径分布曲线结果显示这些花状粒子的直径大约分布在500nm–1μm之间。此外,通过几组对比实验,结果显示表面活性剂的量以及溶液中溶剂的比例不同都会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产品的形貌特征。
(5)以硝酸镍和尿素为原料,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表明活性剂,在微波水热的作用下合成了类似牡丹花状的前躯体。前躯体经过400°C热处理2h后得到形貌一致的氧化镍。结果表明:前躯体是由许多片状组装而成的。并且氧化镍的尺寸范围大约在2-3μm之间。通过初步的电化学性能测试,发现氧化镍电极的循环性能良好,具有准电容性。
|
|
|
|
1 |
李启源;宋彩琴;郭建学;;烃类水蒸汽转化催化剂上镍的形态研究[J];齐鲁石油化工;1987年03期 |
2 |
谢国珍;;氧化镍中镉的催化示波极谱测定[J];分析试验室;1988年03期 |
3 |
朱泓;;提高工业氧化镍氧化钴质量的措施[J];应用化工;1991年05期 |
4 |
彭大龙;金属氧化物的分析Ⅱ——氧化镍的直接螯合滴定[J];中华手工;1995年02期 |
5 |
张秀英,胡志国,赵春霞;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氢氧化镍和氧化镍超细微粒[J];功能材料;2000年01期 |
6 |
杨建湘,李朝晖,高德淑,苏光耀;纳米氧化镍的制备及表征[J];精细化工中间体;2003年06期 |
7 |
张红安,谷云骊,陈军武;氧化镍在γ-Al_2O_3和TiO_2-Al_2O_3上的分散状态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
8 |
谢少雄,黄功浩,何淑妤;催化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的试验研究[J];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9 |
张煜;邱运仁;;纳米氧化镍的制备与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9年02期 |
10 |
冯先进,符斌;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金属镍和氧化镍中微量砷和锑[J];矿冶;1997年03期 |
11 |
谢国珍;极谱吸附波测定氧化镍中痕量镉[J];矿冶;1999年01期 |
12 |
张新杰,敬怡,隗罡,谢有畅;负载型氧化镍催化剂上的乙烷氧化脱氢TiO_2对Al_2O_3载体的改性作用[J];催化学报;2000年01期 |
13 |
Werner Dresler;于广盛;;镍和氧化镍对铬铁矿还原的影响[J];铁合金;1990年05期 |
14 |
刘长久,叶乃清,韦鸿会;固相反应法制备氢氧化镍和氧化镍超微粉[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
15 |
陈铜,沈艺程,吴瑛,金明宫,翁维正,万惠霖;稀土改性的氧化镍基低温乙烷氧化脱氢催化剂活性氧物种的Raman光谱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2年02期 |
16 |
曹磊;高运明;朱苗勇;;转炉炼钢过程氧化镍直接合金化的研究[J];中国冶金;2009年05期 |
17 |
张智宏;王玉峰;张少瑜;;用柠檬酸通过固相反应法制备氧化镍[J];机械工程材料;2010年01期 |
18 |
蒋加新;;电子级硝酸钴、硝酸镍及氧化钴、氧化镍通过鉴定[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3年01期 |
19 |
雷霆,柳用意;镍渣制取氧化镍生产实践[J];云南冶金;1994年05期 |
20 |
俞建群,徐政,贾殿赠;纳米氧化物的合成新方法[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