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姆斯文湿地的生态重建研究—水位控制法对湿地内植被和营养物质的影响
【摘要】:湿地是位于水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过渡地带,广泛分布于各地,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因此它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中任何微小的变化都会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本次研究的对象是位于荷兰上瑟而省的阿姆斯文湿地。从1967年开始,上瑟而省开始对湿地实施监管。该省为了重建泥炭型湿地而对其附近水利进行了四次改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它对其他生态因素的影响。在2011年,当地水务局对阿姆斯文的水利进行改建,通过将原有的位于湿地中间水渠关闭,并在湿地的周围新修建一个水渠使入水不经过湿地而是直接流向格兰伯格河流。由于对阿姆斯文水利变化的影响的不确定性使得对其地下水、植被和主要营养物质的监测十分必要。本次监测的主要目标是:(1)从1995年开始以来阿姆斯文地下水水位变化;(2)2002年和2012年的植被变化;(3)新水渠对主要营养物质的控制能力。地下水水位分析采用全局多项式插值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于植被部分,基于上瑟而省的官方植被图进行视觉分析,并用遥感图像辅助分析植被变化;对于水质部分,由于历史数据的原因,本次研究只在秋天对新水渠和旧水渠进行水质监测。根据本次研究可以发现,经过植被检测,发现阿姆斯文湿地的植被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变化。但是经过详细的分析发现,这些变化大多属于自然演替的结果。真正意义上的植被变化太微小,很难和地下水水位的变化联系起来;通过全局多项式插值结果可以看出,近年来阿姆斯文湿地的水位没有明显变化;新水渠的水体自净效应减少了水体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的营养物质的含量。所有的结果没有得出植被和地下水水位有任何的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确定。由于在湿地中某种物质的改变对整个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改变是需要时间去实现的,因此,在水渠变化后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才可以看出该行为对湿地造成的变化。
|
|
|
|
1 |
赵哈林;苏永中;周瑞莲;;我国北方沙区退化植被的恢复机理[J];中国沙漠;2006年03期 |
2 |
煤科总院杭州环保研究所矸石复田区植被课题组;;排矸场复垦植被的生态效应[J];煤矿环境保护;1993年02期 |
3 |
李素清,李斌,张金屯;黄土高原植被数量区划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年03期 |
4 |
时忠杰;高吉喜;徐丽宏;冯朝阳;吕世海;尚建勋;;内蒙古地区近25年植被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1年11期 |
5 |
Hans Staaland;φystein Holand;Christian Nellemann;Martin Smith;闵庆文;;森林再生的时间尺度:挪威南部被抛弃的放牧场与农田[J];AMBIO-人类环境杂志;1998年06期 |
6 |
雷国静;刘少峰;程三友;;遥感在稀土矿区植被污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J];江西有色金属;2006年02期 |
7 |
李斌,张金屯;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地区植被与气候关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年05期 |
8 |
黄翌;汪云甲;田丰;侯飞;;煤炭开采对植被-土壤系统扰动的碳效应研究[J];资源科学;2014年04期 |
9 |
潘竟虎;李晓雪;冯兆东;;基于V-I-AP模型的兰州市不透水面与植被盖度时空格局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3期 |
10 |
赵茂盛,Ronald P.Neilson,延晓冬,董文杰;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可能影响的模拟[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
11 |
李斌;张金屯;;基于GIS的黄土高原不同植被区土壤侵蚀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
12 |
束文圣,杨开颜,张志权,杨兵,蓝崇钰;湖北铜绿山古铜矿冶炼渣植被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1年01期 |
13 |
刘伟;杨春;宁功学;;昆阳磷矿采空区植被复垦[J];现代矿业;2013年09期 |
14 |
;[J];;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