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排桩在山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受力研究

尚绍茜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仅让大城市发展越来越快,也使得一些山区县城不断进行城市改造,应运而生的便是山区坡地上的深基坑工程的出现。现在比较常用的基坑支护类型主要为重力式水泥土挡墙、逆作拱墙、土钉墙、喷锚、板桩、排桩以及地下连续墙。坡地上的深基坑工程与一般深基坑工程不同,由于场地地形地貌的局限性,很难对其进行内支撑支护。根据基坑工程的不同特性选取相适应的支护结构进行支护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岚皋县文化广场基坑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工程建设规划和设计以及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展开支护设计研究。采用FLAC3D软件对该基坑工程中最复杂的部位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重点研究基坑土体变形以及人工挖孔桩受力问题。得到以下成果:(1)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大,基坑土体的位移逐渐变大。土体竖向和水平最大位移量均出现在基坑侧壁顶部,基坑侧壁的竖向和水平位移量以基坑顶部为中心向基坑外围和基坑底部逐渐减小。(2)对人工挖孔桩进行受力分析发现,每次开挖土体应力最大值基本位于基坑开挖深度附近,桩身轴力和水平力的最大负值出现在基坑开挖深度处,剪应力最大值基本在每步基坑开挖深度下1m的桩身位置。轴力负向最大值逐渐增加,正向最大值逐渐减小,剪应力最大值基本不变。基坑在每次开挖时桩身中间位置水平受力为零,第四次开挖由于开挖至桩身中部以下,水平分力波动较大,零值处推移至距桩顶14m的位置。(3)在桩身水平分力为零的桩身位置上对应出现桩的最大弯矩值。每次开挖,弯矩最大值出现在桩中心位置与桩身水平分力为零的位置完全一致。桩身水平受力基本以桩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而桩身弯矩以桩中心为中心呈轴对称分布。FLAC3D模拟分析的结果可与日后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此次模拟分析的准确性,并为山区坡地深基坑的支护提供经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岳菊红,王海霖;深基坑施工中的监测项目及其特点[J];中州煤炭;2003年03期
2 卢一凡;深基坑工程管理浅谈[J];长江建设;2004年01期
3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4 钟才根;刘慧霞;;深基坑工程风险源分析及防范对策[J];建设监理;2005年06期
5 何显舜;莫振瀚;;浅谈深基坑的安全施工[J];四川建材;2006年03期
6 陈芳;党淑凤;;深基坑工程环境安全风险的技术控制[J];安装;2007年02期
7 王伟;刘征;;上海市区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上海恒升名邸深基坑工程[J];上海建设科技;2007年06期
8 陈军;;风险管理理论在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08年06期
9 杨鹏;;深基坑工程风险应对策略分析[J];中华建设;2008年12期
10 吴忠怀;;论某花园广场的深基坑支护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年01期
11 曾维钧;;关于深基坑施工工程中的体会[J];科技资讯;2008年18期
12 杨育文;;“武汉地区深基坑工程设计优化技术研究”项目被评为武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J];城市勘测;2009年03期
13 刘俊岩;李仁安;任锋;;基于监测的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5期
14 方正;沈虹;;深基坑工程的风险、事故与措施[J];施工技术;2009年S2期
15 欧阳小良;罗丙圣;官俊杰;;深基坑工程的风险评估研究[J];施工技术;2009年S2期
16 刘智勇;;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对周边建筑物影响分析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09年10期
17 邹小明;杨仁文;;深基坑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0年08期
18 王增先;;降水无支护深基坑开挖施工方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10期
19 任建军;;深基坑施工中的降水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年07期
20 李琳;;京津地区深基坑工程发展现状比较及风险管理[J];山西建筑;2010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振东;;深基坑工程风险管理浅析[A];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2009年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連祥;李術才;;济南市深基坑工程方案指标体系及其选优方法[A];第八届海峡两岸隧道与地下工程学术与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桂国庆;涂铿;;深基坑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九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卷[C];2000年
4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A];上海软土地区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宏伟;边亦海;;深基坑工程施工中的风险管理[A];上海软土地深基坑技术新进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瑞阳;;南京地铁张府园车站深基坑邻近建筑保护技术[A];锚固与注浆新技术——第二届全国岩石锚固与注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李添生;谭向涛;;广州富信广场深基坑(-13.75米)技术处理及应用[A];广东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梁炯鋆;李振明;冯卫星;翟金明;;深基坑地质工程系统构筑法概则[A];地面岩石工程与注浆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张雷;刘振宏;钱元运;洪庄年;袁戟;;深基坑宽度对周围建筑影响的有限元分析[A];第十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樊春田;刘合强;;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探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秀栋;软土地区深基坑施工变形安全性状的时间特性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2 胡强;深基坑工程建模理论与稳定性评判的关键技术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3 徐兴良;广安门医院门诊楼深基坑边坡稳定性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4 李维涛;深基坑工程三维仿真分析系统开发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王爱勋;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关键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张家国;砂卵石地层中圆形深基坑排桩支护结构设计理论[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边亦海;基于风险分析的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案选择[D];同济大学;2006年
8 赵延林;深基坑稳定与变形的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朱庆科;深基坑双排桩支护结构体系若干问题分析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10 庄心善;深基坑开挖土体的卸荷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纯晶;深基坑施工前的风险分析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耿会勇;长江沿岸深基坑长期降水条件下周围建筑物沉降控制技术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3 张玉莹;基于MES法的深基坑施工安全评价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4 鲁艳兴;深基坑土钉墙与桩锚联合支护方案设计及变形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5 陈列皓;邻近高层建筑的地铁车站深基坑施工影响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6 尚绍茜;排桩在山区深基坑支护中的受力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7 程世龙;深基坑施工信息化及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研究与应用[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8 王富辉;黄土地区深基坑支护降水计算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9 张少卫;西安市南门广场复杂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监测[D];西安工业大学;2015年
10 沈浩;宝钢1880热轧大型深基坑群风险管理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如刚 记者 李耀华;严管深基坑 杜绝“楼歪歪”[N];连云港日报;2013年
2 记者 彭诗淇;昆明将整顿深基坑工程建设[N];昆明日报;2013年
3 徐列;上海织密深基坑工程安全质量网[N];建筑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陈红梅 通讯员  崔伟;高楼入白云 地角固金汤[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本报评论员 檀心;深基坑工程事关建设工程基业之本[N];中国建设报;2006年
6 记者 钱怡;深基坑工程抽检 新开4张“罚单”[N];苏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刘如春 本报通讯员 亓坤坤;新技术“爆”出国内最深基坑[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8 ;南通市市区深基坑工程管理暂行办法[N];南通日报;2012年
9 祝冬标;地下结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N];建筑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郭靖;深基坑施工应制订事故预案[N];宁波日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